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碘缺乏地區,我國政府積極推行“全民加碘鹽”的政策,因為碘缺乏不僅引起甲狀腺腫,而且影響身體(包括體重、身高)和智商的發育,有些影響是不可逆的。地方性甲狀腺腫是一個世界性問題,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上碘缺乏比較嚴重的國家。1990年第43屆世界衛生大會文件宣稱,全世界至少有10億人口正在遭受碘缺乏病的危害。1994年我國發布的《智力工程宣言》指出,我國現有4.25億人口生活在碘缺乏地區,占全世界10億病區人口的40%以上。在食鹽中加碘的方法是投資少收效大的一項利國利民的措施。我國政府為了加強這項措施的實行,並將它作為法律形式規定下來。但目前很多商家為了經濟利益,大肆宣傳“從孕婦補碘開始”,“為了您孩子的健康,請給您的孩子補碘”。由於商家推銷的補碘商品都是為了贏利,價格都超過了加碘鹽;商家推銷的對象都是經濟條件好的城市居民,而這些經濟條件好的城市居民都沒有碘缺乏問題,不需額外補碘。真正需要補碘的是那些貧窮的山區人民,而他們是無力購買商家推崇的補碘製品。所以我們必須了解碘缺乏對人體有害,碘過多對人體也同樣有害。我們積極支持政府推行的“全民加碘鹽”的政策,反對商業推銷的“補碘”商品。有人擔心每天吃的食鹽加碘會不會出現碘過多現象,其實不必擔心。因為食鹽中加的碘量是一個基礎量,我們碘攝入量的正常範圍很大,從100微克至1500微克,我們每天攝入的鹽是有限的,平均為10克,我們不會因食鹽中的碘而引起碘攝入過量。
(3)孕婦碘缺乏引起胎兒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可以導致嬰幼兒智力障礙,但絕不等於說孕婦攝碘越多,孩子的智力越高,就好象營養過多並不會提高嬰兒的智力一樣。胎兒的生長發育需要多種和適當的營養成分,任何一種營養成分的過多或過少都可能給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4)正常健康成人平均攝碘量約為100~200微克/日,100~1500微克/日為安全範圍。人們需要的碘主要從食物攝取,海產品中含碘量最高,動物性食物其次,植物性食物最低。含碘量高的食物包括海帶、紫菜、海魚、蛤類、蝦、硬果、烤炙麵包、烤肉和罐頭製品。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貧困地區常常是碘缺乏區,富裕地區常常是非碘缺乏區。目前真正需要補碘的是那些貧困地區,而他們是無力購買商業上推銷的碘食品,而商業上宣傳的補碘對象常常是那些不缺碘的城市居民。在非碘缺乏地區,隻要我們不挑食,一般並不缺碘。盲目地攝取過多的碘,有時可能適得其反。
(5)我們積極擁護政府的“全民食鹽加碘”的政策,反對“盲目補碘”的商業宣傳。
91不易發現的老年甲狀腺疾病
老年甲狀腺疾病並不少見,但臨床表現常不典型,容易漏診或誤診。
一般認為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內各種器官也隨著衰老,甲狀腺與其他器官一樣,體積會縮小,重量會減輕,同時甲狀腺功能可能有輕度下降,主要是血清T3輕度下降,但在臨床上表現並不明顯。老年人甲狀腺一般是縮小的,所以遇到甲狀腺增大的老年人,要高度警惕甲狀腺疾病和甲狀腺腫瘤的可能。
老年甲亢常常不典型,有以下幾個特點:
(1)老年甲亢中有相當部分病人是由毒性功能自主熱結節(PLUmmeR病)引起。這種病人往往過去有甲狀腺腺瘤史,病程較長,多數病程達10~20年,腺瘤逐漸長大,腺瘤直徑多半大於3~5厘米;
(2)老年甲亢症狀常常不典型,病人多以消瘦為主訴,心悸表現不明顯,有的病人以單純消瘦懷疑惡性腫瘤來就診。體檢時發現心率增快才考慮甲亢的可能性;有的病人以心房纖顫為首發症狀,一直以動脈硬化治療,以後才發現甲亢而耽誤了治療。甲亢病人發生的心房纖顫多數為快速心率的房顫,而動脈硬化所致房顫多為正常心率的房顫,所以遇到快速房顫的老年人要考慮甲亢的可能性;老年甲亢病人的甲狀腺腫大不明顯,甚至體檢時發現甲狀腺不大,甲狀腺區雜音也很少聽見;老年甲亢合並甲亢眼征的病人較少;老年甲亢胃腸道症狀多以食欲減退、進食減少和便秘為表現,缺乏年輕甲亢病人的食欲亢進、進食增多和腹瀉的表現。
(3)老年甲亢實驗室檢查表現甲狀腺激素升高程度不及年輕甲亢患者明顯。因為正常老年人的血清甲狀腺激素輕度減低,尤其是T3下降更為明顯。毒性功能自主熱結節病人表現為血清T3升高,而T4正常,臨床稱為T3型甲亢。老年甲亢合並全身急、慢性疾病時,血清T3可以正常,而表現T4升高,被稱為T4型甲亢;
