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說:好。氣有非其時而有其化的,是什麼道理呢?岐伯說:太過者,其氣化則正當其時;氣不及的,其氣化則歸之於勝己者之所化。黃帝說:四時之氣,來時有早晚高下左右的不同,怎樣測知呢?岐伯說:氣的運行有逆有順,氣之來至有快有慢。所以氣太過的,氣化先於天時,氣不及的,氣化後於天時。黃帝說:我想聽聽關於氣的運行情況是怎樣的呢?岐伯說:春氣生於東而西行,夏氣生於南而北行,秋氣生於西而東行,冬氣生於北而南行。所以春氣自下而升於上,秋氣自上而降於上,夏氣萬物生長,其氣布化於中,冬氣嚴於外表,而氣始於標。春氣在東,故始於左,秋氣在西,故始於右,冬氣在北,故始於後,夏氣在南,故始於前。這就是四時正常氣化的一般規律。所以高原地帶,氣候嚴寒,冬氣常在,下窪地帶,氣候溫和,春氣常在,必須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仔細地加以考察。黃帝說:好。

黃帝問道:五運六氣變化應於所見的物象,其正常氣化與反常的變化是怎樣的呢?岐伯回答說:關於六氣正常與反常的變化,有氣化,有變化,有勝氣,有複氣,有作用,有病氣,各有不同的情況,你想了解哪一方麵的呢?黃帝說:我想聽你詳盡地講講。岐伯說:我盡量地講給你聽吧。關於六氣之所至,厥陰風木之氣至時,則為平和;少陰君火之氣至時,則為溫暖;太陰濕土之氣至時,則為塵埃濕潤;少陽相火之氣至時,則為火炎暑熱;陽明燥金之氣至時,則為清涼剛勁;太陽寒水之氣至時,則為寒冷氣氛。這是四時正常氣化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為風化之府,為物體破裂而開發;少陰之氣至為火化之府,為萬物舒發繁榮;太陰之氣至為雨化之府,為物體充盈圓滿;少陽之氣至為熱化之府,為氣化盡現於外;陽明之氣至為肅殺之府,為生發之氣變更;太陽之氣至為寒化之府,為陽氣斂藏。這是六氣司化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為萬物發生,為和風飄蕩;少陰之氣至,為萬物繁榮,為形象顯現;太陰之氣至,為萬物化育,為濕化雲雨;少陽之氣至,為萬物盛長,為蕃盛鮮明;陽明之氣至為收斂,為霧露之氣;太陽之氣至為閉藏,為生機閉密。這是六氣所化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為風氣發生,厥陰之下,金氣承之,故氣終則肅殺;少陰之氣至,為熱氣發生,少陰之中見為太陽,故其中為寒化;太陰之氣至為濕氣發生,太陰之下,風氣承之,風來濕化,故氣終則大雨如注;少陽之氣至,為火氣發生,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故氣終為濕熱交蒸;陽明之氣至為燥氣發生,其氣終則為涼;太陽之氣至,為寒氣發生,太陽之中見為少陰,故其中為溫化。這是六氣德化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為毛蟲類化育;少陰之氣至,為羽蟲類化育;太陰之氣至,為保蟲類化育;少陽之氣至,為有羽昆蟲類化育;陽明之氣至,為介蟲類化育;太陽之氣至,為鱗蟲類化育。這是氣化功德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則萬物生發,故為生化;少陰之氣至則萬物繁榮,故為榮化;太陰之氣至則萬物濕潤,故為濡化;少陽之氣至則萬物茂盛,故為茂化;陽明之氣至則萬物堅實,故為堅化;太陽之氣至則萬物閉藏,故為藏化。這是六氣施政的一般情況。

厥陰風木之氣至,為旋風怒狂,風木亢盛則金氣承而製之,其氣大涼;少陰君火之氣至,為氣甚溫暖,火氣亢盛則陰精承而製之,其氣寒冷;太陰濕土之氣至為雷雨劇烈,濕土亢盛則風氣承而製之,其氣為狂風;少陽相火之氣至,為旋風及火熱燔燎;火氣亢盛則水氣承而製之,其氣為霜凝;陽明燥金之氣至,為物體散落,金氣亢盛則火氣承而製之,其氣溫暖;太陽寒水之氣至,為寒雪冰雹,寒水亢盛則土氣承而製之,其氣為白色塵埃。這是六氣變常的一般情況。

厥陰風木之氣至,為物體擾動,為隨風往來;少陰君火之氣至,為火焰高明,為空中有黃赤之氣色;太陰濕土之氣至,為陰氣沉滯,為白色埃塵,為晦暗不明;少陽相火之氣至,為虹電等光顯,為赤色之雲,為空中有黃赤之色;陽明燥金之氣至,為煙塵,為霜凍,為剛勁急切,為悽慘之聲;太陽寒水之氣至,為堅硬,為鋒利,為挺立。這是六氣行令的一般情況。

厥陰風木之氣至而致病,為腹中拘急;少陰君火之氣至而致病,為瘡瘍皮疹身熱;太陰濕土之氣至而致病,為水飲積聚,阻塞不通;少陽相火之氣至而致病,為噴嚏嘔吐,為瘡瘍;陽明燥金之氣至而致病,為皮膚氣腫;太陽寒水之氣至而致病,為關節屈伸不利。這是六氣致病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而致病,為肝氣不舒,脅部支撐疼痛;少陰之氣至而致病,為心神不寧,易驚而惑亂,惡寒戰悚,譫言妄語;太陰之氣至而致病,為脾氣不運,蓄積脹滿;少陽之氣至而致病,為膽氣被傷,易驚,躁動不安,昏暈悶昧,常突然發病;陽明之氣至而致病,為胃足陽明之經脈不適,鼻塞,尻陰股膝髀腩脛足等處發病;太陽之氣至而致病,為膀胱足太陽之經脈不適,發為腰痛。這是六氣致病的一般情況。

