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 / 3)

第三十三章

君子有三戒

子曰:“侍於君子①有三愆②: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③。”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注釋】

①侍於君子:是指部下對長官或上司,後輩對前輩,臣子對皇帝,還可以包括朋友之間或同輩對同輩。

②愆:罪過,過失。

③瞽:盲人,瞎子。

【解釋】

孔子說:“侍奉在君子旁邊陪他說話時,要注意避免犯三種過失:還沒有問到你的時候就說話,這是急躁;已經問到你的時候你卻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君子的臉色而貿然說話,這是瞎子。”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戒忌:年少的時候,血氣尚未穩定,要戒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旺盛剛烈,要戒爭鬥;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弱,要戒貪得無厭。”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貴的人,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貴的人,輕侮聖人之言。”

【故事】

孫權知錯認錯悔改

三國時吳國的張昭,是個經曆了兩朝的老臣,他在孫權麵前從來是直言不諱的,因此獲得孫權的信任,也因此產生了矛盾。

有一次,遠在遼東的公孫淵派人遞降表,孫權一看,高興極了,馬上派張彌、許晏兩人去拜公孫淵為燕王。張昭聽了,馬上阻止,並陳明利害。孫權說不過張昭,覺得麵子上過不去,就變了臉,張昭見孫權不聽勸告,非常惱火,回府以後,就稱病不理國事。孫權對他這樣做很生氣,幹脆派人用土堵住了他的府門,表示永遠不再用他為官。張昭看孫權把他家門堵了,非常氣憤,他也不示弱,索性在院裏用土封住了門,表示永遠不出門為孫權辦事。

張彌、許晏按照孫權的意圖,來到遼東,公孫淵把他倆給殺了。

孫權萬萬沒想到真讓張昭言中了,他很慚愧,覺得對不住張昭,派人運走了堵在張昭門口的土,幾次向他賠禮道歉,可張昭不理。派人前去,都吃了閉門羹。

孫權暗暗責備自己,恨自己辦錯了事,傷了這位股肱之臣的心。張昭的兒子則連勸帶拉硬逼著父親去見孫權。孫權一看張昭終於出了門,就誠懇地請他到宮中一敘。張昭來到宮裏,孫權向張昭承認了錯誤,並表示今後要尊重他的意見,搞好君臣關係。張昭見孫權這樣誠心誠意,滿肚子的悶氣頓時一掃而光,就又竭盡全力地協助孫權治理國家。

皇甫績的守信精神

隋代儒學的發展繁盛一時,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都比較重視儒家思想的教化、規束作用。在帝王重儒家思想的推動下,社會上湧現出不少誠實守信的人,皇甫績就是幼年時接受了良好的誠信教育,後來在仕途贏得了廣泛聲譽。

皇甫績是隋代安定郡朝那縣人,就是現在的甘肅平涼縣西境。他3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裏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皇甫績的外公韋孝寬見他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裏很富裕。由於家裏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裏上學。

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20大板。

皇甫績很聰明,讀書、寫文章,他的表哥表弟都不如他,常常受到外祖父的表揚。皇甫績喜歡下象棋,但下不過表哥,他不服輸,私下裏反複琢磨。

有一天,皇甫績要和表哥比下棋,表哥看看天,太陽已經偏西了,說:“該上課了,以後再下吧!”

表弟也說:“耽誤學習,爺爺會不高興的。”

但皇甫績苦苦哀求,表哥有些過意不去,心想:皇甫績從小喪父,跟姑媽回來,爸爸和爺爺都說,凡事要讓著他,不要惹他生氣。想到這裏,就說:“好吧!咱們快點下完棋就去上課,別讓老師等咱們。”

於是,他們三人開始下棋。結果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了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裏,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打了20大板。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

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表兄們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裏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裏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塾的規矩,被重打20大板。

皇甫績深感內疚,但又不知該怎麼辦好。他向母親認了錯。母親對他說:“你知錯就好,做人一定要誠實,有錯勇於認錯,勇於改錯,才是一個好孩子。”

第二天,皇甫績去找表哥道歉,並請求表哥代替外公打他20大板。表哥聽後,哈哈大笑起來,說:“事情已經過去了,以後不要再犯就是了,挨打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皇甫績急了,說:“表哥,如果你希望我長大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你就給我一個改錯的機會吧!這次下棋明明是我的錯,我欺騙了自己,而挨打的卻是你。我現在知錯,要改錯,而你又不願意我改,這樣下去,會造成今後的大錯的,請表哥三思!”

表哥覺得皇甫績的話有道理,就順手拿起樹枝輕輕地在皇甫績身上打了幾下。

皇甫績說:“表哥,這樣不疼不癢等於沒打,也讓我下不了改的決心。外公怎樣打你,你就怎樣打我!”說完,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趴在凳子上,接著說:“這是私塾裏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