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3 / 3)

一首氣壯山河的《滿江紅》由此作成。

嶽家軍班師時,久久渴望王師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攔道慟哭。嶽飛為了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故意揚言明日渡河,嚇得金兀術連夜棄城北竄,準備北渡黃河,使嶽飛得以從容地組織河南大批人民群眾南遷到襄漢一帶,才撤離中原。

金兀術知道了嶽飛撤軍,就又整軍回到開封,不費吹灰之力,又占領了中原地區。

對於秦檜的賣國行為,嶽飛曾經極力反對過。嶽飛一回到臨安,陷入秦檜等人布置的羅網。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監察禦史萬俟卨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嶽飛。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派為眼中釘,金兀術甚至凶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嶽飛而後可和。”

在內外兩股惡勢力夾擊下,嶽飛正氣凜然。從他身上,秦檜一夥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

韓世忠當麵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莫須有”。

韓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1142年1月27日夜,嶽飛在杭州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39歲。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8個大字。

嶽飛被害後,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將嶽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死前,又將此事告訴自己的兒子,並說:“嶽帥精忠報國,今後必有給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1162年,宋孝宗即位,準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嶽飛,諡武穆,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嶽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誌傳記 。嶽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精忠報國的精神和業績是不可磨滅的!

蒙古第一猛將哲別

1201年,鐵木真與劄木合所率十一部聯軍會戰於闊亦田地方,哲別射傷了鐵木真的白嘴黃馬。在這次戰役中,鐵木真拚死獲勝,泰赤烏部勢衰,哲別終於投奔鐵木真。

哲別的名字是鐵木真給他起的,意思是“箭鏃”,要他“就像我跟前的‘哲別’似的保護我”。從此,哲別成為鐵木真麾下的一員大將。

1202年,鐵木真征伐塔塔兒部時先立誓約說:“戰勝追擊時,不取遺物,待事畢散發。”事後族人按彈、火察兒和答力台背約,鐵木真派哲別和忽必來兩人去奪沒他們掠獲的全部牲畜和財物,分給軍中。後鐵木真初建怯薛,此時的哲別已是一名重要成員。

1204年,鐵木真進伐乃蠻部,遣忽必來與哲別為前鋒。當時,哲別與忽必來、者勒蔑、速不台以“四狗”聞名,被形容為具有“銅的額顱、鑿子似的嘴、鐵的心、錐子似的舌”的凶猛戰將。這一仗,鐵木真大勝,擒殺乃蠻部首領太陽汗。

1206年,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被尊為成吉思汗。並編組千戶,哲別被委任為千戶長。

從1211年起,哲別在征伐全國的戰事中屢建奇功。是年冬,哲別采用佯敗反擊的戰術攻入居庸關,遊騎進至金中都城外。金的外圍部隊來援,哲別返襲牧群,驅趕著馬隊返回駐地。

1212年冬,哲別攻金東京,又施退兵回襲之計,連退五十程,而後留下輜重,挑選快馬,日夜急馳,突然襲擊成功。

1213年7月,哲別攻取居庸關,成吉思汗遂兵分三路,大舉伐金。

1216年,哲別奉成吉思汗之命進擊據有西遼國土的乃蠻部的屈出律。針對屈出律強迫伊斯蘭教徒改宗的做法,哲別宣布“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保持自己祖先的宗教規矩”。

於是他贏得了當地居民的支持。後來,屈出律出逃,被哲別追趕殲滅。

1219年,成吉思汗發兵西征,哲別為先鋒,後以速不台為援,再後以脫忽察兒為援,兵指花剌子模國。哲別與速不台均遵照成吉思汗命令,行進時先不驚動摩訶末;但脫忽察兒違命擄掠,遂使摩訶末聞風逃逸,其子劄蘭丁迎戰失吉忽禿忽,直逼成吉思汗大營。哲別一行倒殺回來,才使戰局改觀。

1220年春,成吉思汗兵鋒指向撒馬耳幹,聞知摩訶末南逃,即命哲別、速不台與脫忽察兒率領3萬精兵窮追。

哲別揮軍渡過阿姆河的主源必陽劄卜訶,先進抵巴裏黑,即今阿富汗北境的巴爾赫。哲別與速不台分兵追尋,哲別經過木維因、祃桚答而、阿模裏和阿思塔刺巴忒等城,對抵抗者均加殺戮,在刺夷城與速不台會合。

摩訶末逃到阿模裏答訥牙州的郊區,與隨行大臣們商議,感到厄運難免,隻得遁入寬田吉思海,即今裏海,在一個小島上棲身,不久憂病而死。

1222年春,蒙古軍與穀兒隻軍隊遭遇,哲別帶著5000人埋伏在一個隱秘的地方,速不台帶著軍隊衝上去。最初,蒙古人敗退,穀兒隻人追了上來。哲別從埋伏處衝出來,將他們包圍在中間,一下子殲滅了3萬穀兒隻人。

在大勝穀兒隻軍後,哲別和速不台進取打耳班,從此鑿石開道,越過太和嶺,即今高加索山。

北高加索的阿蘭人與黑海、裏海北邊草原的欽察人聯合起來抵抗蒙古人。哲別和速不台派人通知欽察人說,我們是同一部落的人,而阿蘭人則是我們的異己,我們之間應該互不侵犯。

同時,給欽察人送去許多財物。欽察人信以為真,撤了回去,這樣,蒙古人戰勝了阿蘭人。接著,哲別與速不台又擊潰鬆散下來的欽察人,並且將原已送去的財物奪了回來。

欽察殘部向斡羅思,即俄羅斯國逃去乞援。斡羅思伽裏奇侯密赤思老會同乞瓦侯小密赤思老等率領一支8萬人的大軍前來聲援。

哲別與速不台又佯作退兵,一連12天,斡羅思與欽察聯軍進行追擊,十分疲憊倦怠。蒙古軍隊突然轉身反擊,在阿裏吉河畔馬裏烏波裏附近大戰獲勝,俘殺大小密赤思老。

接著,他們抄掠速答黑城熱那亞商人的錢財,而後東向攻打也的裏河即今伏爾加河上的不裏阿耳國,折向東南降伏烏拉爾地區的康裏人,最後經錫爾河北邊的草原而與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相會合。

1224年,蒙古軍向西越過了第聶伯河,掃蕩了“斡羅斯”南部並進入克裏米亞半島。這時傳來了大軍結束西征東返蒙古老家的消息,於是,哲別和速不台率領大軍經欽察草原東歸。

在東歸途中,哲別因年事已高和長年遠征的辛勞病死於軍中,沒有能夠再一次回到大汗的帳前,回到蒙古高原。曾經威震蒙古草原,痛擊金國,橫掃“花剌子模”,西遼、欽察草原的征服者,成吉思汗的“神箭”隕落了。其卒年沒有確切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