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3)

第三十一章

一簞食,一瓢飲

伯牛①有疾,子問之,自牖②執其手,曰:“亡之③,命矣夫④!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⑤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⑥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注釋】

①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孔子認為他的“德行”較好。

②牖:yǒu,窗戶。

③亡之:作死亡解。

④夫:語氣詞,相當於“吧”。

⑤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

⑥不堪:不可以忍受。

【解釋】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外麵握著他的手說:“活不久了,這是命裏注定的吧!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食,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中,別人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而他卻不改變他自己樂觀的態度。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故事】

統軍治國能手薑子牙

薑子牙(前1156年~前1017年),也稱呂尚、薑尚,名望,字子牙或牙。他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薑太公。他生於商周時期東海海濱,即今安徽省臨泉縣一帶。

薑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家,一直受曆代統治者崇尚。是我國商周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他的統軍和治國方麵的才能,被千古傳頌。

在商朝末年,在商都朝歌的西麵興起了一個名叫周的強國。周的曆史悠久,據說他們的遠祖後稷在堯的時候是擔任農師,以後世世代代承襲這個職務,管理農業方麵的事情。周族領袖姬昌繼位,就是有名的周文王。

因為祖先做過農師,周文王也十分重視農業。他待人寬厚,所以老百姓都很擁護他。周文王特別敬重有本領的人,請他們幫助治理國家,許多人紛紛來投奔他,因此他手下文臣武將眾多。

薑子牙就是周文王請來的最有才能的人。

商紂王看到周的勢力越來越強,十分害怕,就找個理由把周文王找來,囚禁在羑裏。

周文王的臣子為了搭救周文王,搜羅了美女、寶馬和珍寶獻給商紂王,並買通商朝的大臣,請他在商紂王麵前求情。

商紂王很是貪財,又喜歡美女。他得了禮物,聽了大臣的話,把周文王釋放了。

周文王獲得自由以後,決心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以便尋找機會,報仇雪恥。他看到自己手下雖然有了不少文臣武將,可是還缺少一個文武雙全且謀略超眾的人,以幫他籌劃滅商大計。

因此他常留心尋訪這樣的大賢人。

一天,周文王來到渭水邊,他看到一位須發斑白的七八十歲的老人,坐在在水邊釣魚。老人釣魚的魚鉤離水麵有三四尺高,並且是直的,上麵也沒有釣餌。周文王看了很納悶,就過去和老人攀談起來。

經過交談周文王才知道,這老人姓薑,名尚,又名子牙,是遠古時代炎帝的後代。到渭水邊上來釣魚,目的就是在等待賢明的君主來尋訪。

周文王和薑尚經過一番交談,發現薑尚是一個談吐不凡、有雄才大略的人。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對政治、軍事各方麵都很有研究,特別是對於當時的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

他認為商朝的天下不會很長久了,應當由賢明的領袖來推翻它,建立一個新的朝廷,讓老百姓能過上舒服的日子。

薑尚的話句句都說到了周文王心裏,周文王終於找到了薑尚這樣的治國能手。

周文王虔誠地對薑尚說:“請您幫助我們治理國家吧!”

說完,就叫手下人架車過來,邀請薑尚和自己一同上車,回到都城裏去。

薑尚到了周文王那裏,就被拜為太師,總管全國政治和軍事。

薑太公果然不負厚望,他做了周文王的國相,幫助周文王整頓政治和軍事。他對內發展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對外征服各部族,開拓疆土,簡直削弱商朝的力量。

周文王在薑尚的輔佐下,先後打敗了犬戎、密須等部族及一些小國家,吞並了從屬於商朝的崇國,在崇國的地盤上營建了一個豐城,把都城遷到了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