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於你。”
蒙恬說:“自我先人直至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3代。我統領著30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
使者說:“我隻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皇上。”
蒙恬長歎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餘裏,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
於是吞藥自殺。
最勇猛的武將項羽
項羽出生在名將世家,他的祖父項燕為戰國末年楚國名將,後與秦作戰兵敗自殺。叔父項梁也極為勇猛,秦統一後,項梁因為殺了人,便帶著項羽躲避在吳中。
項羽在青年時代就力能扛鼎,學書、學劍都不成。這使項梁很生氣,於是改教他兵法。他略知大意後,即不肯深學。但項羽少懷大誌,疾惡如仇,看見秦始皇時,發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感歎。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領導反秦起義,隨即建立張楚政權。原六國貴族聞訊後,也紛紛起兵響應。這年9月,項梁與項羽也起兵,帶領吳中兵士反秦,當時項羽為裨將,手下有精兵8000人。
公元前208年3月,項梁即率所部渡江,途中東陽令史陳嬰率義軍2萬名投奔項軍。渡過淮河後,秦降將英布等又以兵相隨,項軍兵力一時達到六七萬人,成為當時反秦武裝的主力。
6月,項梁召集起義將領計議,自號武信君。之後,項梁率義軍分別大破秦軍於東阿、定陶。
項羽和在反秦浪潮中造反的劉邦也攻占城陽、雍丘。不久,由於項梁驕傲輕敵,被秦將章邯乘隙襲破,項梁陣亡。項羽、劉邦退保彭城。
這時,秦將章邯又渡河北上擊趙,與秦將王離、涉間合軍進圍巨鹿,要消滅起義軍。楚懷王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
宋義到安陽後,滯留46天不前進,想坐觀成敗。於是,項羽以宋義與齊密謀反楚為名,殺死了宋義。
懷王即命項羽為上將軍,統率全軍救趙。
項羽派2萬兵馬迅速渡過漳河,以解巨鹿之圍;自己親自率全軍渡河,破釜沉舟,進擊秦軍。雙方經9次激戰,楚兵大破秦軍,王離被俘,涉間自殺。
巨鹿一戰,秦朝的主力被消滅殆盡,亡國隻是遲早的事了。當楚軍救趙時,諸侯軍皆作壁上觀。
戰事結束後,諸侯將領拜見項羽,都跪著向前,看都不敢看他。從此,各路諸侯軍都聽從項羽指揮。接著,項羽又大破秦軍,並利用秦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招降了章邯。
當項羽率軍進入關中時,劉邦已先期進據鹹陽。由於有約在先,“先入關者為王”,劉邦理應稱王。
但項羽入關後,卻倚恃手中40萬大軍,企圖消滅劉邦,獨霸天下。在鴻門宴上,劉邦在謀士張良的幫助下,卑辭言和,騙取了項羽的信任,雙方的緊張關係暫時緩解。
鴻門宴之後,項羽隨即引兵鹹陽,誅殺秦降王子嬰,焚燒秦宮室,擄掠財寶和美女東歸,使自己再一次大失民心。
公元前206年,項羽以懷王為義帝,又分封各諸侯為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占有梁地、楚地九郡,定都彭城,封劉邦為漢王。不久,田榮、陳餘、彭越等相繼舉兵反楚。
劉邦也以關中為基地,進逼西楚。於是,爆發了曆時4年多的楚漢戰爭。
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後,號令天下,大失民心。他自己也漸漸驕傲起來,對其他的諸侯放鬆了警惕,從而逐漸由強盛走下坡路,最後招致“垓下之圍”的悲慘結局。
在垓下,項羽被劉邦的軍隊重重包圍,兵少糧盡,隻剩28騎。而追他的漢騎有數千之多。項羽命令騎兵都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追兵交戰。他自己飛斬敵將,殺死漢軍幾百人,使令漢軍畏而卻步。項羽自己也負傷10多處。項羽依然堅決抵抗,即使到了烏江,走投無路時,烏江亭長要渡他到江東去,他也不願讓江東父兄看到他兵敗將亡、狼狽不堪的情景。
所以,他拒絕渡江。
後來,項羽終因寡不敵眾,四麵楚歌,麵對著美人虞姬和名馬烏騅,流下了傷心的眼淚,以自刎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項羽自刎前,仍稱“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而不能認識自己終致失敗的原因。後來,劉邦以魯公禮葬項羽於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