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寬辦理政事,恪盡職守。政務有了功績,推讓給下屬。有時出現了災異,他就引咎自責。
劉寬寬心仁厚,對人多行寬恕。他認為,假如以刑罰來整治屬下和百姓,就會造成他們隻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劉寬對有了過錯的屬下官吏,隻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處罰,隻是為表示羞辱,終歸不對之施加嚴刑。
劉寬每次巡視屬縣,都隻是住在鄉間客舍中,看見老年人就與他們談農事和鄉土之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勉勵他們孝順父母,善事兄長,以教誨加以鼓勵。由於劉寬施行德政,人們被他的道德和行為所感化,風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漢靈帝劉宏時,劉寬升為太尉,成為管理軍事的長官。漢靈帝喜歡學藝,每次引見劉寬,經常令其講經。
劉寬別無嗜好,就愛喝點酒。有一次為漢靈帝講經時,他醉了趴在桌子上。漢靈帝問他是否酒醉,他抬頭應答:“臣不敢醉,但任重責大,憂心如醉。”此番言論令漢靈帝頗為感動。
劉寬身為太尉,雖然權力很大,但仍然寬恕為懷,以仁立德。有一次,他家請客,叫仆人到市上買酒。大家坐著等了很久,也沒見把酒買回來,連客人們都等得不耐煩了。過了很久,隻見仆人喝得酩酊大醉跌跌撞撞地回來了。有個客人忍不住罵道:“混賬東西,太不像話了。”
仆人十分狼狽地走了。過了一會兒,劉寬不放心仆人,就派人去看他,並對左右的人說:“他也是人啊,罵他‘混賬東西’,太侮辱人了,我怕他受不了尋短見。”
劉寬素來仁慈寬厚,對家裏人及其侍女也是如此,即使倉促之中,也從來不曾疾言厲色。有一次,劉寬的夫人故意想惹他發一次脾氣,就在他穿好朝服,準備上朝的時候,叫侍女捧一碗雞湯給他喝,端到他麵前時故意失手,把雞湯倒翻在他的朝服上,潑得他朝服盡是肉湯和油汙。
侍女趕快揩擦後,低頭站在一旁,準備挨主人的罵。
劉寬神色不改,他不但不生氣,反而關切地問到:“你的手燙著了嗎?”
侍女很受感動。劉寬的夫人在一旁看到了,更敬佩丈夫的涵養。
劉寬溫和的性情,寬宏的氣度,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都稱他是“長者”。
諸葛亮以德服孟獲
篤實寬厚美德所養育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一個冥頑的人因受到感化而改變。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曾經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化教育了孟獲,最後收到了最佳效果。
諸葛亮,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理論家。蜀漢丞相。諡號“忠武侯”。
諸葛亮聰明絕頂,神機妙算,打了無數次勝仗,這些成功背後都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他的仁義和誠信。尤其是在對待孟獲叛亂的問題上,更是展現出了感人的道德涵養和胸懷氣量。
那是在諸葛亮受劉備托孤遺詔,準備北伐興漢之際,南方邊境卻又突然傳來西南蠻王孟獲帶兵侵犯的消息。諸葛亮權衡利弊,決定先平定西南。
在當時,雲南尚未開發,地形複雜,瘴氣和傳染病流行。諸葛亮深知這不是一場打贏就算的戰役,南蠻如果不服輸,蜀軍戰勝回朝後,可能會變本加厲,將成大患。因此,更需要從長計議。
主意已定,諸葛亮於是率55萬大軍,從蜀地出發,翻山越嶺,來到雲南山區。西南蠻王孟獲知道諸葛亮來了,馬上命三洞元帥帶兵與諸葛亮交戰。
諸葛亮首戰就以智取勝,最後將蠻兵與洞主都綁到了帳前。諸葛亮親賜酒食、衣服,還叮囑他們回去後安居樂業,別再造反。
孟獲聞知大怒,決定率兵進攻。但是,孟獲大軍的動向早在諸葛亮掌握之中。孟獲中計潰軍後,無論逃到哪,都跑不出諸葛亮設好的埋伏圈。最後,孟獲被逼到窄徑上,棄馬而逃,又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被活捉。
孟獲被押到諸葛亮帳前,很不服氣。諸葛亮看他不服氣,便說:“你不服氣,那我就放你回去吧!”於是就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