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三月不違仁
原思①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裏鄉黨②乎!”
子謂仲弓,曰:“犁牛為之騂且角③。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④?”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注釋】
①原思:姓原名憲,字子思,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孔子在魯國任司法官的時候,原思曾做他家的總管。
②鄰裏鄉黨:相傳古代以五家為鄰,25家為裏,12500家為鄉,500家為黨。此處指原思的同鄉,或家鄉周圍的百姓。
③騂且角:祭祀用的牛,毛色為紅,角長得端正。
④其舍諸:其,有“怎麼會”的意思。舍,舍棄。諸,“之於”二字的合音。
【解釋】
原思給孔子家當總管,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你不吃也可分給你的鄉親們吧。”
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不想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它嗎?”
孔子說:“顏回這個人,他的心可以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餘的學生則隻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仁而已。”
在《論語》中孔子對冉雍評價很高,以為他雖然出身貧賤,但才堪大用。
【故事】
亙古第一忠臣比幹
比幹(前1125年~前1063年),生於商代沫邑,即今河南省衛輝市北。他是商紂王的叔父,是商紂時代丞相。他竭力反對商紂王暴虐荒淫,橫征暴斂,結果被商紂王帝辛殘殺。
比幹是商代以死諫君的忠臣,也是曆史上有名的敢於進諫、又不惜以死抗爭的忠臣。因為他是曆史上第一個以死諫君的忠臣,因此被譽為“亙古第一忠臣”。
比幹幼年聰慧,勤奮好學,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輔後來的商紂王帝辛。
比幹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
商紂王剛即位的時候,每次在戰場上都表現得異常勇猛。他親軍東征徐夷時,多次親自帶兵往來衝殺,驍勇無比,最後迫使徐夷酋長反綁著雙手,口銜國寶玉璧,穿著孝服、拉著棺材向商紂王投降。
商紂王率領軍隊,一直打到了長江的下遊地區,東夷部落紛紛臣服。
當商紂王凱旋之時,比幹帶著文武大臣,步行幾十千米前往迎接。當時的民謠甚至這樣唱道:“商紂王江山,鐵桶一般……”
然而,商紂王很快就腐化墮落了。他大興土木,強迫奴隸為他修建宮殿,還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樓,整天在上麵與美女、美酒相伴,朝廷笙歌,夜夜曼舞。從此,商朝的國都就改名為“朝歌”。
商紂王的種種劣跡,完全可以使人忽視他曾經的功勞,而且每一樁都少不了壞女人妲己。
商紂王有一次正和妲己飲酒,遠遠望見一老一少正在渡河,小的走在前麵,已經過河而去;老的落在後麵猶豫不前。
商紂王說:“小孩骨髓旺,不怕冷;老人骨髓空,怕冷。”
妲己不信,商紂王就命士兵把兩人抓來,用斧子砸開他們的腿骨讓妲己看。
這條河從此被叫做“折脛河”。
比幹看到商紂王的所作所為,就坦率地直諫,並帶著他去太廟祭祀祖宗,給他講曆代先王的故事:先祖盤庚用茅草蓋屋,武丁和奴隸一起砍柴鋤地,祖甲約束自己,喝酒從來不過3杯,唯恐過量誤國等。商紂王表麵點頭稱是,但並不真正改過,而且越加荒淫暴虐。
商紂王不但在王宮裏“流酒為池,懸肉為林”,而且還表演“真人秀”,令男女裸體而相逐其間,以此為樂。
妲己喜歡看人受虐的情景,有一種叫做“炮烙”的刑具,就是她發明的。
炮烙是用銅做成空心的柱子,在行刑的時候,先把犯人脫光衣服綁在柱子上,然後再把燒紅的炭火放進銅柱子。
妲己說她有辨認腹中胎兒是男是女的本領。商紂王就抓來100個孕婦試驗。
妲己讓孕婦先坐下再站起來,然後對商紂王說:“先抬左腿者是男,先抬右腿者是女。”
商紂王不信,妲己就命人當場剖腹檢驗。
比幹看到商紂王和妲己害人取樂的場麵,氣得渾身發抖。他說:“我是皇伯,強諫於王!”說完疾步走到了商紂王麵前,直言他的錯誤,並且請求將妲己斬首,全門賜死!商紂王憤憤地坐在那裏,一句話也不說。
比幹繼續說道:“當年天下大災,餓殍塞途,湯王下車撫屍而哭,自責無德。便立即開倉濟貧,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稱頌。你今天的作為與先王的仁政簡直是背道而馳,若不改悔,天下就要危險啦!”
商紂王聽完氣得拂袖而去。
比幹回到家中,請來箕子和微子商議,讓他們向商紂王進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