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張良大禮跪拜黃石公
漢代對禮儀的重視在張良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而且是通過他的傳奇經曆來體現的。
張良,又叫張子房,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誌為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也許是正因為他行刺失敗後逃到了下邳,才有了黃石公授書的傳奇經曆。
原來,秦始皇在滅了六國統一中原以後,經常到各地方去視察。公元前218年的春天,他帶著大隊人馬到了博浪沙,就是現在的河南原陽縣城東郊。
車隊正在拐彎的時候,突然“嘩啦啦”一聲響,不知道打哪兒飛來個大鐵錐,把前麵的一輛副車砸得粉碎。秦始皇不在副車上,鐵錐打碎了副車的車擋,有半截碎塊崩到他的跟前,差點兒打著他。
車隊一下子全停下來。武士們四麵搜查,沒費多大工夫就把那個刺客逮住了。
秦始皇命令,一定要手下的人把主使刺客的人查出來。主使的人當然是有的,可是那個刺客就是不說。刺客在說事先編好的話時不知不覺地露了口風,怕秦始皇的人追問下去,就自己撞死了。
從刺客的話語中,秦始皇推想那個主使刺客的人是從前韓國相國的兒子,就立刻下了命令,捉拿那個韓國的公子,尤其是韓國一帶更要嚴加搜查。
這件事的主謀正是韓國公子,他聽到風聲很緊,就更名改姓叫張良,逃到了下邳。
張良的祖父、父親都做過韓國的相國。韓國被滅的時候,張良還年輕,他決心替韓國報仇,就變賣家產,推說到外邊去求學,離開了家。其實他是到外邊去找機會刺殺秦始皇。
時間不久,張良交上了一個大力士,情願替他拚命。那個大力士使的兵器是一個大鐵錐,足足有120斤重。秦漢時期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半斤。
他們到處探聽秦始皇的行動。這會兒探聽到秦始皇要到東邊來,就在博浪沙埋伏著,給他一個突然襲擊。哪知隻打碎了一輛車,刺客也自殺了。
張良一直逃到下邳,躲了起來。他身上帶著黃金,在這裏結交了不少朋友,還想替韓國報仇。不到一年工夫,張良在下邳出了名。臨近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很有學問的讀書人,可不知道他就是跟大力士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的韓國公子。
這一天,張良閑來無事,就到下邳橋上去散步。但就是在這裏,他碰到了一個改變他命運的老人。
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見到一個年輕人,打量了半天,就走到他旁邊。他故意把鞋子踢在橋下,然後回過頭來衝著年輕人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
張良聽了一愣,不知道他為什麼這樣指使自己,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忍住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
那老人見年輕人很聽話,就又命令似的說:“把鞋子給我穿上!”
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
那老人依坐在橋欄邊,悠閑地蹺著二郎腿,把腳伸出來,讓張良給他穿好後,笑嘻嘻地走了。
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老人的去向。那老人走了一段路,又折回身來,對他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裏來同我會麵吧!”
張良想,一個老人約自己,那就不該不來的。於是,就跪下來誠懇地說:“是。”
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裏了。老人見了張良,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麼應該遲到?再過5天你再來吧!”說完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