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在希特勒訪問戈斯拉時,隆美爾奉命擔任警衛工作。黨衛隊頭子希姆萊堅持要在第三營部隊前麵派上一些黨衛隊隊員,被隆美爾婉言拒絕。後來是戈培爾說服希姆萊讓步的。因為那年6月30日的“羅姆事件”剛過去不久。
羅姆是希特勒賴以起家的納粹分子武裝“衝鋒隊”的頭目。他在希特勒登上總理寶座後叫囂要進行“第二次革命”,要以“衝鋒隊”取代陸軍,陸軍和“衝鋒隊”的關係搞得非常緊張。最後希特勒為了維護與軍隊的關係,不得不在那個月的“長刀之夜”幹掉了羅姆及其追隨者。現在希姆萊要讓黨衛隊的隊員們排在第三營士兵的前麵,顯然是對軍隊不信任的表現。隆美爾以自己的忠誠和信譽維護了軍隊的榮譽。
戈培爾正要找一些典型的軍官加以宣傳,以提高軍隊的地位,這關係著希特勒帝國的安危和未來發動侵略戰爭的成敗。
佩戴少校軍銜和耀眼的功勳獎章的隆美爾儀態莊重、素質良好,片刻之間成了戈培爾心目中的典型。從此隆美爾和戈培爾結下了不解之緣。隆美爾後來榮任希特勒警衛部隊指揮官也多虧了戈培爾的栽培。
隆美爾真正引起希特勒的注意是在擔任新職後不久,那次他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位不講情麵、忠於職守的軍官。
有一天,納粹黨在紐倫堡舉行集會,隆美爾擔負著比一般安全警衛更大的責任。集會期間,希特勒決定乘汽車兜兜風,並指示已晉升上校的隆美爾,他的車後最多隻許跟六輛車。
到指定的時間,希特勒公寓的路邊擠滿了部長、將軍、省長和他們的小汽車。隆美爾讓前麵的六輛車通過後,便親自站在路當中命令其他車輛停止前進。
那些要員們氣得大聲詛咒:“真是無法無天!上校,我們要把這事報告給元首。”
隆美爾毫不客氣地說:“對不起!我已用坦克堵住了前麵的道路。”
當天晚上,希特勒派人把隆美爾叫去,當麵讚揚他執行命令果斷堅決。
1937年年初,隆美爾的《步兵攻擊》出版後,希特勒讀了這本書,並把它當做一部有關步兵教程的最好的書。於是,隆美爾開始受到了重用。
1937年2月,隆美爾被任命為希特勒青年團領袖巴爾杜·馮·席臘赫的作戰部特別聯絡官。希特勒青年團是納粹黨的外圍組織和準軍事部隊,任命隆美爾擔任該職是想使他加強與納粹黨的聯係。
希特勒是出身貧賤的流浪漢,對軍隊的貴族化傾向很不滿意,他需要拉
攏一些像隆美爾這樣出身平民的年輕軍官,以加強納粹黨和軍隊的關係。但隆美爾在這個崗位上幹得並不順心。儀表堂堂的席臘赫是個十足的納粹黨。因傾心於希特勒,席臘赫加入納
粹黨,並於1933年6月被任命為545萬德國青年團的領袖。30歲的席臘赫看上去仍像個稚氣未脫的美國大學生,而隆美爾卻是個地道的普魯士軍人。兩人的氣質相差甚遠,在相處的日子裏關係越來越糟。希特勒青年團直接向希特勒本人負責,向青年們傳授體育、文化和納粹哲學方麵的知識。作戰部還決定青年們必須接受半軍事化訓練。
隆美爾出於職業本能,上任之初就提出讓德國軍隊裏的未婚中尉擔任培訓希特勒青年團的工作,席臘赫對此不置可否。隆美爾還宣傳開展初級軍事教育,他在加強希特勒青年團的軍事化方麵做過了頭,連席臘赫本人也覺得未免太過分。但隆美爾依然我行我素。
兩人關係越來越僵,一次在戲院舉行慶祝晚會時,席臘赫坐在第一排,而把隆美爾安排在第二排。
隆美爾直截了當地移到第一排一個空位上坐下,並大聲宣告:“我代表著德國軍隊,在這個國家裏,軍隊應該是第一位的。”這期間,希特勒加緊了侵略擴張的準備工作。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向納粹德國的黨、政、軍要員們宣布了他未來的侵略擴張計劃。1938年2月,取消國防部,設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希特勒成了當然的最高統帥。3月,德國兵不血刃地吞並了奧地利。9月,德國又在慕尼黑會議上迫使英、法等國把捷克斯洛伐克有爭議的邊界領土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希特勒決定要到那幾個古老的德國城市去遊覽一番,遂提拔隆美爾為元首大本營的臨時司令官。至1939年8月,隆美爾作為“元首大本營”的指揮官正式向希特勒報到,並被提升為少將。
總之,隆美爾幾次服務於希特勒身邊,密切了與希特勒的關係。他給這位獨裁者留下了精明強幹、恪守職責的良好印象,從而為自己搭好了日後晉升的階梯。
同時,隆美爾還大大開闊了軍事視野,耳聞目睹了新式武器的運用在作戰樣式上所帶來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