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橫掃西歐的“海獅計劃”(2 / 3)

於是,他在國會親自作了最後一次呼籲:“丘吉爾先生這一次也許會相信我的預言,一個我從來也不想毀滅甚至不想損害的國家,將要遭到毀滅。在這個時刻,我覺得在良心上有責任再一次向大不列顛和其他國家呼籲,應該拿出理性和常識來。我認為我是有資格作出這一呼籲的,因為我不是求人開恩的失敗者,而是以理性的名義發言的戰勝者。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非要將這場戰爭打下去不可。”

這番措詞不全是謊言,因為希特勒的確想同英國講和,好去征服他最痛恨的蘇聯,開辟東方的“生存空間”。但這番話又是缺乏誠意的,因為他在發出呼籲的前三天,已經下達了入侵英國的指令。他知道丘吉爾是不會坐下來和他談判的。

希特勒終於下達了進攻英國的第十六號指令,即“海獅計劃”。希特勒采納戈林的建議,對英國發動了一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空戰,企圖迫使英國投降。

從8月12日開始,德國對英國發動了全麵的“空中閃電”攻勢。在每天平均1000多架次德軍飛機的攻擊下,英國空中防禦力量被嚴重削弱,一度陷於最危險的境地,但英國空軍仍在頑強地戰鬥。現實使希特勒和戈林如夢初醒,英國這塊硬骨頭絕不是幾口就可以啃幹淨的。

在8月底的一次納粹黨的集會上,希特勒怒氣衝衝,大罵丘吉爾是“一隻神經質的老母雞”,並咬牙切齒地發誓“要把英國的城市夷為平地”。

德國空軍每天幾百架次飛機的輪番轟炸持續了將近兩個月。雖然倫敦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到處是瓦礫,但是,英國人的抵抗決心並沒有動搖。

在遮天蔽日的德國飛機轟炸下,英國人仍然保持著一貫的鎮定,他們幽默地指著天上的機群說:“那是倫敦上空的鷹。”

經過3個月激烈的空戰,德國空軍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卻未能徹底擊敗英國空軍。希特勒企圖靠空軍炸出一條入侵英國的道路的冒險計劃,最後終於失敗,他一再被迫推遲“海獅”入侵計劃的執行。這是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個未達到目的的戰役。

1940年9月,已成為極富侵略性的軍國主義國家日本,和德、意締結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因為它們自稱是“改造世界的軸心”,所以這個條約又被稱為《三國軸心協定》。

根據條約規定,三國彼此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互相援助。有了這個條約做靠山,意大利獨裁者本托·墨索裏尼決定奪取英國在非洲的全部地盤。雖然墨索裏尼開始時氣勢很盛,但仍然不能戰勝看上去已經孤立無援的英軍。

這就打亂了希特勒的部署,意大利的軟弱使英軍在希臘形成一條戰線,並從地中海的克裏特島出發,轟炸德國控製的戰略要地。

對此,希特勒當然不能置之不理。於是,埃爾溫·隆美爾中將被任命為北非軍團司令,去協助意大利軍隊作戰。

驍勇善戰的隆美爾率領“非洲軍團”趕赴利比亞以後,不顧意軍總部的反對,立即對英軍發動閃電式襲擊,英軍節節敗退,軸心國軍隊在北非穩住了腳。

希特勒高興地召見了隆美爾,並親自授予他騎士勳章。希特勒問隆美爾:“將軍胸有良謀,請問如何將英軍全部逐出北非,使地中海成為軸心國的內海,以解除德國東進時的後顧之憂呢?”

隆美爾回答說:“我將在英軍以為我正在休整的時候再次發起突襲,就像我在法加戰役中那樣迅速行動。打擊敵人的最有效手段是不容他們從失敗的恐慌中鎮靜下來,打擊必須毫不遲疑,不容喘息。”

“那麼,實現上述目標,也就是打垮北非的英軍,大約需要多久?”希特勒又問。“從現在起,也許需要兩個月時間。”隆美爾回答得很堅決。沉默了片刻,隆美爾突然問希特勒:“元首,西班牙的佛朗哥將軍現在

態度如何?”“他是靠我扶植上台的,前幾天,他再次向我表示,絕對忠於軸心國。”希特勒答道。“那就好,西班牙控製著地中海西端唯一的出海口——直布羅陀海峽,萬一落入英軍之手……”“放心吧,隻要您能在北非的沙漠中得手,英國人的威脅也就不複存在了。”“是的,元首,我定將如期實現我的計劃,然後,精銳的第十五坦克師就可由北非調往東線,我希望我的軍團最終能投入東線的戰鬥。”隆美爾的話使希特勒非常滿意。1941年4月間,隆美爾果然取得了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勝利,把軸心在北非的勢力範圍向東推進到利比亞、埃及邊界。德國“非洲軍團”因此名聲大振,隆美爾本人也由於用兵的狡詐和神速而贏得“沙漠之狐”的稱號。

正當隆美爾在地中海南岸的北非沙漠中鏖戰的時候,地中海北岸的巴爾幹半島一線又風雲突變。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是歐、亞、非三大洲的交彙地帶,林業和礦產資源豐富。那裏地勢險要,戰略地位突出,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

希特勒早就對巴爾幹半島這塊“肥肉”垂涎三尺,然而沒容他動手,墨索裏尼就捷足先登,派兵占領了半島上最小的國家阿爾巴尼亞,並於1940年秋進攻半島南端的希臘。

希臘軍隊在全國人民和英國遠征軍的支援下士氣高昂,把意軍驅逐出希臘,意希兩國處於相持狀態。

這時候,希特勒利用顛覆別國內政的特別組織“第五縱隊”在羅馬尼亞製造騷亂,支持法西斯頭目安東尼斯庫發動政變,組織了傀儡政府。德軍開進羅馬尼亞以後,又與保加利亞簽訂了允許德軍過境的協議。

1941年春季,30萬德軍越過多瑙河,長驅直入保加利亞,進逼巴爾幹半島上的重要國家南斯拉夫。希特勒為了接替墨索裏尼全部控製半島,做好了一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