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德國進退兩難

1940年12月4日,心情煩躁的墨索裏尼把齊亞諾召進威尼斯宮,沮喪地說:“別無他途,看來我們不得不通過希特勒要求停戰了。”

“這是不可能的,希臘將以要求元首親自擔保他們不再受到侵犯為先決條件。”這個“駙馬”外長氣呼呼地說,“我寧願讓子彈打穿腦袋,也不願給裏賓特洛甫打電話!”

齊亞諾力主打下去,他說:“尚未全麵崩潰之前,仍有可能在發羅拉設置橋頭堡,並以新的兵力在斯庫姆維尼河岸建立一道安全防線。現在,要緊的是頂住,堅守阿爾巴尼亞。時間會帶來勝利,如果我們放棄,那就一切都完了。”

墨索裏尼聽了他的勸告,忽然又打起了精神,決定繼續增派軍力,調整前線指揮人員,重新發起進攻。但是,所有這些措施,仍未給他帶來令人鼓舞的消息。

希特勒想到墨索裏尼對希臘的“輕舉妄動”,心裏就氣,認為這是一次不可挽回的大失敗。他在給墨索裏尼的信裏,嚴厲指責了意大利的失敗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希特勒最後說:“這次行動對在埃及即將進行的沙漠作戰也產生了嚴重影響。看形勢,這場攻勢必得延長到來年舉行了。雖然我們很不願意,但到了來年,勢必得派遣軍隊到希臘幫你收拾殘局。”

墨索裏尼在反複讀過希特勒的書信之後,對齊亞諾痛苦地說:“希特勒又在責怪我們了,簡直把我搞得不知所措了。”然而,他卻把失敗的責任完全推卸給他的部下以及意大利士兵。事後,前法西斯黨書記斯達拉傑將軍也幫腔說:“意大利軍隊隻要稍動一下幹戈就一敗塗地了。”

由於前線接連失利,這一陣子墨索裏尼的情緒很壞。他時常發牢騷說:“我的時運多麼不濟啊,使喚的人盡是一些沒有價值的窩囊廢。大凡每一個人,一生都有一次致命的失敗,我是由於過度信賴維斯孔蒂·普拉斯卡將軍,以致弄到這種狼狽的境地。”

墨索裏尼決意非難陸軍參謀總長巴多格裏奧元帥,罵他是“背叛者”、“政權之敵”,借此把他搞掉。這是由於文化部長帕沃利尼的一次談話引起的。

這個部長把他與巴多格裏奧交談的內容,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墨索裏尼。巴多格裏奧如此說:“雅科莫尼和維斯孔蒂,固然要負起希臘問題的大部分責任。不過,必須被非難的另有其人,那就是墨索裏尼的統帥。墨索裏尼不曾掌握過指揮權。既然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我們,我們卻無法使他如意,在這種情形之下,他隻好處罰擔當責任的人了。”

聽了這些話之後,墨索裏尼勃然大怒,驅逐“叛逆者”的心日益迫切,終於接受了巴多格裏奧的“辭呈”。

這個法西斯獨裁者在起草的急件上說:“巴多格裏奧因健康和年齡提出辭職。”

齊亞諾說:“這與巴多格裏奧的情況不合,但墨索裏尼堅持己見,他想用這種防患於未然的辦法取消那個無賴的老瘋子德·邦諾將軍的候選資格。巴多格裏奧退休後,不是住在他自己的寓所裏,而是住在米蘭附近他朋友內基的別墅裏。”

墨索裏尼任命古佐尼當作戰部長兼副總參謀長。那一段時間,阿爾巴尼亞前線仍然吃緊,希臘的壓力繼續增加,最要緊的是意軍的抵抗日益無力。若希臘人有足夠力量突破意軍防線,前景將更加險惡。

意大利軍民人心惶惶,對前方戰局十分擔心。為了穩定民心,墨索裏尼特意召開內閣緊急會議,詳細介紹形勢。會上,“領袖”宣讀了一些文件。他本人對政治決定承擔了責任,並就軍事行動狠狠地批評了巴多格裏奧。這個獨裁者的論點是:當初巴多格裏奧不僅表示同意,而且簡直是熱情過分。麵對今天的敗局,墨索裏尼主張立即撤退,而且希軍仍在波格拉德茨地區繼續進攻。

“局勢嚴重,”墨索裏尼說,“甚至可能成為悲劇性的。”

會後,墨索裏尼即召見卡瓦萊羅將軍,這表明了他的意圖。卡瓦萊羅是個“樂天派”,他不相信在阿爾巴尼亞會遭到失敗,並對意大利有能力再舉進攻信心十足。墨索裏尼對他的觀點很欣賞,當即任命他為總參謀長,代替巴多格裏奧。

12月上旬,希臘軍再度突入意軍陣地的消息經前線指揮部傳到羅馬,墨索裏尼甚為驚恐。齊亞諾說,從未看見過他如此落魄的樣子。

當時,恰好回到羅馬的意駐德大使阿爾菲耶裏也確認了這一事實,並補充說:“我未曾看到過他那種頹喪的樣子。他的麵孔呈青白色,不斷地痙攣,表現得很悲哀,但卻又故意裝出一副沉著的樣子。他幾乎是神經質地用右手撫摩他的下巴,同時好像求人支持他的想法,老是把臉朝向我和齊亞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