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賈逵刻苦讀書自學
賈逵,字景伯,東漢平陵(今鹹陽)人。他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文武兼備。祖父賈習,曾口授賈逵兵法數萬言。
賈逵少年時家裏貧困,甚至冬天連棉褲也沒有,但他卻聰慧好學。5歲那年,有一天姐姐帶他到院子裏玩,忽然聽見附近的私塾裏傳來一陣陣讀書聲。小賈逵羨慕極了,情不自禁地跟著老師誦讀。姐姐見弟弟如此喜歡讀書,就每天抱著他隔籬聽課。
暑去寒來,賈逵隔籬偷學了五年,對老師講授的“五經”與《左傳》,竟能全文背誦下來。
10歲那年,父親賈徽求學回家,發現兒子對經書十分熟悉,能背誦“五經”,非常驚喜。姐姐向父親述說了賈逵的五年苦學。賈徽聽後,讚歎不已。
針對兒子的薄弱環節,賈徽因材施教。在父親的指導下,賈逵剝下庭中桑樹皮作書板,對著教材邊誦讀邊默寫。桑樹皮用完了,他就趴在門上、牆壁上寫字。
賈逵就這樣刻苦地自學,而且10年不中斷。當他剛滿20歲的時候,竟令人驚奇地為《左氏傳》和《國語》寫了51篇注釋。
賈逵的名聲傳遍鄉裏,不少好學的青少年紛紛前來求教;大家都把他求書生活稱為“舌耕”,以讚揚他的勤奮刻苦精神。
漢之飛將軍李廣
李廣的祖先是秦王政時李信,曾率軍擊敗燕太子丹。李廣家族世代接受仆射這一官職。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舉入侵邊關,李廣少年從軍,抗擊匈奴。他作戰英勇,殺敵頗眾,使漢文帝大為讚賞。因善於用箭,殺死和俘虜了眾多敵人,升為漢中郎,以騎士侍衛皇帝。
李廣曾經多次跟隨漢文帝射獵。
有一次,漢文帝出去狩獵。突然,眼前跳出一隻斑斕猛虎。負責侍衛的李廣立刻跳出,與猛虎扭打在一起,最後,李廣以短劍將老虎刺死。
漢文帝慨歎道:“可惜呀,你生在太平時期。如果生在大漢初年的戰爭年代,以你的武功,做個萬戶侯也不在話下!”
漢景帝即位後,李廣升為武騎郎將。
當時,以被封為吳王的劉濞為中心的7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國家削減他們的權力,所以興兵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叛亂發生後,李廣以驍騎都尉官職跟隨太尉周亞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奪得叛軍軍旗,立下顯赫戰功。
平定“七國之亂”後,李廣被調往上穀、上郡、隴西、雁門、代郡、雲中等西北邊陲做太守。他在抗擊匈奴入侵的過程中,屢涉險境,戰果斐然。
有一次,匈奴進攻上郡,漢景帝派了一名親隨到李廣軍中。這名親隨帶了幾十騎衛士出遊,路上遭遇3名匈奴騎士,結果,衛士們全被射殺,親隨本人也中箭逃回,並把事件報告給李廣。
李廣說:“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說完,他帶上100名騎兵前去追趕那幾個匈奴人。
那幾個匈奴人沒有馬,徒步前行。剛走了幾十千米,就被李廣追上了。李廣命令他的騎兵左右散開,兩路包抄。
李廣開弓引箭,射殺了其中的兩個,活捉了一個。李廣一問,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
李廣剛把俘虜縛上馬,匈奴數千騎兵趕來,見到李廣等人,以為是漢軍誘敵之兵,連忙搶占了一座高地。
李廣所帶的100名騎兵士慌忙欲逃。李廣大喝道:“我們遠離大軍數十裏,逃必死!不逃,匈奴以為是誘敵之計,必不敢攻擊我們。”
於是,帶領兵士向匈奴騎兵迎去。離匈奴陣前1千米處,他令士兵下馬解鞍。
匈奴搞不清他們的意圖,果然不敢攻擊,隻派—名將官出陣試探。李廣飛馬搶到陣前,將他射落馬下,然後從容歸隊。
至夜半時,匈奴認為一定有漢軍埋伏夜襲,就引兵而去。
公元前128年,匈奴又一次興兵南下,前鋒直指上穀。李廣任驍騎將軍,率1萬騎兵出雁門關。在作戰中,李廣因寡不敵眾而受傷。匈奴單於久仰李廣威名,命令手下生擒李廣。
匈奴騎兵抓住李廣後,把受傷的李廣放在兩匹馬中間,讓他躺在用繩子結成的網袋裏。走了5千多米路,李廣裝死,斜眼瞧見他旁邊有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好馬,李廣突然一躍,跳上匈奴少年的戰馬,把少年推下馬,摘下他的弓箭,策馬揚鞭向南奔馳。
匈奴騎兵數百人緊緊追趕。李廣邊跑邊射殺追兵,終於逃脫,收集餘部回到了京師。
李廣展現出的驚人騎射技術,給匈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正是匈奴稱其為“漢之飛將軍”的由來。
公元前121年,李廣以郎中令身份率4000騎兵從右北平出塞出征匈奴。部隊前進了數百千米,突然被匈奴左賢王帶領的4萬名騎兵包圍。
李廣的士兵們都非常害怕。李廣就派自己的兒子李敢先入敵陣探察敵情。
李敢率幾十名騎兵,衝入敵陣,突破匈奴的重圍,抄出匈奴的兩翼而回。回來後向李廣報告說:“匈奴兵很容易對付。”
李廣的軍士聽了才安定下來。
李廣布成圓形陣勢,麵向四外抗敵。匈奴猛攻漢軍,箭如雨下,漢兵死傷過半,箭也快射光了。李廣命令士兵把弓拉滿,不要發射,他手持強弩“大黃”射殺匈奴裨將多人,匈奴兵將大為驚恐,漸漸散開。
此時天色已晚,漢官兵都嚇得麵無人色,但李廣卻意氣自如,更加致力於整飭軍隊。軍中官兵從此都非常佩服李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