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墨索裏尼又認為事態尚可挽救。於是把卡瓦萊羅遣往前線,命令他及時向“領袖”彙報戰況。索杜將軍接連不斷地把一些令人傷腦筋的電報打來,但卡瓦萊羅基於他“樂天派”的性格,認為事態“仍很平靜”。
墨索裏尼聽取這種報喜不報憂的戰報後,認為隻有卡瓦萊羅才能扭轉戰局,遂令這個新任的參謀總長直接掌握指揮之權。
不過,新更替的總指揮官依然如故,對於事態已經惡化了的駐阿爾巴尼亞的意大利軍仍然“愛莫能助”。麵對著節節敗退的戰局,墨索裏尼惱羞成怒。
他命令卡瓦萊羅,一定要拚死頑抗,嚴守陣地,他說:“這是祖國的命令!”他不時地對身邊一些心腹們發牢騷說:“如今我手下的一些將領都是飯桶!不是窩囊廢,就是江湖騙子,沒有一個人能為我扭轉戰局,這怎能讓我相信他們?!”
開戰以來,墨索裏尼深深感到整個機器運轉不靈,有些問題積重難返。軍隊與軍隊之間,軍隊與政府之間,甚至內閣成員之間,互相扯皮,不是協作,而是拆台,實在不能適應當今的戰爭形勢。
為了改變這種頹廢的官僚習氣,墨索裏尼決定走出威尼斯,直接與官員們一道工作,讓部長們都離開首都,到前線去體驗生活,齊亞諾外長首先報名到空軍去服務。
這一決定,在政府高級官員的圈子中,引起了普遍的不滿。有的部長竟說這是一個“真正的由領袖發動的政變,以便擺脫法西斯主義,而把他的依
靠寄托在別的政治潮流上”。
齊亞諾將離開羅馬參加在巴裏的空軍大隊。
齊亞諾和家人暫時離別,感到依依不舍。但使他更加憂慮的是當前的形勢,這個年輕的意大利法西斯外長說:“所有被迫參加誌願隊的同誌都有這種感受。許多同誌並不掩飾他們的心情。”
前線的接連失利,嚴重動搖了民眾的士氣。人民群眾反對法西斯對外進行侵略戰爭,國內形勢變得嚴峻起來。“要進行一次大的洗滌,”墨索裏尼對齊亞諾說,“要幹透,至少需要一個星期。”
這就是說,墨索裏尼至少要用一周多的時間進行大清洗了。他審閱了“在最近幾周內因在為人和職業方麵缺乏價值而被撤換的將軍和上校的名單”。他由此作出對軍隊及其人事所進行的嚴格鑒定。接著,他在法西斯中央執委會議上提出一項議事日程,得到一致通過。
按照墨索裏尼的指示,新任總參謀長卡瓦萊羅確定在阿爾巴尼亞前線馬上發動進攻。這次進攻,即便是局部的,或很有限度的,但對日益喪失人心的意大利法西斯來說,卻具有鼓舞士氣的作用。
不久,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墨索裏尼前後抽調了43個意大利師在巴爾幹各地和德國納粹軍隊協同作戰。
德軍首先進攻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幾乎被夷為平地。戈林的轟炸機在這個小小的首都掠過房頂,低飛肆虐,炸死17000平民,炸傷的人更多,使該市成為硝煙彌漫的一堆瓦礫。
南斯拉夫陸軍參謀總部,由於缺乏精神準備,沒有認真地動員他們的軍隊,被打垮了。
1941年4月13日,德國軍隊和匈牙利軍隊開進了殘破的貝爾格萊德。
17日,南斯拉夫陸軍的殘餘部隊在薩臘耶伏投降,國王和首相乘飛機逃到了希臘。但是,南斯拉夫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繼續堅持鬥爭。
在6個月的戰鬥中,曾使意大利人丟臉的希臘人無法抵擋由15個師組成的納粹第十二軍團。英國急忙從利比亞派遣了大約4個師共53000人,開往希臘。
但是,他們像希臘人一樣,被德國的裝甲部隊和空軍的猛烈轟炸打得一敗塗地。北部的希臘軍隊在4月23日向德國投降,並且也硬著頭皮向意大利投降了。
4天後,納粹的坦克隆隆地開入雅典。至4月底,在3周內,除克裏特島之外,希臘都被占領了。
墨索裏尼在整個冬天遭到慘敗的地方,希特勒在春天的幾天之內就取得了成功。雖然墨索裏尼因擺脫了困境而感到寬慰,但是他丟了臉,因為全靠德國人才使他擺脫困境的。希特勒現在開始瓜分南斯拉夫了,而墨索裏尼得到的一份是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