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將領們很不理解丞相的做法,大家都說:“抓到蠻王,南方就平定了,為何又縱虎歸山?”
諸葛亮笑著跟大家說:“我要抓孟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得讓他心服口服,南方才能真正安定。”
孟獲回去整兵待發。但很多蠻兵蠻將都受過諸葛亮不殺之恩,再加上原來是受孟獲所逼,才起兵造反,因此希望停止戰亂。於是,他們活捉了孟獲,去投靠蜀漢。
孟獲第二次被抓到,諸葛亮又問:“你上次說,如果再抓到你,你才服氣。現在你服不服?”
孟獲並沒有想到是諸葛亮的仁義收服了人心,隻認為是自己的下屬背叛。他氣呼呼地大叫:“這次是我的手下背叛我,並不是你抓到我,要我怎麼服氣!”
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既然這樣,那就再把你放了吧!”
孟獲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優給他獻了個計謀。半夜時分,孟優帶人來到漢營詐降,諸葛亮一眼就識破了他,於是下令賞了大量的美酒給南蠻之兵,使孟優帶來的人喝得酩酊大醉。這時,孟獲以為弟弟孟優已經取得了蜀軍的信任,就按計劃前來劫營,卻不料自投羅網,又一次被擒獲。
這回孟獲仍是不甘心,諸葛亮便第三次放了他。
孟獲回到大營,立即著手整頓軍隊,待機而發。一天,忽有探子來報:“諸葛亮正獨自在陣前察看地形。”
孟獲聽後大喜,立即帶了人趕去捉拿諸葛亮。不料這次他又中了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甕中之鱉。
諸葛亮知道,孟獲這次肯定還是不會服氣,就又一次放了他。
孟獲帶兵回到營中。第二天,他營中一員大將來和孟獲喝酒。這員大將以前也跟著孟獲數次被擒被放,心裏十分感激諸葛亮。為了報諸葛亮之恩,他就將孟獲灌醉,然後把他押到漢營。
孟獲5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內賊陷害。諸葛亮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來戰。
這次,孟獲回去後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一個叫木鹿大王的洞主。木鹿大王的營地極為偏僻,諸葛亮帶兵前往,一路曆盡艱險,加上蠻兵使用了訓練後的野獸入戰,使漢兵敗下陣來。
在這之後,漢軍又碰上了啞泉,人飲其水不能言語,使情況變得更為不妙。諸葛亮根據以前掌握的知識,再加上當地土著的指點,用安樂泉水化解了毒性,最後安全回到大營。
諸葛亮回營後,根據蠻兵訓練後的野獸形象畫出圖紙,命人照著造出了大於真獸幾倍的假獸,然後再度發兵攻打木鹿大王。當蜀軍再次與木鹿大王交戰時,木鹿大王的人馬見了假獸,個個膽戰心驚,嚇得不戰自退了。而孟獲又被蜀軍擒獲。
這次孟獲心裏雖仍有不服,但再沒理由開口了,諸葛亮看出他的心思,第六次放了他。
孟獲被釋後又去投奔了南中附近的烏戈國。烏戈國擁有一支英勇善戰的藤甲兵,所裝備的藤甲刀槍不入。諸葛亮對此卻早有所備,他采用火攻之法,最後大敗藤甲兵。孟獲第七次被擒。
這一次,諸葛亮命人將孟獲帶到別的營帳,款待酒食,讓他壓壓驚。孟獲悶著頭獨自喝酒,心裏七上八下。沒多久,進來一個人告訴他說:“我們丞相不好意思再見到你,命我放你回去,再招人馬來一決勝負。”
孟獲聽了,要求去見諸葛亮。來人一看,果然不出丞相所料,他真的是有悔改之意了,就把他帶到諸葛亮那裏。孟獲見到諸葛亮,流著眼淚說:“七擒七縱,自古以來從未有過。我雖然是個蠻人,也還不到完全沒羞恥心。”
諸葛亮見他已心悅誠服,覺得可以利用,於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蠻之地。
孟獲等聽後不禁深受感動,說道:“現在,我對丞相是徹底服氣了。我向丞相保證:南人永遠不再反叛!”
孟獲歸附蜀漢,南方之亂平定了。從此以後,諸葛亮不必再為南方邊境擔心而專心對付魏國去了。
諸葛亮以智慧和寬大的胸懷,七擒七縱,以德服人,收服了南蠻王的心,讓孟獲輸得心服口服,從而平定了蜀漢的邊境大患,贏得了長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