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麵發展。他說:“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意思是說,誌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借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即禮、樂、射、禦、書、數。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論語》成書於戰國初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首選的啟蒙讀物,是我們中華民族古往今來的“同一本書”,共同的話題,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思維之道和共同的價值觀。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生活諸多方麵的儒家經典著作,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具有深刻的內涵,對我們廣大讀者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一部《論語》,將孔子及其門生有限生命融入到無盡曆史中,創造了我國古代光輝的人文主義精神,被後人譽為“天不生仲尼,如萬古長夜”,“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作為國學經典,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其中蘊涵著豐富而深刻的人生智慧和處世哲理,是經過千百年的曆史洗禮和多少代人實踐檢驗過的,是我們廣大讀者學習的必備精神食糧。我們廣大讀者閱讀《論語》,能夠秉承仁義精神,學會謙和待人、謹慎待己、勤學好問等優良品行,使我們成為內外兼修的未來精英。
我們廣大讀者閱讀《論語》,就如同師從賢哲。閱讀聖賢之書,與聖賢為伍,是我們精神獲得高尚和超越的最高境界。
在如今社會處於轉型的時期,充斥著各種各樣所謂的現代文化,良莠不齊,紛繁雜蕪,作為我們廣大讀者,應該慎重從文化雜燴中精挑細選最好的、最純的、最精的文化知識進行學習,以便促進我們健康發展,那麼《論語》就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作為國學經典的《論語》,並非陳舊過時,可以說能夠適應任何時代的需要,且不同的時代都可以進行新的解讀,都有時代的新意。我們要古為今用,活學活用,在新的時代推陳出新,進行新的解讀,賦予新的內涵,不斷發揚新的精神。
為此,我們特別編撰了這套《論語》讀本,主要是根據廣大讀者學習吸收的特點,在忠實原著基礎上,除了配備原文外,還增設了簡單明白的注釋和白話新解,同時還配有相應啟迪故事和精美圖片等,圖文並茂,生動形象,非常易於閱讀和理解,是廣大讀者學習《論語》的最佳讀物,相信大家從中會獲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