厥陰之氣至而致病,為脅痛,嘔吐瀉利;少陰之氣至而致病,為多言善笑;太陰之氣至而致病,為身重浮腫;少陽之氣至而致病;為急劇瀉利不止,肌肉瞤筋脈抽搐,常突然死亡;陽明之氣至而致病,為鼻塞噴嚏;太陽之氣至而致病,為大便瀉利,津液之竅道閉止不通。這是六氣致病的一般情況。

凡此十二變者,六氣作用為德者,那麼萬物以德回應它;六氣作用為化者,那麼萬物以化回應它;六氣作用為政者,那麼萬物以政回應它;六氣作用為令者,那麼萬物以令回應它;氣在上的則病位高;氣在下的則病位低;氣在後的則病位在後;氣在前的則病位在前;氣在中的則病位在中;氣在外的則病位在外;這是六氣致病之病位的一般情況。所以風氣勝者則動而不寧,熱氣勝者則腫,燥氣勝者則幹,寒氣勝者則虛浮,濕氣勝者則濕瀉,甚則水氣閉滯而為浮腫。隨著六氣所在之處,以知其病變的情況。

黃帝說:我想聽聽六氣的作用是怎樣的。岐伯說:關於六氣的作用,各自歸之於被我克之氣而以為氣化。所以太陰的雨化,作用於太陽;太陽的寒化,作用於少陰;少陰的熱化,作用於陽明;陽明的燥化,作用於厥陰;厥陰的風化,作用於太陰。各隨其所在的方位以顯示其作用。黃帝說:六氣自得其本位的,是怎樣的呢?岐伯說:六氣自得其本位的,是正常的氣化。黃帝說:我想聽聽六氣本位的所在。岐伯說:確立了六氣所居的位置,就可以知道它所主的方隅和時間了。

黃帝說:歲氣六步之位的太過不及是怎樣的呢?岐伯說:太過和不及之氣是不相同的,太過之氣,來時緩慢而時間持續較長,不及之氣,來時急驟而容易消失。黃帝說:司天與在泉之氣的太過不及是怎樣的呢?岐伯說:司天之氣不足時,在泉之氣隨之上遷,在泉之氣不足時,司天之氣從之下降,歲運之氣居於中間,若在泉之氣上遷則運氣先上遷,司天之氣下降則運氣先下降,所以歲運之氣的遷降,常在司天在泉之先。歲運不勝司天在泉之氣時則相惡,歲運與司天在泉之氣相和時,則同歸其化,隨著歲運與司天在泉之氣所歸從,而發生各種不同的病變。所以司天之氣太過時,則天氣下降,在泉之氣太過時,則地氣上遷,上遷下降的多少,隨著天地之氣勝之多少,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氣微則差異小,氣甚則差異大,甚則可以改變氣交的時位,氣交時位改變時則有大的變化,疾病就要發作。《大要》上說:差異大的有五分,差異小的有七分,這種差異就表現出來了。就是這個意思。

黃帝說:好。前麵論述過用熱品時,不要觸犯主時之熱;用寒品時,不要觸犯主時之寒。我想不避熱不避寒,應當怎樣呢?岐伯說:你問的很全麵啊!發表時可以不避熱,攻裏時可以不避寒。黃帝說:不發表不攻裏而觸犯了主時之寒熱會怎樣呢?岐伯說:若寒熱之氣傷害於內,他的病就更加嚴重了。黃帝說:我想聽聽無病的人會怎樣呢?岐伯說:無病的人,能夠生病,有病的人會更加嚴重。黃帝說:生病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岐伯說:不避熱時則熱至,不避寒時則寒至。寒至則發生腹部堅硬痞悶脹滿,疼痛急劇,下利等病;熱至則發生身熱,嘔吐下利,霍亂,癰疽瘡瘍,昏冒鬱悶泄下,肌肉瞤動,筋脈抽搐,腫脹,嘔吐,鼻塞衄血,頭痛,骨節改變,肌肉疼痛,血外溢或下泄,小便淋瀝,癃閉不通等病。黃帝說:應當怎樣治療呢?岐伯說:主時之氣,必須順從之,觸犯了主時之氣時,可用相勝之氣的藥品加以治療。

黃帝問道:婦女懷孕,若用毒藥攻伐時,會怎樣呢?岐伯回答說:隻要有應攻伐的疾病存在,則母體不會受傷害,胎兒也不會受傷害。黃帝說:我想聽聽這是什麼道理呢?岐伯說:身雖有妊,而有大積大聚這種病,是可以攻伐的,但是在積聚衰減一大半時,就要停止攻伐,攻伐太過了就要引起死亡。

黃帝說:好。鬱病很嚴重的,應當怎樣治療呢?岐伯說:肝木鬱的,應當舒暢條達之;心火鬱的,應當發散之;脾土鬱的,應當劫奪之;肺金鬱的,應當滲泄之;腎水鬱的,應當折抑之。這樣去調整五髒的氣機,凡氣太過的,就要折服其氣,因為太過則畏折,就是所謂瀉法。黃帝說:假借之氣致病,應當怎樣治療呢?岐伯說:如果主氣不足而有假借之氣時,就不必要遵守“用寒遠寒,用熱遠熱”等禁忌法則了。這就是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之而有非時之氣的意思。

黃帝說:聖人的要道真偉大呀!關於天地的變化,運行的節律,運用的綱領,陰陽的治化,寒署的號令,不是先生誰能通曉它!我想把它藏在靈蘭室中,署名叫六元正紀,不經過洗心自戒,不敢隨意將其展示,不是誠心實意的人,不可輕意傳授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