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3)

羅月唉聲歎息一陣,繼續講著——

媽和二弟回家後,邀上親人去到公社要張行火交人出來,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媽媽這一鬧騰,驚動了廣大群眾,不少人為你鳴冤叫屈,還有人在街上貼了大字報,要張行火公開答複執行的是什麼王法。

張行火逃之夭夭,再也不敢露麵兒了。

學習班的學員們,嘻嘻哈哈的對媽說,你女婿真好,給了他們放風的機會,悠哉遊哉的閑逛了幾天,勸我媽不用擔心,說你聰明絕頂,不會發生意外。

我媽不相信,他們都指天作證,異口同聲地說:

好人死不了的。

永勝水庫立即上馬

我這一生中,文化革命一開始,短短的幾年既有多災多難,又有多福多喜。

六六年,姚文元幾篇論文一出籠,掀起來全中國揪“三家村”。名不見經傳的石頭鎮,一夜之間也倒騰了起來。

我這無名的小人物,一夜之間也臭名昭著地掛冠了“祖師爺”,輪番接受批鬥,逐出石頭鎮到農村勞動。

祖師爺原本人生災難,殘不知因禍得福,到農村後不愁掏錢買糧,有鮮糧鮮蔬菜,清新的空氣。有廣闊的天地,農民深厚的愛,學會了種地,與農民甘樂同享。

七〇年,四人幫一夥指示一打三反,全國卷起了血雨腥風。石頭鎮前呼後應,日夜裏刮開了十二級強烈的風暴,辦起了長年累月的學習班。

我這默默無聞的青年,一住學習班半年多,當了農民靠種地吃飯,享受不了養尊處優的清福,沉不住氣評訴了曾元顯借辦學習班擴大打擊麵的不合理製度,針鋒相對地給“專政”大員區公安特派員提意見。

人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果然如此。曾元顯第二次又迫害我,將我交給群眾亮相,毒打成疾抱恨終身終於離開了那人間魔窟,應了那句話——樂極生悲禍福參半。

歸家後,傷殘臥榻養尊處優一個月,重溫了毛主席的著作,悟出了《毛選》的真諦,我又堅持己見,鼓足勇氣申張正義。曾元顯不思己過,一手遮天,第三次暗中欲置我於死地。聞知我在外鄉做手藝,唆使爪牙張行火以“台灣特務”摧殘我。

朗朗乾坤光潔日月,正氣正義在人間。

群眾心明眼亮,暗中相助,我又九死一生,逃脫了妖域魔掌,這又使我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逃亡餘家寨七日裏,鄉親們關心我親如手足,因禍得福愛在漩渦裏。

回到家裏,妻子坐月生了娃。我也享受著坐月的清福,躺在愛人的身邊又是二十天。

二十天裏,友鄰鄉親不斷的來看我,使我苦在樂中。生產隊免了我履行的交納款,留作我治傷用,又使我享受著集體的愛。

光陰荏苒,春節將臨,烏煙瘴氣的一九七〇年剩下了一月多。

羅月四十天產假圓滿結束,我這九死一生者傷痕見愈,嶽母說啥也留不住了,急著回她老家故居去了。

這時節,全區掀起了大興水利工程的高潮,以我社永勝水庫為重點突破。抽調全區農村百分之三十的勞動力奔赴戰場,大戰今冬明春三個月,具體安排和任務是:

1、農工生活標準,每人每天自帶細糧一斤,紅薯二斤,政府補貼細糧半斤,缺糧戶由各生產隊出借“三備糧食”,確保民工生活足食。

2、民工工酬標準,每天記以“活學活用”標兵工分,高於農村最高工分的百分之二十。

3、民工自帶《語錄》,生活用品,挖運土石方簡便工具,其他施工工具由工程指揮部供給。

4、凡年滿十八歲至四十五歲的男女社員(現管“五類”分子不在其列),均應踴躍報名由各生產隊決定人選。

5、工地實行軍事化管理,設置工程總指揮部,下屬各公社為連製,大隊為排製,生產隊為班製。

通告一下,機遇難得。群眾踴躍報名參加,我也蠢蠢欲動。

為啥!一是明文規定現管五類不得參加,每個農民都有份。二是我年輕力壯,從發揮那一技之長後阻撓太多,差點兒要了人的命。第三,羅月從此不準我闖蕩江湖,但這又是我生活出路的大好機遇。

