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2 / 3)

周文王晚年的時候,周的疆土麵積擴充了不少。當時周朝的疆域東北拓展到現在山西的黎城附近,東邊到現在河南沁陽一帶,靠近商朝的都城朝歌,南邊到了長江、漢水、汝水流域。

據說周文王已經控製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為滅商奠定了可靠的基礎。

周文王病逝以後,他的兒子姬發即位,這就是周武王。薑太公幫助周武王建立了周朝,成為有名的軍事家和治國賢臣。

前1043年,商王朝統治集團核心發生內訌,良臣比幹被殺,箕子被囚為奴,微子啟懼禍出逃,太師疵、少師強投降周武王。

周武王問薑子牙現在是否可伐商朝,薑子牙支持現在伐紂。

於是,周武王決意舉兵,並以“吊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各國部隊,以戰車4000乘陳師牧野,與商紂王的17萬大軍展開決戰。

周武王在牧野舉行了莊嚴的誓師大會,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牧誓”,誓詞曆數商紂王聽信寵姬讒言,招誘四方罪人和逃亡奴隸,暴虐地殘害百姓等罪行,說明伐紂的目的乃代天行罰,宣布戰法和紀律要求,激勵戰士勇猛果敢作戰。

周武王以薑子牙為主帥,統領兵車300乘,猛士3000名,甲士4.5萬人,向商軍發起挑戰。

薑子牙首先以兵車、猛士從正麵展開突擊,爾後以甲士展開猛烈衝殺,一舉打亂了商軍的陣勢。紂師雖眾,一看陣腳被打亂,頓時鬥誌皆無。這時,商軍前麵的士卒調轉槍頭指向商軍,給薑子牙開路。

周武王見此情景,指揮全軍奮勇衝殺,結果,商紂王的10多萬大軍,當天就土崩瓦解。商紂王見大勢已去,在鹿台投火自焚,至此,商王朝宣告滅亡。

周朝建國之後,薑子牙因滅商有功,被封於齊,都城營丘。薑子牙在治理齊國時,強調立功做事,重用有功之人,大力發展經濟。他順應當地的習俗,簡便周朝的繁文縟節,大力發展商業,讓百姓享受魚鹽之利。

齊國的地理位置靠著沿海,但當時齊國人都是用魚鉤釣魚,這樣費時間,釣的魚也少。薑子牙便教給他們用漁網打魚,發展漁業。同時又教給他們曬鹽、賣鹽,從鄰國換取所需要的糧食。此外,他還大力發展手工業、冶鐵等。

當其他諸侯國還在費盡心思發展農業時,薑子牙卻帶領著齊國人從商。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薑子牙將齊國建設成為一個實力雄厚的商業國家,百姓富足,國家安定,出現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使之成為後來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之一。

據說薑子牙活了100多歲。曆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曆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都追他為本家人物。因此,薑子牙被尊為“百家宗師”。

孔子學生顏回好學

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個叫顏回的。顏回二十九歲時,頭發就全部白了,後來又很早就去世。孔子非常悲痛,說道:“自從我有了顏回這個弟子,我和學生們就更加親近了。”

魯哀公曾經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學生最喜歡學習,他從不對別人發脾氣,不重複犯一個錯誤。不幸命短而死了,現在也就沒了。我從此就再也沒有聽說有人喜歡讀書了。”

一次,顏回問孔子:“獲得新知識的主要途徑是什麼?”孔子回答說:“向老師學習,向書本學習,在交往、生活中自學等。”

顏回又問:“還有別的途徑嗎?”孔子回答:“溫故而知新,也就是說,溫習已經學習過的東西,可以由此獲得新的認識和體會。我之所以提出‘溫故而知新’,是因為新知識的獲得與原有的知識是有關係的,溫習舊知識有助於獲得新知識。”顏回高興地說:“弟子明白了,我一定按照老師的說法去做。”

朱元璋以禮求訪人才

明代初期朝廷對百姓的禮儀教化傾注了極大的熱情,這在朱元璋身上表現是十分突出的。作為一個開國皇帝,朱元璋從一開始就以禮對待人才,以利於社會的和諧和睦,使大明王朝立於更加穩固的基礎之上。

明太祖朱元璋智謀超群,善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和控製人才,這是他作為領袖人物的特殊本領,也是他建立基業的基礎。

朱元璋在起兵之初非常注意搜集吸引人才,一再強調賢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認為“賢才不備,不足以為治”。朱元璋軍隊所到之處都貼出招賢榜,聲明“賢人君子,又相從立功者,吾禮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