(4)老年甲亢病人選擇放射性碘治療為好,效果比較滿意也為病人所接受;老年甲亢對抗甲狀腺藥物的反應好,劑量應偏小。
甲減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甲減的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女性是男性的4~6倍。老年甲減多因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慢甲炎)所致。老年甲減發病常表現隱匿,臨床症狀多不典型,容易漏診,可以表現為精神淡漠,甚至表現抑鬱,40%老年甲減表現耳聾。老年甲減由於甲減的病程較長,病情發展較慢,常常不被病人及其家屬注意,常常當症狀嚴重時才來就診。由於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在冬天寒冷情況下,感染、催眠藥、缺氧、低鈉血症等可以使病人發展為昏迷表現的甲減危象。
老年甲減的治療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甲狀腺激素製劑以L型甲狀腺片為好,此藥劑量穩定,作用溫和有效,對心血管反應較小;
·治療開始劑量宜小,增加劑量應緩慢而謹慎;
·遇冠心病患者時,可加用β-受體阻滯劑;
·甲減危象的病人應靜脈注射L-T4500微克,隨後每日給100微克,並根據血清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來調節。
92可影響終生的兒童甲狀腺疾病
由於甲狀腺激素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尤其是神經係統的發育和分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胎兒一旦受到甲狀腺激素缺乏影響時,會引起胎兒聾啞、癡呆,分娩後即使補充甲狀腺激素,仍然不能糾正甲狀腺激素缺乏對胎兒造成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避免胎兒期甲狀腺激素不足。
6~12歲的兒童對甲狀腺激素缺乏非常敏感,任何引起甲狀腺激素合成、儲存和分泌障礙的因素都會引起兒童甲狀腺腫,包括碘缺乏、家族性甲狀腺激素合成酶缺乏、慢甲炎、放射線照射、甲減或甲狀腺腫瘤。過去認為慢甲炎主要發生在40~50歲的女性,近年來隨著甲狀腺自身抗體測定及甲狀腺細針穿吸細胞學檢查的普遍應用,人們發現慢甲炎在兒童也不少見。
兒童甲減不容易被早期發現,兒童甲減的特點是生長受到影響。由於甲狀腺激素對機體生長有一個允許作用,生長激素必須在甲狀腺激素存在的條件下才能發揮作用,所以甲減的兒童即使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生長也受到障礙,當補充甲狀腺激素後又恢複生長。兒童甲減的首發症狀常常為甲狀腺腫大。很多家長因孩子“脖子增粗”來就診,問診時病人沒有納差、怕冷、浮腫、便秘等代謝低減的症狀,體格檢查也沒有心動過緩、心音低鈍、皮膚粗糙、反應遲鈍等表現,甲狀腺功能檢查才發現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兒童甲減一旦診斷應立即治療。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是十分有效的。兒童補充甲狀腺激素不需緩慢給藥,因為兒童甲減合並冠心病的很少,所以開始就可以給半量,2周後給全量。甲狀腺激素替代劑量為17~19微克/千克體重,以促甲狀腺激素(TSH)維持在正常範圍為宜。由於甲減多半為永久性的,甲狀腺激素治療是補充替代治療,甲減本身是不能治愈的,一旦停止替代治療,甲減狀態又會發生,所以兒童甲減應該堅持終生服藥。在未得醫生允許下,不能隨便停藥。
兒童甲亢也不少見。兒童的心髒代償能力較強,心率>100次/分時並不覺心慌,兒童甲亢時食欲亢進也常常不為家長注意,反被認為是“胃口好”,乏力被認為是“學習太累了”,便次增多也被認為是“吃多了”,隻是當孩子體重明顯消瘦或脖子增粗時才引起家長的注意。兒童甲亢的甲狀腺激素測定表現十分典型,診斷並不困難。甲亢的治療方法有3種:即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和外科手術切除治療。
·兒童甲亢多選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兒童甲亢的病因多數不清楚,藥物治療後複發率較高,而青少年又正值甲亢的好發年齡,故兒童甲亢藥物治療應堅持2~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