權衡三者原因,利多弊少,我毅然也去生產隊掛了姓名。

我的家庭生活狀況眾所周知,社員們極力讚成,隊委也鼎力支持,我終於參加了水利大軍,來到永勝水庫。

永勝水庫,藍圖規劃在箕山腳下,原是地方國營企業鋼鐵廠。三年困難時期下馬後成了一片廢墟。得天獨厚,地理條件優勢,三麵是連綿不斷的天然屏障土岡子,一邊是一百多米直徑的小溪豁口,隻要用泥石往豁口處填塞起來,深溝深壑天然形成了內陸小湖泊。

箕山山脈秀麗,山泉終年長淌,水庫麵積占地不多,但深溝深壑儲水量多,一年容儲的水流量,可以澆灌全公社的土地麵積,大大地減少了幹旱的自然災害威脅,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確保豐收。

在那刀光劍影歲月裏,是誰一門心思地關心著農業命脈,是誰又大膽地設計出了驚人的藍圖,他是誰——

現在擔任著工地總指揮重擔,我社副社長丁維明同誌。

丁維明四十多歲,個頭不高風節高尚,瘦瘦的身材精瘦幹練。一九六四年光榮複員轉業,從部隊連指導員調任石頭鎮公社副社長。

文化革命一到來,將他打成了走資派,批鬥他的理由簡單,一是批他長期與公社班子政見不合,二是鬥他階級觀念思想薄弱,態度不鮮明。

軍人素質,軍人作風,戰場上久經鍛煉出來的愛憎分明,陣線清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他說假話,辦不到。要他擴大階級鬥爭,更是辦不到。

千秋功罪,自有人評說。

幹部好壞,群眾心裏有秤。

人民需要秉公執法的幹部,人民支持堅持真理的領導。

無形之中,群眾力量產生了一股強大的逆流,人民要擁護他,群眾反對打倒他。

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屁股上夾著屎見不得人,隻好草草收場,不了了之,卻也放丁維明不過,將他發放農村當了駐村幹部。

當就當!丁維明從小參加革命,曆經了槍林彈雨。這條命是揀來的,也是共產黨給他的。身上密布的刀劍彈痕是他最好的證明,久經磨礪炯炯有神犀利的目光是他愛憎分明的火眼金睛。

在漫長的駐村幹部歲月裏,丁維明的心思貼近了農民,丁維明的命脈溶化在農業命脈裏。農村天澇地旱他最清楚,農民的貧窮困苦他最明白,要想糧食大豐收,要想農民不貧困,一個字,想辦法解決——水。

毛主席說過: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日複日、年複年,丁維明走村串戶,問寒問暖,吃在農村,住在農村,一門心思謹記住毛主席的話。天賜良緣,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這塊藍圖,心裏邊描繪出了這塊藍圖。

藍圖孕育了,要降生人間談何容易啊!

難啊難那年月,知識分子打成了牛鬼蛇神,知識變成了毒草毒液,觸及者中毒,中毒者喪命,人們躲還來不及,誰敢別出心裁去關心農業,去思索農業命脈。

那年月,一門心思抓階級鬥爭,路線鬥爭,大方向鬥爭,奪權鬥爭,鬥啊爭啊!人心惶惶,誰管你農業生產不生產,誰過問農民貧不貧困。

丁維明心係著農民,掛牽著農民。走南闖北壯誌不凋。上門邀請科技人員實地勘察。懇請工程權威人士現場鑒定。

冒險請來了客人,生活住行,哪一宗不花錢,錢啊錢!誰掏?自己唄。

丁維明從部隊轉業有一筆錢,全部花費在藍圖上。家中僅有他妻子,抱養著一個侄兒,侄兒年少,正在上學。人們若是問他為何不養親生子女,最好的回答是那殘酷的戰爭歲月,對敵作戰負傷奪去了他培育後代的功能。

好男兒要有善解人意的妻子,通情達理的妻子才會促成好男兒。

丁維明的妻子在飲食業上班,每月生活自理有餘,丁維明每月俸薪不少,一家三口人夫妻倆的工資就足夠花銷了,丈夫的事業妻子從不阻撓,知道丈夫不走歪路,隻在暗中默默地支持。

