可是木村兵太郎並不想在這塊寬闊的平原上決戰。
蒙巴頓便與斯利姆研究製訂了一個新方案:
斯托普福德的第三十三軍從北麵向曼德勒施加壓力,去占領伊洛瓦底江上的渡口。
梅塞維的3個師要從吉靈廟向正南進發,盡可能悄悄地直插密沙河流域,然後從甘高向東南推進,在本各附近的伊洛瓦底江下遊占領一個渡口。目的是越過日軍守衛曼德勒部隊的後方,在敏鐵拉附近建立一個戰略性屏障,從而封鎖他們徑南向仰光的退路,並截斷來自仰光的補給。最終將日本第十五軍殲擊於曼德勒—塔澤—稍埠—敏建地區。
新方案開始實施。梅塞維的部隊在深入的側翼包抄行動時,秘密穿過叢林密布的甘高山穀,並在帕科庫出其不意地強渡伊洛瓦底江。然後,利用裝
甲部隊和空降部隊風馳電掣般挺進,直逼東南麵敏鐵拉日軍重要基地。盟軍許多高級軍官乘坐的指揮車仍在假軍部裏進進出出,日軍諜報人員仍以為梅塞維和他的軍司令部逗留在達木。一切就緒,即將行動。但就在這時,75架美國運輸機卻被突然抽調到雲南,因為中國軍隊在廣西麵臨著日軍猖狂進攻。蒙巴頓為此向美國方麵提出抗議,說這些飛機都已裝滿了運給先頭部隊的補給品,而梅塞維這次向敏鐵拉的遠距離穿插是以空運補給為基礎的。但抗議沒有奏效,大部分飛機還是被調走了。於是,梅塞維必須沿著一條雨季無法通行的坎坷不平的土路,從達木到帕科庫冒險行軍700千米。
這條土路本是供老百姓的牛車通行的,而現在要通過的部隊卻達3個師之多,還有重型坦克、大炮和其他車輛。好在工兵部隊於15天之內,緊急加寬、加固了這條土路的三分之二路段,使重型裝備得以勉強通行。
然而,由於美國的運輸機被猝然抽調走,直至1945年1月底前後,梅塞維的部隊才陸續抵達了伊洛瓦底江岸地區。
這條江是緬甸的主要河流,雖然江水當時處於最低水位,但是開闊鬆軟的沙洲卻形成了另一道險障。盡管地勢非常不利,梅塞維還是采取在色漂佯裝渡江,偷渡成功。
1945年3月1日,蒙巴頓得知敏鐵拉還未拿下,非常氣惱,便要斯利姆親自飛抵前線指揮。斯利姆到現場後,在該城北麵集中兵力發起攻勢,最終占領敏鐵拉。
下一步就是奪取曼德勒。其實,就在木村兵太郎調兵力反撲敏鐵拉的時候,蒙巴頓已將尚能調用的兵力統統投入到了曼德勒外圍,伺機拿下曼德勒。
3月20日,英軍完全占領了曼德勒。接下來的目標是攻占仰光城。蒙巴頓雖然打開了仰光的大門,但雨季即將來臨,必須迅速攻克仰光。梅塞維的第四軍在和時間的賽跑中,還是輸給了雨季。於是在5月1日,蒙巴頓下令實施對仰光的兩棲登陸計劃。
其實,在此之前,蒙巴頓就已經考慮梅塞維部隊被雨季阻滯的可能性,因此他從駐吉大港至若開一帶的克裏斯蒂森的第十五軍中,抽出一個師的兵力執行兩棲登陸任務,這個師將配署一個中型坦克團和一個傘兵營,並緊急搜尋了一些登陸艇集結待命。
5月1日,英軍在發動兩棲登陸之前的幾個小時,蒙巴頓令空軍飛越仰光上空進行偵察,發現日軍已經逃之夭夭了。然而,登陸計劃繼續實施。
2日,執行登陸任務的傘兵營和兩棲部隊合為一路。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況下進入仰光城。
5月6日晨,從勃固南下的梅塞維的第四軍先頭部隊,也終於開進了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