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非洲軍長進軍北非沙漠(1 / 3)

晉升非洲軍長進軍北非沙漠

為了盡快挽救意大利人的敗局,1941年2月,希特勒將隆美爾調往北非前線,這是希特勒的一個重大戰略舉措,其主要目的是站穩地中海,謀求在印度洋海岸與日本人攜手會師。

2月12日,隆美爾飛抵利比亞的黎波裏城。那時,格拉齊亞尼領導的意軍連吃敗仗。墨索裏尼非常生氣,就撤銷了他的職務,並任命加裏波第上將擔任北非意軍總司令。

加裏波第上將匆匆地接任了這一職務,他來到北非後,發現情況非常嚴峻,此時的意大利軍隊軍心渙散,毫無鬥誌,可以說幾乎潰不成軍。

士兵們不顧命令,丟棄了手中的軍械和彈藥,拚命地爬上各種車輛,不顧一切地向西逃竄。有時他們為了爭奪車輛,竟互相開槍射擊。許多軍官都已捆好了行李,一旦船隻來到,就準備打道回府。的黎波裏失守已在所難免,加裏波第曾幾次下令組織反擊,但均未成功。

“真是兵敗如山倒,不堪一擊的意大利人。”加裏波第嘟囔道。這時聯絡官梅蒂尼少校進來報告說:“將軍閣下,剛才德國駐意軍北非總部聯絡官梅根中尉打來電話,說德國的一位叫隆美爾的將軍來到了北非,協助我們指揮作戰。聯絡官還說,他們馬上就來司令部拜訪閣下。”“你說那位將軍叫隆美爾?”“是的,埃爾溫·隆美爾,統率‘魔鬼之師’,在法國所向披靡的埃爾溫·隆美爾將軍。”

加裏波第眼睛一亮說:“這太好了,他們來得正是時候,趕快叫大家做好歡迎準備。”

但是,他心中仍有一絲不快,派德國將軍來北非協助作戰是一件大事,意軍統帥部竟然事先不打招呼,全然不把他這位意軍北非最高軍事指揮官放在眼裏。

半小時後,一輛吉普車疾駛而來,“嘎”的一聲,在司令部大門前停了下來。

從車上下來了一位年近50歲、體格壯實的軍人,他有著寬闊勻稱的額頭、挺直的鼻梁、突起的顴骨,小巧的嘴巴上有兩片繃緊的嘴唇和一副帶有輕蔑意味的下顎,從鼻孔到嘴角有幾根嚴厲的線條,那雙碧藍的眼睛裏含有一種敏銳而狡詐的東西。這就是帶有傳奇色彩的隆美爾。

“隆美爾將軍,歡迎您,”加裏波第迎了上去,“感謝您不辭辛苦前來相助。”

“我們兩國是盟友,相互幫助是應該的。”

“將軍閣下,貴軍什麼時候能夠到達?”

加裏波第急切地問道。“一個月後。”“一個月後?等到你們德軍來了,我們早就被趕出非洲了。”加裏波第暗自想道,臉上現出了失望的神色。

隆美爾好像明白了加裏波第的心思,又接著說道:“不過先頭部隊兩個營後天就可抵達。另外,德國空軍第十大隊也將全力以赴,密切配合。目前,意軍狀態如何?”

加裏波第回答說:“閣下,意軍已喪失了戰鬥意誌,人人厭戰。的黎波裏的一些軍官已經把行李都收拾好了,至於士兵,有的已經擅自撤離了。”“你必須下令意軍停止撤退,就地構築防禦陣地,違者軍法處置。”“閣下,此地無險可守,隻能作為暫時防守。您親自去考察一下地形吧!”加裏波第有些不悅地說。隆美爾瞪著加裏波第,不客氣地說:“我自然會去看地形的,但我告訴你,一旦你們再往後撤,我們就不管了。”下午,隆美爾乘一架轟炸機對的黎波裏周圍的地形進行了現場偵察。從機艙裏,隆美爾發現港口的東邊有一條由沙子構成的高坎地帶。他頓時有了主意:就在這裏,利用這一天然屏障來阻截英軍車輛。回到的黎波裏後,他給德國拍了一份電報:

與加裏波第和諾塔亞將軍的第一次會談圓滿結束。我們的建議已付諸行動。我們將在錫爾特進行戰鬥,我已乘機至該地區勘察過地形。

電報拍出後,隆美爾回到了他下榻的陽光賓館,衣服也沒脫就倒在了床上。北非沙漠是一個不同於歐洲戰場的全新環境。隆美爾在這裏開始了他長達兩年之久的新戰役。這裏的夏季,正午的太陽使氣溫上升到攝氏四五十度,夜晚的氣溫又驟降至零度。最危險的是突然刮來的沙漠風暴。開始時隻是一小點古怪的旋風在沙包之間旋轉,轉瞬就會變成時速達130千米的狂颶,攪起層層滾燙細小的沙粒鋪天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