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覺得非常慚愧,就把金子扔到野地裏去了。
後來樂羊子按照妻子的話收拾好行李出遠門去了。一天,妻子正織著布,忽然聽見有人敲門。她過去開了門一看,站在麵前的竟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她高興極了,忙將丈夫迎進屋坐下。
可是驚喜了沒多久,妻子似乎想起了什麼,疑惑地問丈夫:“才剛剛過了一年,你怎麼就回來了,是出了什麼事嗎?”
樂羊子望著妻子笑答:“沒什麼事,隻是離別太久了,實在忍受不了,就回來了。”
妻子聽了這話,半晌無語,表情很是難過。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織布機前,“哢嚓哢嚓”地把織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斷了。
樂羊子吃了一驚,問道:“你這是幹什麼?”
妻子回答說:“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 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在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會丟棄成功的機會,遲延荒廢時光。您要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用來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
樂羊子聽了這話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錯了,不由得羞愧不已。他再次離開家去求學,整整過了7年的時間,最終學有成就。
樂羊子在外求學期間,樂羊子妻對樂羊子的妹妹、也就是自己的小姑子很是照顧,常常搶著幹家裏的活。姑嫂兩人原本感情就很好,現在又加深了一步。
有一天,樂羊子妻到地裏去幹活了,隻有小姑子在家。她看見鄰居家的一隻母雞跑到自己家的菜地裏,於是她就想:嫂子待我像親妹妹一樣,並且為了哥哥的學業整日操勞,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肉,不如殺了這雞燉給嫂子吃,讓嫂子補補身子。於是,她就把那隻母雞抓住,給嫂子做了一頓可口的肉食。
傍晚,樂羊子妻從田裏幹活回來,看到碗裏的雞肉,就問:“妹子,咱們家的雞一隻也不少,這是哪來的雞肉啊?”
小姑子不敢欺瞞嫂子,就如實回答了。
嫂子聽了之後說:“咱們家雖然窮,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拿別人的東西。想一想,這也是人家辛辛苦苦養的雞,我們怎麼能白吃呢?”說完就把自己家一隻最大的雞,送到鄰居家,並向鄰居道歉。
小姑子被嫂子的行為品德感動了,不但向嫂子承認錯誤,還在心裏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向嫂子學習,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這天樂羊子妻囑咐小姑子照顧好家,自己拿上砍柴刀去山上砍柴。樂羊子妻走後,快到中午的時候,突然一個盜賊闖入她家搶劫。盜賊見隻有一個女孩在家,先是喝問把錢藏在了什麼地方,見逼問不出來,又起歹意,想要施暴。
就在這危急時刻,樂羊子妻砍柴回來,剛進院門,就見一個大漢劫持了小姑子。她知道遇見盜賊了,就快速卸掉柴火,毫不猶豫地持刀奔了過來。
盜賊見到又來一個少婦,就淫邪地說:“隻要你放下刀依從了我,我就保全你們的性命,如果不從我,我就先殺了她!”
樂羊子妻看著膀大腰圓的盜賊,自知力不能敵,反抗也是徒勞的,心想隻有自己以死抗爭,才能震懾盜賊,解救小姑子。想到這裏,她毅然舉起砍柴刀,刎頸自殺了。盜賊見出了人命,就逃跑了。
洛陽太守知道了這件事後,稱讚樂羊子妻是貞節烈婦。太守先抓捕了那盜賊繩之以法。然後賜給樂羊子妻絲綢布帛,為她舉行葬禮,賜予“貞義”的稱號。
樂羊子學成歸來,眼見賢妻為保護自己的妹妹獻出了生命,悲痛欲絕。他又從妹妹這裏得知了家裏發生的其他事情,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據說他此後一生未娶,直至終老於世。
由於樂羊子妻具有高潔的品德和過人的才識,後來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史學家範曄撰寫《後漢書·列女傳》時,將樂羊子妻的故事寫入其中,被後世永遠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