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柳班血戰每一寸國土(1 / 3)

爭奪柳班血戰每一寸國土

1941年12月10日,梅列茨科夫和第四集團軍參謀長斯捷利馬赫突然被召到大本營。在場的有斯大林、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列寧格勒方麵軍的首長、第二十六集團軍司令員索科洛夫中將、第五十九集團軍司令員加拉寧少將等。大家都站在一張桌子旁,桌上放著西北方向情況圖。

沙波什尼科夫首先講話,他說:“為了聯合在沃爾霍夫河以東作戰的各集團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決定成立沃爾霍夫方麵軍。該方麵軍的主要任務是,先協助粉碎敵人向列寧格勒的進攻,爾後和列寧格勒方麵軍共同粉碎在該地區作戰的德軍集團,並解除列寧格勒的封鎖。任命梅列茨科夫為該方麵軍司令員,斯捷利馬赫將軍為參謀長,軍事委員為一級集團軍級政委紮波羅熱茨。”

沙波什尼科夫還宣布了方麵軍的編成,指定了作戰分界線。方麵軍編有第四、第五十二、第五十九集團軍和第二突擊集團軍。第四和第五十二集團軍奉命追擊退卻之敵。第五十九集團軍和第二突擊集團軍暫留在組建地域。方麵軍右翼經過基裏希以北,左翼依托伊爾門湖。梅列茨科夫的右麵為列寧格勒方麵軍的第五十四集團軍,左麵為西北方麵軍的第十一集團軍。

梅列茨科夫在大本營聽取了指示,又在總參謀部討論了一些必要的問題之後離開了莫斯科。新成立的沃爾霍夫方麵軍參謀人員和將軍們已來到方麵軍司令部等候梅列茨科夫的到來。

12月17日晚,梅列茨科夫尚在緊鑼密鼓地安排各軍種的攻防工作,突然收到了大本營的作戰命令,根據這項命令,方麵軍應在中部即向格魯津諾、錫韋爾斯卡亞和沃洛索沃實施主要突擊,從南麵深遠地迂回列寧格勒。大本營命令第五十九集團軍和第二突擊集團軍來完成這項任務。右翼第四集團軍預定向基裏希和托斯諾總方向進攻,與列寧格勒方麵軍所屬第五十四集團軍協同動作,圍殲在姆加以北向拉多加湖前進的德軍。左翼第五十二集團軍攻占諾夫哥羅德,爾後向索利齊進攻,保證沃爾霍夫方麵軍向西北推進。

12月20日,根據大本營的指示,列寧格勒方麵軍的部隊首先對德軍實施了突擊,但進展不大,接著轉入了防禦。隨後,該方麵軍的第五十四集團軍開始了進攻。

接著,梅列茨科夫的第四集團軍的先頭部隊,稍後還有第五十二集團軍的先頭部隊也開始了攻擊,並抵近沃爾霍夫河。在後來的幾天中,它們在格魯濟諾以北和季戈達河河口地區奪取了3個不大的登陸場。但由於麵積小和地形開闊,不能作為集中兵力和進一步發展進攻的地點。蘇軍想以衝擊來擴大這些登陸場,但未達到目的。而德軍在沃爾霍夫河東岸的基裏希和格魯濟諾附近卻控製了兩個相當大的戰術登陸場。

在這種情況下,梅列茨科夫本想令第四和第五十二集團軍停止進攻,補充人員和武器,待休整幾天,第五十九集團軍和第二突擊集團軍到達後,再次攻擊。

然而,由於列寧格勒的情況萬分嚴重,大本營認為,沃爾霍夫方麵軍應不停頓地發展進攻,盡快地渡過沃爾霍夫河,以盡早突破列寧格勒的封鎖。大本營還於12月底向沃爾霍夫方麵軍派出了自己的代表麥赫利斯,來催促梅列茨科夫的行動。

12月快過去了,第五十九集團軍和第二突擊集團軍卻沒有到達。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劃,這兩個集團軍的第一梯隊應於12月25日前到達,然後全集團軍發起總攻。而到了1942年1月初,集團軍的預備隊隻到了一個師。這期間,第四和第五十二集團軍的攻勢越來越弱。

梅列茨科夫當時既為即將發起的進攻高興,也為進攻沒有把握而擔憂,因為沒有準備就緒的進攻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根據梅列茨科夫的請求,方麵軍全部兵力轉入進攻的時間推遲到1942年1月7日。

然而,到規定的期限方麵軍仍沒有做好進攻的準備,原因還是軍隊沒按時集中起來。第五十九集團軍到規定的時限隻展開了5個師,還有3個師在開進途中。第二突擊集團軍隻有一半多一點的兵團占領了出發位置,其餘的兵團、集團軍炮兵、運輸車輛和某些部隊還沿著唯一的鐵路跟進。航空兵也沒有到達。

