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非洲軍長進軍北非沙漠(2 / 3)

不過,這裏平坦的地麵倒是機械化戰爭的理想戰場,可以任坦克和裝甲履帶車輛奔馳逞威。而且,這裏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戰區,雖然原則上隆美爾要受意大利北非戰區總司令的控製,但實際上意大利人根本指揮不動他。隆美爾直接聽命於柏林。

而希特勒這時的主要力量和興趣已集中在征服蘇聯的計劃上,很長一段時間讓隆美爾見機行事,因此隆美爾可以率領他的兵力不多的“非洲軍”獨立作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幹。所以,正是在北非廣闊的戰場上,隆美爾達到了他軍事生涯的頂點。

兩天後,一艘運兵船滿載著隆美爾的先頭部隊徐徐地駛入了的黎波裏港。隆美爾的士兵整齊地排列在甲板上,望著閃光的白色建築物、掌狀植物和寬闊的林蔭道,士兵們心中充滿了喜悅,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神秘的非洲。

當然,他們當中誰也不知道自己會在這裏待多久。

兩年後,當撤離非洲時,他們當中又會有多少人能完整地離開呢?

命運不能選擇,危險和災難不可預測。

第二天早上11時,在政府議會大樓前舉行了軍事檢閱,一隊隊德國士兵身著新式熱帶軍服,頭戴鋼盔,在灼熱的陽光下雄赳赳地走過閱兵台。這是一支專業化的精銳部隊。

隆美爾向士兵致敬,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

我們將向尼羅河推進,一旦局勢出現合適的轉機,就把這一地區重新奪過來。

樂隊奏起了德國和意大利國歌,隨後,轟隆的坦克聲震動了整個利比亞

首都,強大的坦克群,一輛接著一輛,很長時間都沒有過完。這是隆美爾為迷惑英軍而想出的一條詭計。為了對付英國的偵察,他命令部下用木頭和紙板做了幾百輛坦克,有些

做得十分逼真,其餘的是把原來的沃爾克卡車裝飾了一番。卡車和摩托車在這些“坦克”之間繞來繞去,而真正的坦克,為了避開英機拍照,早已井井有條地轉動著履帶開過了沙漠。

隆美爾命令瓊漢尼斯·施特萊徹將軍指揮的第五裝甲師從錫爾特出發,沿著海岸向東進行探索。一路上,竟然沒有發現英軍的任何蹤影。3月4日,隆美爾的部隊輕而易舉地到達了埃爾蒙格塔。

隆美爾感到十分迷惑。英軍在哪裏呢?

原來,英國的第七裝甲師在2月底已調回埃及去休整,接替的是新調來的、沒有經驗的第二裝甲師一部分;第六澳大利亞師已派往希臘,而接替它的第九師在裝備和訓練方麵都不充分;時任英軍指揮官奧康納也在休假,由一個初出茅廬的司令官代替。

1941年3月31日,施特萊徹攻占了布雷加港。4月2日,第五裝甲師攻占了阿傑達比亞。此時,第五裝甲師隻有一個裝甲團、兩個機槍營、兩個偵察營、三個炮兵連和一個高射炮營。

隆美爾這才意識到英國人開始了一次從昔蘭尼加這個鱗莖狀半島的總撤退。阿傑達比亞是直接通向這個半島的許多條道路的起點,要不要繼續向前推進呢?

隆美爾輕輕地玩弄著一份電報,電報上寫道:“你的行動和我的命令抵觸,在你繼續前進之前,務必等我到達。”這是意大利指揮官加裏波第發來的。隆美爾看了一眼後,輕蔑地笑了笑。他知道統帥部也反對他向前推進。1941年3月19日,隆美爾飛回柏林,接受希特勒的櫟樹葉勳章時,總參謀長弗朗茲·哈爾德曾堅決反對他向東猛衝的計劃,隻是要求他守住現有的防線,準備一次嚴格控製的有限進攻。隆美爾哪裏知道,他的向前推進使幾個月來納粹為幹涉巴爾幹和蘇聯而處心積慮的秘密計劃失去了平衡。4月3日晚上21時,一輛警戒森嚴的指揮車裏,加裏波第正在和隆美爾激烈的爭吵。隆美爾說:“英國人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讓部隊不受任何損失,安全撤出昔蘭尼加。因此,我們必須繼續向前,消滅英國人。”“隆美爾將軍,守住已有防線,做有限製的進攻,這是我們兩國共同製訂的計劃。你必須絕對服從命令。”“但現在情況已發生了變化。”“我們的補給線拉得太長,物資供應不上。”隆美爾咧著嘴笑:“閣下,用不著為我們的補給情況擔心。”加裏波第氣得手指發抖,對這位軍階低於自己卻一意孤行的德國將軍毫無辦法。墨索裏尼曾有過訓令,要求在北非的意軍盡可能地配合隆美爾行動,不得有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