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3 / 3)

從永年到溫縣有近千千米路程,由於求師心切,楊露禪隻用了半個月,到了陳家溝,在村子中間打聽到了陳德瑚的家。

陳家門前堆放著許多柁檁磚石,一些人正往來搬運木料。楊露禪高興極了,一路勞累一掃而光。可是他想:人家在修建房屋,怎好意思提起拜師學藝的事呢?還是先幫人家多幹點活,待日後再想法求見師父吧!

這時隻聽有人大喊:“上梁嘍!”楊露禪立刻跑上前去,扛起一架大柁登上石階,走到牆基邊,穩穩當當地把大梁放下。

眾人見了,齊聲喝彩。陳德瑚聞聲趕來,仔細端詳了楊露禪,然後讓人把他叫到賬房,收留他當了小工。

陳德瑚把楊露禪隻身扛大柁的事告訴了陳長興。陳長興怕是武林高手登門鬧事,便急忙來到現場,隻見楊露禪濃眉大眼,膀寬腰圓,雖年齡不大,卻能毫不費力地將幾百斤重的大柁搬到肩上,斷定他定有功底。於是說了聲:“好!”接著說,“這位朋友,你能扛動大柁,我能試試嗎?”

楊露禪見此人高不到5尺,消瘦幹癟,年近花甲,便說:“大柁長有兩丈,重有八百,我不費吹灰之力;您年高體瘦,哪能同俺這莽夫相比!”

陳長興哈哈大笑,說:“那咱們就比一比吧!我站在柁頭,你如果拉我下來,我就認輸!”

楊露禪想:不用說一個瘦老頭,就是銅鐵羅漢,俺也把他拉下來!於是說:“拉不下來,俺就拜您為師。”

陳長興把繩子係在腰間,另一頭扔給楊露禪,一個箭步跳上大柁,說:“朋友,拉吧!”

楊露禪用力一拉,沒拉動,再一拉,又沒拉動。他急了,於是使出了全身力氣,身子都要貼到地麵了,可是,陳長興悠然自若,穩如泰山,卻眼見著那大柁一點點下陷。楊露禪搖搖擺擺,汗水淋漓。

站在一旁的陳德瑚,擔心兄長年老有失,連喊:“停,停!”

楊露禪放下繩子,撲倒便拜:“敢問大師尊姓大名!”

陳德瑚說:“這就是兄長陳長興!”

楊露禪聽了後,激動得落下淚水來,立刻連連叩頭說道:“弟子久聞師父大名,不惜跋山涉水登門求藝,萬望師父收下弟子吧!”

陳長興默不作聲。陳德瑚說:“兄長,他千裏尋師,可見心誠,你就收下他吧!”

眾人也七嘴八舌地幫腔,陳長興卻揚長而去。

楊露禪心想:師父收徒弟理應有個考驗。我今天能見到師父就已心滿意足。隻要能讓我在這幹活,不愁實現不了求藝願望。從此,陳家裏裏外外的髒活累活都被楊露禪包了。

一天,楊露禪聽人說陳長興天天深夜在花園裏練功,就半夜起床,藏在花園的大槐樹上。果然,見到陳長興來到花園。隻見他一招又一招地練了一遍又一遍。練完後,又回到屋睡覺去了。

楊露禪爬下樹來,一邊打掃庭院,一邊琢磨陳長興的招數。天亮了,眾弟子都來跟師父練武,楊露禪也夾在中間。就這樣,明學暗練,苦心琢磨不知過了多少天,受了多少累。

轉眼到了臘月,長工們結賬回家過年。可楊露禪既不結賬,也不回家。陳德瑚知道了,覺得奇怪,就問:“露禪,你為什麼不回家?”

楊露禪說:“東家待我實在是好,可有一樣,我出來已經一年,連師父都沒拜成,哪有臉麵回家!”

陳德瑚被他的誌氣感動,就向兄長替他說出心事。陳長興聽了哈哈大笑道:“實不相瞞,我早破例將他收下了!”

楊露禪知道了,立刻跑到上房,喊了一聲:“師父!”隨即“撲通”一聲跪在地下。

陳長興正要扶起,陳德瑚一擺手,說:“慢著,往日兄長收徒弟,要先練拳,後推手,再磕頭。今天怎麼啦?”

陳長興說:“他每天三練功,早已掌握了內家拳的奧妙,成為自己人了!”

陳德瑚說:“那就叫他顯顯身手吧!”

楊露禪知道偷藝的事已被師父識破,隻得說:“那就請東家和師父指教吧!”他凝神走身,練了一趟太極架子。陳長興感慨地說:“他三更看,四更練,五更掃庭院,亮天以後又一遍。別看隻學8個月,功勤勝3年!”

除夕,楊露禪在新落成的客廳裏正式向陳長興行了拜師大禮。陳長興坐上座,楊露禪行三叩首之禮。

接著,師父陳長興訓話,教育徒弟楊露禪遵祖守規,勉勵他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陳氏家族相傳14代的絕技,從此第一次傳給了“外人”。

後來,楊露禪將陳氏拳的招式進行了修改:縮減了高難動作,增加了簡易招數。並且創新了器械,創立了太極刀、太極錘、太極槍等,使太極拳得以在各地普及開來。

1872年,73歲的楊露禪逝世。人們對他無比懷念、敬仰,稱他為“太極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