科學勘察,權威鑒定。藍圖誕生了,誕生在蹉跎歲月裏。

丁維明不怕艱險不畏難,發揮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軍人作風。披星戴月,長途跋涉,身背藍圖走區訪縣,地、市各級政府請示彙報,據理力爭,為實現藍圖鞠躬盡瘁。

功到自然成。

丁維明百折不撓的實際行動,終於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重視,派遣出黨政工作組實地考查,不得已請出來“發臭有毒”的專家們隨行鑒定。

幾番複查,幾番鑒定,吃吃喝喝的幾陣子,藍圖終於獲準了,批示終於下來了——

永勝水庫立即上馬。

我們堅決歡迎

藍圖一經批示,龐大的永勝水庫工程動工開始了。

全區數萬人馬,安營紮寨在工地上,紅旗飄飄,歌聲嘹亮,戰天鬥地的號角聲響徹了沉睡的大地。

每天淩晨,戰鬥號角聲一吹響,成千上萬的人馬奔赴工地。三請示,四彙報一結束,全麵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競賽活動。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切身利益關係著農民,農民誰不願出大力,淌大汗,甩開膀子地幹,誰不願你追我趕,為超額完成土石方任務拚命直前。

龐大的工程工地,浩浩蕩蕩的民工隊伍全是朝氣蓬勃的青壯年人。整天緊張勞動之餘,光憑三請示,四彙報指導思想,豐富不了文化生活,解除不了精神疲勞。人啊人!需要有勞有逸,勞逸相結合。

毛主席指示: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為了更好地發揚戰鬥精神,為了全麵展開持續的戰鬥情緒。民工們渴望著文藝生活,人們極需要精神糧食。

工作麵積大,先進典型,模範事跡多。好人好事需要表彰,等待著發揚。單憑獎狀獎勵起不了及時發揮群眾積極性的作用……

諸多原因,總指揮部發出了通知,號召大軍發揮戰天鬥地的同時,也要發揚生龍活虎的文娛事業,通知指示——

工地成立“毛澤東思想文娛宣傳隊”,由各連隊產生具有文娛才能的民工參加,總名額三十名,報經文娛宣傳隊長李娟篩選,遞文總部審查落實人選。

李娟是誰?我們連隊的團支部書記,高中畢業生,頗具文娛天才,善有組織領導能力,總部認定她為文娛宣傳隊長,正是卯眼既合時宜恰當了。

李娟既是文娛宣傳隊長,又是我們連隊的團支部書記,民工連的戰士,理所當然地參加我連的人才選拔。

夜裏,連隊會上,絕大多數將我的名字推薦上了,連隊一共產生三人,輪到連長表態,你聽他咋講:

“雨生是個文娛天才我佩服,不過,讓他參加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我想提個問號,是不是再慎重考慮考慮。”

一句話,宛若平地驚雷,引起了會場騷動,眾皆嘩然。李娟隊長站起身來,情緒衝動地反駁——

出身不由人的選擇,家庭成份問題是政府管理的事,我們管不了。隻要他本人不是現管分子他就是一位公民,公民有出版、言論、集會等項自由,有參加社會的各項有益活動的義務,願意站出來為人民服務的,我們就大力地歡迎他。

雨生既然是文娛天才,成立宣傳隊少不了他,編劇、樂器指揮都少不了他……

連長麵紅耳熱,啞口無言,不服氣的嚷叫著:“好哇!大道理我講你不過,我是民兵連長,隻曉得階級鬥爭。誰是誰非,我去請總部來解決。”

連長說完,起身離座走了。

民兵連長一走,會場出現了幾種看法:

一種認為,既然雨生有資格參加大會戰,憑他的文娛天才應該站出來為人民服務。

一種看法是:雨生幾任亮相,身處逆流最好安分守己。

另一種說法是:這下好了,當官的總是向著當官的,連長敢於去請示上級說明這下有戲看了。

看法歸看法議論歸議論,誰也解決不了。

連長回來了,總指揮真的給他請來了。

丁維明來到會場,笑嗬嗬地坐了下來,仔細地聽完了宣傳隊長和連長的爭執意見之後,笑容樂嗬地站起身來,發表了出乎人的意料的講話——

同誌們!你們的建議都很好,各有各的理由存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公有理,婆有理,兒子媳婦各在理,誰能說清大道理。