另外,已到達的軍隊的保障工作也很不充分:炮兵沒有光學儀器和通信器材,有些甚至沒有火炮前車。運載技術裝備的列車也沒有下落,據說它們開到各集團軍的原來配置地去了。

梅列茨科夫隻好向大本營拍發了電報,請求分析當前情況,采取必要的措施。梅列茨科夫的請求沒有白費,紅軍炮兵主任沃羅諾夫來到了方麵軍。梅列茨科夫向他介紹了情況。

沃羅諾夫說:“好吧,現在,炮兵部隊指揮員們可在布多戈希車站得到通信器材和炮兵儀器。至於前車,估計馬上就會運到。”

沃羅諾夫在方麵軍呆了幾天。他了解了作戰條件,特別是炮兵在森林和沼澤地的使用問題,給方麵軍炮兵解決了部分彈藥。不過,即使在他的參與下,梅列茨科夫也沒得到方麵軍所需要的一切,他們一直沒有足夠的炮彈。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影響梅列茨科夫按時發動進攻,這就是直到1942年1月初,方麵軍實際上沒有自己的後勤。在方麵軍建立這麼短的時間內,梅列茨科夫實際上無法在必要的地域組成後勤部隊和機關,來不及組織前進路線和積聚物資器材。

戰役準備不好也就決定了它的結局不會好。方麵軍於1月7日轉入進攻,遇到了德軍迫擊炮和機槍火力的猛烈射擊,梅列茨科夫的部隊被迫退回到出發位置。這時別的缺點也暴露出來了。戰鬥實踐表明,軍隊和司令部的訓練不能令人滿意。指揮員和司令部不會指揮部隊,也不會組織部隊間的協同動作。

為了克服這些缺點,方麵軍軍事委員會請求把戰役再推遲幾天。然而,當梅列茨科夫的部隊勉強集中時,德軍卻加強了防禦。德國偵察機關不僅發現了沃爾霍夫方麵蘇軍正在準備進攻,而且還相當準確地判明了蘇軍進攻的主要路線。

希特勒統帥部獲得了上述情報後,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梅列茨科夫從俘虜的口供中得知,德軍統帥部變更了軍隊部署,用新銳兵團替換下了在提赫文附近的戰鬥中傷亡慘重的兵團。第三十九摩托化軍的坦克師和摩托化師到達附近的柳班地區後,還補充了人員和技術裝備,建立了具有一定縱深的防禦。

當梅列茨科夫把收集來的情報做了對比以後發現,德軍已構築好陣地,設有抵抗樞紐和支撐點配係,有大量的土木質發射點和機槍座,並正在等待蘇軍進攻。德軍防禦的前沿基本上在沃爾霍夫河西岸,它的正麵有密集的斜射和側射火力。沿基裏希一諾夫哥羅德鐵路的土堤上,還構築了第二防禦地區。它是由築有工事的居民地組成的防線,各居民地之間有火力聯係。在沃爾霍夫河和鐵路線之間,也設置了密集的鐵絲網和地雷場。防禦縱深主要是由居民地組成的樞紐。德軍的防禦還可得到強大的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

另外,在沃爾霍夫方麵軍的正麵,總共有德軍13個師。這些師差不多都是滿員師,訓練有素,並有充足的武器彈藥。

沃爾霍夫方麵軍在進攻前的情況是:方麵軍的右翼是第四集團軍,它的突擊集團配置在左側。該集團軍除2個師外,其餘所有兵團都在以前的戰鬥中大為削弱,每師僅有3500至4000人。此外,火炮、迫擊炮和自動武器殘缺不全。該集團軍由於各部隊和兵團缺員和武器不足,因此並不占有對德軍的優勢。第四集團軍的左麵是第五十九集團軍,它的突擊集團正對著格魯濟諾附近的德軍登陸場。該集團軍大約有一半兵團在過去的戰鬥中被大大削弱。不過從人數上看,該集團軍還算是最強大的。

第二突擊集團軍絕大多數是旅的編製。它由1個步兵師和7個步兵旅組成,沿沃爾霍夫河東岸展開,兵力僅相當於1個步兵軍。該集團軍沒有實戰經驗。最後,從第二突擊集團軍左翼到伊爾門湖之間,配置有第五十二集團軍,它的突擊集團在其右翼。第五十二集團軍的各個師缺編更多,而且火炮、迫擊炮和自動武器也不足。

蘇軍的預備隊是2個兵員不足的騎兵師和4個獨立滑雪營,他們沒有第二梯隊,沒有兵力去加強首次突擊,以便向德軍縱深發展勝利,也沒有兵力去實施末次突擊。梅列茨科夫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大本營答應給他的那個合成集團軍,它是從大本營預備隊中抽調的。這個集團軍估計到沃爾霍夫方麵軍向沃爾霍夫河對岸強渡時才能到達。

梅列茨科夫把主力放在莫斯科至列寧格勒公路和鐵路方向上。這一方向的優點是道路良好,並且直接指向列寧格勒。但同時梅列茨科夫也了解到,德軍在這裏修築了永備火力點,並且配置了大部分炮兵,而且這一方向上的工事也比別的方向牢固。沃爾霍夫河及其附近寬大和開闊的窪地雖已結冰,但沒有對德軍火力壓製的條件下是難以通過的,而蘇軍的炮兵和航空兵的力量明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