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德法戰爭(3 / 3)

在7世紀中葉,紐斯特裏亞宮相艾布羅因居優勢,他作出種種努力,反對貴族,鞏固王室權力。681年艾布羅因被刺身亡,687年他的後繼者被奧斯特拉西亞宮相赫斯塔爾的丕平戰敗,丕平遂成為三國的實際統治者。

丕平家族是奧斯特拉西亞最富有、最有權勢的大貴族家族之一。自從其祖父“萊登的丕平”起,這個家族世襲擔任奧斯特拉西亞宮相。赫斯塔爾的丕平取得整個法蘭克王國實權之後,做了三件事:一是征服萊茵河右岸的薩克森人、圖林根人、巴伐利亞人等日耳曼人部族;二是在奧斯特拉西亞恢複已廢棄的五月校場遊行等法蘭克人的古老傳統,以籠絡法蘭克人的民心;三是積極支持基督教傳教士在萊茵河右岸日耳曼人各族中傳教,以此取得教會對自己的支持。這些活動增加了丕平家族的聲威,鞏固了丕平家族的地位。

715年,丕平的私生子查理?馬特繼任宮相。他擁立了墨洛溫家族的克羅泰爾四世作為傀儡,自己以宮相和奧斯特拉西亞公爵的身份掌握實權。執政以後,他率軍打敗了薩克森人從北部,阿拉伯人從南部對高盧的入侵。715~718年,他又率軍抵禦萊茵河右岸佛裏鬆人和薩克森人的進攻,並深入腹地,征服了薩克森人,迫其稱臣納貢。此時,占據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也大舉北侵,占領郎基多克,奪占那旁內作為中心,並繼續北侵。732年,在普瓦蒂埃,查理?馬特的軍隊擊敗了阿拉伯騎兵。從732到739年,他除了繼續鎮壓北部薩克森人的反叛外,在高盧南部多次與阿拉伯人交手,將阿拉伯侵略軍趕出了高盧。

查理?馬特還致力於高盧法蘭克人的統一。掌握實權後,他依靠貴族的支持,同對手紐斯特裏亞王國宮相展開角逐。719年在蘇瓦鬆戰役中,他擊敗了紐斯特裏亞及其盟友阿基坦公爵的軍隊,此後又迫使阿基坦公爵向他宣誓效忠。734、736年他最後用武力統一勃艮第。在抵抗阿拉伯軍隊取勝後,查理又把南部普羅旺斯的許多地區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到741年去世時,查理?馬特實際上已是整個高盧唯一的統治者。

查理?馬特積極推行采邑製度,給卡洛林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為抵禦外侵,實現法蘭克各國的統一,查理亟需建立一支忠誠於自己的強大軍隊。為此,他將自己擁有的土地、從政敵手中沒收的土地以及從紐斯特裏亞和勃艮第教會和修道院手中奪取的大量土地,作為采邑分授給他的屬下,屬下以向查理效忠,服兵役為條件占有和使用這些土地,此即采邑製。采邑製在查理以前早見記載,但隻是在查理統治時期才大規模推行。對王室和大封建主說來,采邑製比無條件的土地封授更為有利,不少封建大貴族也仿效查理,向部屬封授采邑。采邑製的推行,一度加強了卡洛林家族對貴族的控製。

為推行采邑製,查理曾侵害了某些教會貴族的利益,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危害他與教會的關係。查理積極支持和庇護聖?波尼法斯等人為首的基督教傳教士在薩克森人和其它日耳曼部族中的傳教活動,取得了教會的讚譽。查理也盡力謀求羅馬教皇的好感,741年查理答應幫助教皇解除倫巴底人對他的威脅,隻是由於查理早逝,未能履行諾言。

公元800年,查理被利奧三世封為皇帝,從此法蘭克王國進入了帝國時代,又稱查理曼帝國。

公元814年,查理曼帝國的領土包括了現在的法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德國、意大利等地,成為一個強大的日耳曼人國家。

同年,查理去世,從此查理曼帝國進入了混亂時期,他的子孫們不停地發動戰爭。

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國分裂,他的三個孫子在凡爾登簽訂了凡爾登條約,同意將查理曼帝國分成法蘭西、意大利、德意誌。也就是現在的法國、意大利、德國的起源。

法國與德國雖源於一種,但此時卻無疑成為了不共戴天的仇敵,法國人已經摩拳擦掌,打斷好好的教訓教訓這個不停的戰敗鄰居了。

七月十九號,這一天風平**靜,位於德國境內的哨所首先遭到了襲擊,隨後,更多的法軍開始越過德國邊境,法國正式想德宣戰,他們並沒有宣戰,隻是發表了一個聲明,聲明要好好的教訓教訓德國人。(!)

108尒説Www.boOK108。com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