大道理究竟在哪,我想發表一下我的認識,這隻是我個人的看法。

第一,我是從十多歲就參加了革命隊伍,槍林彈雨中最清楚敵人是誰,朋友是誰。戰場上,那是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鬥爭,誰也不能饒人,一饒人便沒命了。

戰爭一旦結束,我們不但不虐待俘虜,還要優待俘虜,把他們當朋友,當同誌,就象對待自己的親兄弟一樣。

這是為了啥?就是為了盡快地消滅戰爭,解放全人類,盡可能早地實現和平統一,建立各民族團結一致的新中國,盡快地讓人民過上幸福安寧的新生活,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這便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是我黨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解放後,黨和毛主席又號召我們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建設社會主義,走向共產主義。全國各族人民,各階層愛國民主人士,凡是願意為黨的事業,為人民服務的都是我們的同誌,都是我們的朋友,同一個戰壕的朋友。

第二,當前工地任務繁忙,活路艱巨,成千上萬的戰天鬥地的民工同誌,都是生龍活虎的青年人。同誌們千辛萬苦地緊張勞動了一天,精神上應不應該鬆弛一下,應不應該享受一下文娛生活的歡聲笑語。

這的確是我們的領導同誌應該密切關心的問題,也是全體民工殷切期望的急需問題。

第三,龐大的工程,艱苦的作業,先進的人物,先進的事跡不斷地產生,不斷在湧現,我們要不要即時地表彰他們,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我們要不要發動群眾從思想上,從內心裏邊接受他們的先進思想,先進事跡,共同起來再接再厲,完全有必要。

最好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用文藝宣傳的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去進行廣泛地宣傳,我們工地組織成立“毛澤東思想文娛宣傳隊”,目的就是來完成這項既重要又艱巨的任務。

宣傳隊名額三十名,任務是每人每天半天參加工地勞動,半天搞文娛宣傳,這任務是相當的艱巨,相當的重要,迫切需要具有文藝天才的同誌,真才實幹的同誌。

盡管當前有人反對天才論,說知識分子是牛鬼蛇神。請問,如果我們邀請一位既沒有文化,傻不裏幾的人來為我們搞宣傳,哪怕他出身最好,思想最好,同誌們!那宣傳的結果將會是怎樣的,那不是烏七雜八的結果嗎?效果怎樣,同誌們可想而知了……

會場騷動了,爆發出了一片笑聲。

丁總指揮接著往下講:

“第四,眼看春節在即,節日裏工地放假三天,怎樣讓大家輕鬆愉快地過好春節,值得我們領導重視。現在,劇團砸的稀巴爛,想看戲沒戲看了,電影隻有那麼幾部紅片子,看過來看過去看了千百次,同誌們!你們還想不想繼續看啊?”

眾口皆碑:“不想。”

“回答對了,你們不想我也不想看了,我們工地成千上萬的民工,本身就是一個大舞台,每天不斷地湧現新人、新事、新風尚,我們為什麼不瞧自己的戲,不欣賞我們的先進思想,先進事跡,同誌們!你們想不想?”

會場呼應:“想。”

“同誌們!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水庫工地,藏龍臥虎,文才武略各種人才皆備。咱們一不出錢,二不請客,為什麼不發揮我們自己的潛在實力,為什麼不發揮有特長的同誌為大家服務,請他們出來歌頌黨,歌頌毛主席,歌頌我們的先進事跡,先進人物。說出我們心裏的話,唱出我們心裏的歌。同誌們!你們希望不希望啊?”

異口同聲:“非常希望!”

“最後,為了發揮黨的民主作風,我請大家說句知心話,老百姓講的說句良心話。如果雨生同誌真心誠意地站出來,為文藝宣傳事業作出貢獻,同誌們歡迎不歡迎?”

