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人一等,禽與獸也;降禽獸一等,木也;降木一等,草也;降草一等,金與石也;用藥治病者,用偏以矯其偏。以藥之偏勝太過,故有宜用,有宜避者,合病情者用之,不合者避之而已。
【解讀】
比人低一等的動物,有飛禽和走獸;比飛禽走獸低一等的,有樹木;比樹木低一等的,有草類;比草類低一等的,有金屬和岩石。使用藥物來治療疾病,目的就是以偏糾偏。因為藥物的性能偏勝較厲害,所以有的宜用,色的忌用。適合病情的就用,不適合病情的就避而不用。
無好尚,無畏忌,惟病是從。醫者性情中正和平,然後可以用藥,自不犯偏於寒熱溫涼一家之固執,而亦無籠統治病之弊矣。
【解讀】
醫生用藥不應該有什麼偏好,也不要畏懼顧忌,應該以疾病作為選擇藥物的唯一依據。醫生隻有心地中正和平,然後才能夠選方用藥,自然就不會拘泥於寒熱溫涼的一家之言,也不會出現以一個藥方通治所有疾病的弊端了。
草木各得一太極論
古來著本草者,皆逐論其氣味性情,未嚐總論夫形體之大綱,生長化收藏之運用,茲特補之。蓋蘆主生,幹與枝葉主長,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則收藏皆在子。
【解讀】
自古以來編撰本草書籍的人,都是逐一論述藥物的氣味性能,都沒有從總體上論述藥物形態的共性,以及與生、長、化、收、藏之間的關係,所以特此作一補充。對木類而言,蘆主發生,幹與枝葉主長,花主化,果實主收,根主藏。草類則收和藏都由果實所主。
凡幹皆升,蘆勝於幹;凡葉皆散,花勝於葉;凡枝皆走絡,須勝於枝;凡根皆降,子勝於根;由蘆之升而長而化而收,子則複降而升而化而收矣。此草木各得一太極之理也。
【解讀】
一般來說,凡是幹都有上升的性能,而蘆的作用大於幹;凡是葉都有散的性能,而花的作用大於葉;凡是枝都有定行經絡的性能,而須的作用大於枝;凡是根都有下降的性能,而果實的作用大幹根。由蘆開始為升,而後為長,為化、為收。到了果實則又複下降,而後又為升,為化、為收。如此升降往複說明草木都具有太圾陰陽升降的基本規律。
愚之學,實不足以著書,是編之作,補苴罅漏而已。末附二卷,解兒難、解產難,簡之又簡,隻摘其吃緊大端,與近時流弊,約略言之耳。覽者諒之。
【解讀】
我的學問實在是不足以著書立說。編寫這本書的目的,隻是補充前人的一些疏漏之處。書末所附的“解兒難”、“解產難”兩卷,內容上經過一再簡略,隻選擇了至關緊要的一些內容,以及針對近的流弊,作了一些粗略的討論,請讀者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