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他長得一表人才,以為他可以信賴,誰知聽了他的言論卻感到非常討厭。我怕跟隨他沒有好日子過,所以就回來了。”店主說。
在店主的眼裏,陽處父是一個“華而不實”的人。
牯牛身上拔根毛——無關大體。
牯牛鑽進泥潭中——進不能進,出不能出。穀草打鑼——不想(響)。
穀地裏的高粱——出人頭地。
穀子頂門——頭搭拉下去了。
穀糠不叫穀糠——粃花。
穀糠榨油——難。
穀子地耩高粱——冒尖。
穀子地裏長棵高粱——真是出其類拔其萃呀。鼓樓上掛肉——好大的架子。
鼓槌打石榴——敲到點上了。
鼓兒詞一翻篇——這才是。
鼓踝上塗水彩——足色。
鼓樓上的麻雀——嚇大了膽的。
鼓膿的癤子——該出頭了。
鼓足氣兒的蛤蟆——想蹦又想跳。
ɡù
顧了翻鍋,忘了燒火——忙得團團轉。
顧了燒火,忘了翻鍋——一處不到一處亂。
ɡuā
瓜地裏的草人——裝樣子。
瓜地裏綁鞋帶——引人懷疑。
瓜地裏的草人——裝模作樣。
瓜地裏讀書——念秧兒。
瓜地裏提鞋——讓人犯疑。
瓜地裏提鞋——惹人犯疑。
瓜地裏係鞋帶——自找麻煩。
瓜皮喂牲口——不是好料兒。
瓜皮做帽——好光溜。
瓜熟蒂落——時機成熟。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各避嫌疑。
瓜田李下——各避嫌疑。
瓜田裏挑瓜——挑得眼花。
瓜田裏拌跤——遭了殃(秧)啦。
瓜子不飽——是人(仁)心。
瓜子敬客——一點心。
瓜子殼裏睡大覺——小人物(屋)。
瓜子嗑出臭蟲來了——什麼人(仁)兒都有。
瓜子請客——破費不大。呱呱雞上南坡——遠走高飛。
呱呱雞上山坡——各顧各。刮大風吃炒麵——沒法張嘴。
刮大風穿綢衫——抖得很。
刮大風賣年畫——各顧各的攤。
刮大風撒蒺藜——連諷(風)帶刺。
刮掉耳朵——說瘋話。
刮風不下雨——幹吹。
刮風掃場院——閑的。
刮風掃地,下雨潑街——假招子。
刮風天賣麵的碰上賣石灰的——一個見不得一個。
ɡuǎ
寡婦抱病妞——沒熬頭。
寡婦抱個死孩子——沒指望啦。
寡婦不改嫁——空手(守)。
寡婦打孩子——舍不得。
寡婦的兒子——自己的好。
寡婦掉淚——滿腹愁腸事,盡在難言中。
寡婦丟孩子——翻身沒指望。
寡婦改嫁——又挪一家。
寡婦改嫁——古來常有。
寡婦擀麵——有走心沒守心。
寡婦門前——是非多。
寡婦門前招手——誰是咱的人?
寡婦夢見丈夫——空歡喜一場。
寡婦上當鋪——沒錢又沒人。
寡婦上墳——哭天抹淚。
寡婦繞靈牌——一了百淨。
寡婦生個敗家子——要著不成器,不要沒指望。
寡婦守節——忠一不二。
寡婦拴兒——不是辦法。
寡婦死兒——傷根。
寡婦死了獨生子——絕種。
寡婦養兒——苦熬。
寡婦養活孩子——有老底。
寡婦老娘家——單人獨己。
寡婦坐床沿——享(想)福(夫)。
寡婦坐凳選夫君——隨心所欲。
寡婦坐轎——又一回。
寡公子做媒——你不要我要。
ɡuà
掛拉棗的肚子——有線(限)。
掛了十五麵銅鑼——正七想(響)八想(響)哩。
掛麵不調醋——有言(鹽)在先。
掛羊頭賣狗肉——不是真貨。
掛羊頭賣狗肉——假貨。
掛羊頭賣狗肉——名不副實。
掛羊頭賣狗肉——言行不一。
掛著假臉殼混日子——真難捱。
掛著臘肉吃齋——難熬。
ɡuǎi
拐杖吹火——一竅不通。
拐杖探井——打不著底。
拐子登台——立場不穩。
拐子誑騙子——爾虞我詐。
爾虞我詐
比喻彼此勾心鬥角,耍弄手段。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
春秋中期,楚國在中原稱霸,楚莊王根本不把鄰近的小國放在眼裏。有一次,他派大夫申舟出使齊國,指示他經過宋國的時候,不必向宋國借路。申舟估計到這樣一來,必定會觸怒宋國,說不定會因此而被殺死。但莊王堅持要他這樣做,並向他保證,如果他被宋國殺死,自己將出兵討伐宋國,為他報仇。申舟沒有辦法,隻好將兒子申犀托付給莊王,然後出發。
不出申舟所料,他經過宋國時因沒有借路而被抓住。宋國的執政大夫華元了解情況後,對莊王如此無禮十分氣憤,對宋文公說:“經過我們宋國而不通知我們,這是把宋國當作屬國看待。當屬國等於亡國。如果殺掉楚國使者,楚國來討伐我們,也不過是亡國。與其如此,倒不如把楚使殺掉。”
宋文公同意華元的看法,下令將申舟殺了。
消息傳到楚國,莊王聽到後氣得鞋子都來不及穿,寶劍也沒時間掛,就下令討伐宋國。
宋國雖然是個小國,但要消滅它卻並非易事。莊王從公元前595年秋出兵,一直圍攻到次年夏天,還是沒有把宋國的都城打下來。楚莊王前進不得,隻得下令收兵。
申舟的兒子申犀得知後,在莊王馬前叩頭說:“我父親當時明知要死,可是不敢違抗您的命令。大王可別忘了我父親是死在宋國人手裏呀!”
莊王聽了,無法回答。這時,在邊上為莊王駕車的大夫申叔時獻計道:“可以在這裏讓士兵蓋房舍、種田,裝作要長期留下。這樣,宋國就因害怕被困而投降。”
莊王采納了申叔時的計策並加以實施。宋國人見了果然害怕,華元鼓勵守城軍民寧願戰死、餓死,也決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