會場熱烈,一致響應——

我們堅決歡迎。

有你好瞧的啊

一九七一年春節過去了,四人幫一夥狂吠“殺出一個紅彤彤的新世界”,石頭鎮緊鑼密鼓地掀起了“揪十一種人”,“清理階級隊伍”的高潮。

學習班隊伍在擴大,整人的花樣在翻新。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

轉眼間春節過去了。

農民靠種地吃飯,不勞動者不得食,自覺地投入了春耕大忙季節。

永勝水庫,三個月大會戰圓滿結束了,成績是顯著的,豁口大壩,升起一丈多高。

群策群力,威力震天。在那沒有機械化的艱苦歲月,人們靠肩挑背扛興修水利真個的“愚公移山”精神。

水庫工地指揮部作出了決定,為了不影響農業生產,留下了百分之二十的人馬繼續作業,其餘人馬返鄉參加農業勞動。

我隨著返鄉的隊伍回到家裏,參加了農業生產。

一天,我正在田間勞動,一字不識的大隊書記唐春仔遊手好閑地來到地壟,告訴我立即去公社,說有領導要找我談話。

這年月,別想有安寧的日子。

去就去,談就談,有啥可怕的。

別人沒聽說過的遭遇我都經曆過了,反正象那油鍋裏的魚蝦,剛下鍋還掙紮,死去了,隨你怎麼擺弄。

恐懼的心兒早死去了,唐春仔陰陽怪氣給人的印象是憎惡,是惱恨。再也不會象從前那樣叫人心驚膽顫,噤若寒蟬。

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門。

一不違法,二不犯罪,跳梁小醜其奈我何焉?

走進公社大門,裏邊學員真多,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還有許多我的老學員。一打聽,他們從進來之後一直沒離開這鬼門關。

嘿呀!學員們萬歲了,就象四人幫追隨者們狂吠的“學習班萬歲”,有了萬歲的學習班,少不了有萬歲的學員。

石頭鎮的學習班時間最久,直到一九七七年四人幫垮台之後仍然苟延殘喘,垂死掙紮到一九七九年。前後十多年,翻開石頭鎮曆史檔案,成百上千的學員誰是反革命!誰在反對毛主席?誰在反對黨中央?……

瞧著我的老學員們,一個個焦頭爛額鬱鬱寡歡。在那不是監獄勝似監獄的學習班裏,沒日沒夜的窮折騰,將人的形象都變了。這便是曆史,這便是四人幫一夥的殘酷罪證。

我的老學員們啊!你們真的韌性強,坐勁功夫到了家,長年累月,坐吃山空咋辦?坐到海枯石爛嗎?

石頭鎮在嗚咽,石頭鎮在哭泣——行行好吧!我們負荷受不了啦……

走進公社辦公室裏,問社長誰找我談話,社長聞說一驚,莫明其妙地回答我不知道。

社長不知道,其他幹部總知道。我挨個兒找,見領導就問,不是愕然詫異,說沒有的事,要不愣頭呆腦,說我闖鬼了。

真的闖了鬼嗎?一語提醒了我去思索,回想唐春仔賊眉鼠眼的捉弄人,滿腔怨氣轉身就往回家走。

心裏邊咒罵著那條狗雜種不行好盡捉弄人,身後邊蹬蹬蹬地一陣腳步聲,我詫異地回頭一望——

好家夥!如豬玀的公社治保主任肖子彬追上來了。氣喘籲籲地叫住了我,眨著三角小眼兒神秘的告訴我去小會議室,說有位領導要與我談話。

去你媽的,今天盡碰鬼,肖子彬啥貨色,一見他不由人惡心嘔吐。

肖子彬,原任普濟公社黨委書記兼社長,官不大權勢大,一方土皇帝。魚肉人民,違法亂紀,吃喝嫖賭五毒俱全。

偉大的“四清”運動中,肖子彬受到嚴厲治裁,開除黨籍,撤銷行政職務。四清下台幹部,壞份子一個。

文化革命一開始,毛主席三令五申,不準四清下台幹部興風作浪,乘機翻案複辟。

肖子彬目無王法,變本加厲地擠進了曾元顯舉旗的造反總部,窮凶極惡地揮刀舞槍奪取政權,為曾元顯篡權奪位立下了汗馬功勞,頗受主子的賞識,安排他立足石頭鎮,封了一個治保主任的官。

青天白日見鬼,叫人哭笑不得。

談什麼話!神鬼莫測的叫人難思量,堂堂皇皇的公社領導誰也不知道。唯有唐春仔送信,肖子彬通風。一個是曾元顯的爪牙,一個是十足的得力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