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 3)

隻見一個黑瘦的畸形老頭,沒有雙臂,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支大筆,揮灑自如地在寫對聯。他運筆如神,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又如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看客們陣陣喝彩。

柳公權這才知道賣豆腐的老漢沒有說假話,他慚愧極了,心想,和“字畫湯”比起來,自己真是差得太遠了!他“撲通”一聲跪在“字畫湯”麵前,誠懇地說:“我叫柳公權,我願拜你為師,請您收下我吧,我願師傅告訴我寫字的秘訣。”

“字畫湯”慌忙放下腳中的筆,用腳拉起柳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畸形人,生來沒手,幹不成活,隻得靠腳巧混生活。雖能寫幾個歪字,怎配為人師表?”

柳公權跪在地上,一再苦苦哀求。圍觀的人見狀都說:“收下這個孩子吧,你看他多麼真心實意呀!”

“字畫湯”沒再說什麼,隻是在地上又鋪開一張紙,用右腳提起筆,寫道:“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寫完,讓柳公權收起來。

柳公權是個聰明人,早已領略了這詩中的寓意,他不但懂得了寫字必須勤寫苦練,虛心學習,更懂得了做人亦不能恃才傲物,否則將一事無成。

他把老人寫在紙上的話牢牢銘記在心裏,再一次拜倒在地,感激地說:“謝謝您!謝謝您!”然後,小心翼翼地把那張紙收好,向老人深深地揖了又揖。

老人見柳公權頗懂禮貌,說道:“這幾個字是我寫字的秘訣。我自小用腳寫字,風風雨雨已練了50多個年頭了。我家有個能盛8擔水的大缸,我磨墨練字用盡了8缸水。我家牆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澇池,每天寫完字就在池裏洗硯,池水都烏黑了。可是,我的字練得還差得遠呢!”

柳公權揖著手說道:“您放心,我一定像您那樣,刻苦練字!”

老人微笑著點點頭。圍觀的人有的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柳公權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權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服補了一層又一層,但從未停止過每日練字。“字畫湯”刻苦習字的精神一直激勵著他。

在練字過程中,柳公權學習了顏體的清勁豐肥,學習了歐體的開朗方潤,學習了“字畫湯”的奔騰豪放,也學習了“宮院體”的娟秀嫵媚。

此外,柳公權曾經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構,從中得到啟示,聯想到漢字的間架結構;他還注意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遊魚、奔跑的麋鹿、脫韁的駿馬,把自然界中各種優美的形態都熔鑄到書法藝術裏去。

柳公權最後終於練成流傳千古的“柳體”。他的字,結構嚴謹,剛柔相濟,疏朗開闊,為書法界所珍視,素有“顏筋柳骨”之美稱。

可是,柳公權直至老,對自己的字還很不滿意。他晚年隱居在華京城南的鸛鵲穀,就是現在的柳溝,專門研習書法,繼續勤奮練字。

柳公權不但是一位大書法家,還是一位深諳君臣之禮的人。

有一年,皇帝唐穆宗在一座寺院裏,看到了柳公權寫的字,心裏十分喜愛,很想見一見他,在一起談論談論書法。正巧,沒過多久,柳公權從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來朝廷辦事。唐穆宗聽說柳公權來了,就讓他來見自己,把他留在朝廷裏做了右拾遺。

這一天,唐穆宗和柳公權在一起談論書法,唐穆宗向柳公權請教說:“你的字寫得筆法端正、剛勁有力,可我卻寫不了那麼好,怎樣用筆才能把字寫好呢?”

聽了唐穆宗的問話,柳公權心想,早就聽說當今皇上耽於玩樂,不願打理朝政,我何不借這個機會勸勸他呢?

柳公權畢竟是臣子,他知道身為人臣在勸諫帝王時應該怎麼做。於是,他委婉地對唐穆宗說:“寫字,先要握正筆。用筆的要訣在於心,隻有心正了,筆才能正啊!”

聽了柳公權的話,唐穆宗知道他是借講筆法在規勸自己,不由得臉紅了起來。

柳公權以特有的方式勸諫皇帝,收到了預期效果,唐穆宗果然有所收斂。柳公權言語委婉含蓄,體現了當時君臣之禮帶有上古遺風。

歐陽修待人講究尊重

宋代禮儀繁文縟節很多,卻也造就了一個溫文儒雅的大宋王朝。比如北宋的大文學家歐陽修,他雖是著名學者,但從不高傲,處處謙虛謹慎,待人講究禮儀,給對方以極大尊重。

有一年,宋代的錢惟演鎮守洛陽,建了一座驛舍。驛舍落成之後,一天,錢惟演邀請好友歐陽修、謝希深和尹師魯三人為驛舍撰寫一篇記文。

錢惟演沒有什麼愛好,平生唯獨愛好讀書,坐著讀先秦時期百家著作、史書,躺著則讀各種雜記,如廁時候則讀小辭,大概從未把書放下。他對好文章從來都是百讀不厭,因此也結交了許多寫文章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