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
關羽
關羽(?—220),三國蜀漢大將。宇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今山西臨猗(yī)西南)人。東漢末亡命涿都,跟從劉備起兵。建安五年(200年)劉備為曹操所敗,他被俘後,極受優禮,封漢壽亭侯。後仍歸劉備。建安十九年,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圍攻曹操部將曹仁於樊城,又大破於禁所領七軍,因後備空虛,不久孫權襲取荊州,他敗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兵敗被擒殺。宋代以後,他的事跡被神化,並尊為“關公、”“關帝。”
掛印封金
關羽因戰亂逃亡到涿郡,劉備在家鄉招集兵馬,關羽因為武藝高強,劉備留他做自己的護衛。劉備任平原國國相後,任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管所轄軍隊。劉備與關、張二人連睡覺都同一張床,親如同胞兄弟。關、張二人整日侍立侍立:指恭敬地站在上級或長輩左右侍候。在劉備身旁,跟隨劉備對敵作戰,一直衝殺在前。劉備襲擊徐州殺死刺史車胄(zhòu)後,就讓關羽鎮守下邳(pī)城,自己則率軍駐紮在小沛。
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徐州,劉備投奔袁紹。曹操招降關羽後返回,任關羽為偏將軍,賞賜許多財物給他。袁紹派大將顏良在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曹操派遣張遼和關羽為先鋒進攻顏良。關羽遠遠望見顏良的帥旗車蓋,策馬上前,斬殺一陣子殺出了一條血路,來到顏良馬前手起刀落,斬了顏良,袁紹軍中的將領們沒人敢出陣阻擋,於是解除白馬之圍。曹操當即上奏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起初,曹操欽佩關羽的勇猛,後來發現關羽沒有久留曹營之意,於是對張遼說:“你利用與關羽的交情設法去探探他。”不久,張遼借機向關羽問起此事,關羽感慨地說:“我深知曹公對我的情義,但我深受劉將軍的厚恩,立誓和他同生死,我決不會食言。我最終不會留在這裏,我要立下大功報答曹公的恩情後再離去。”張遼把關羽這話回報給曹操,曹操很受感動。待關羽斬殺顏良後,曹操知道關羽一定要走,對其賞賜更為厚重。關羽將曹操賞賜的錢物全部封裹好,留下書信告辭曹操而去,趕往袁紹軍營投奔劉備。曹操手下人想將他追回來,曹操說:“讓他去吧,他真是個忠義之人。”
後來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打得大敗,人馬損失很多,曹操在部將的拚死保護下,才逃出來,一路上又遇到伏兵襲擊和追兵衝殺,曹操已是膽戰心驚了。這時關羽率領的伏兵,攔住了曹操的去路,曹操看自己的部下已是人困馬亡,向關羽求情,關羽念到他以前對自己恩情,就放了他,寧願自己回去受軍法。
關羽曾被流箭射中,後來傷口雖然愈合,但一遇陰雨天氣,臂骨便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其毒已滲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開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徹底根治。”關羽當即伸出手臂讓醫生為他開刀治病。當時關羽正請眾將飲酒進餐,臂上刀口鮮血淋漓,流滿了接在下麵的盆子,而關羽卻在吃肉喝酒,與大家談笑風聲。
水淹七軍
荊州安定後,劉備就專心對付曹操,諸葛亮設計東西兩路進攻曹操。西路由劉備親自率領大軍向漢中進軍,曹操聽到劉備出兵,馬上組織兵力,親自率兵和劉備對抗。雙方相峙了一年。第二年,在陽平關一次戰役中,蜀軍大勝,魏軍的主將夏侯淵被殺。曹操隻得退出漢中,把魏軍撤退到長安。
這一次西麵的漢中打了勝仗,就得乘這個勢頭,再從東麵的荊州直接攻打中原。
鎮守荊州的是大將關羽。關羽有勇有謀,劉備稱帝後,準備進攻中原,命令關羽進攻。關羽派兩個部將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
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向曹操緊急求救。曹操派了於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曹仁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麵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使關羽沒法攻城。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大水猛漲,平地的水高出地麵有一丈多。於禁的軍營紮在平地上,關羽在營中觀察到這一現象,心生一計。借水勢掘開附近河流的護堤,四麵八方大水衝來,頓時把七軍的軍營全淹沒了。於禁和他的將士隻得找個高地避水。
關羽又趁著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隻,率領水軍向曹軍進攻。他們先把主將於禁圍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於禁被圍在漢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無路可退,就垂頭喪氣地投降了。
龐德帶了另一批士兵避水到一個河堤上。關羽的水軍向他們圍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
龐德手下有個部將害怕了,對龐德說:“我們還是投降了吧!”
龐德罵那部將沒誌氣,拔劍把他砍死在堤上。士兵們看到龐德這樣堅決,也都跟著他抵抗。龐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軍被射死不少。
這時候,大水越漲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麵越來越小。關羽水軍的大船進攻更加猛烈。曹軍的士兵紛紛投降。龐德趁著這亂哄哄的時候,帶了三個將士,從蜀軍士兵中搶了一隻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個浪頭襲來,把小船掀翻了。龐德掉在水裏,被關羽的水師活捉了。
將士們把龐德帶回關羽大營。關羽好言好語勸他投降,並說他原來的主將馬超已經是劉備的手下。龐德罵著說:“魏王手裏有人馬百萬,威震天下;你們的主人劉備,不過是個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敵?我寧可做國家的鬼,也不願做你們的將軍!”關羽大怒,一揮手,命令武士把龐德殺了。
關羽消滅了於禁、龐德的七軍。乘勝進攻樊城。樊城裏裏外外都是水,城牆也被洪水衝壞了好幾處。曹仁手下的將士都害怕了。
關羽水淹七軍,聲名大振,這時候,陸渾百姓孫狼發動起義,殺了縣裏的官員,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其他響應的人也不少。
麵對如此形勢,曹操建議遷離許都以避開關羽的威脅,司馬懿(yì)、蔣濟則認為關羽一路奪關斬將,孫權是不會高興的,應該派人前去結好孫權,讓他派兵從後麵襲擊關羽,並答應事成之後割讓東南諸郡封給孫權,這樣樊城之國便可解。曹操采納了這一意見。起先,孫權曾想和關羽結為親家,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另外南郡太守糜(mí)芳駐守江陵,將軍士仁駐紮公安,兩人一向怨恨關羽看不起他們。當關羽外出打仗,由糜芳、士仁兩處負責供應糧草,兩人不願出力救援關羽。關羽說:“回去後就殺他們。”糜、土二人都恐懼不安。於是孫權暗中派人會誘降糜、士二人,二人即開城投降孫權。而曹操又派來徐晃率軍救援曹仁,關羽攻不下樊城,隻好領兵退還。這時孫權已占據江陵,將關羽及其將士的妻兒老小全部俘獲,關羽軍隊於是軍心渙散各自逃散。孫權派部將堵擊關羽,在臨沮斬殺了關羽及其子關平。
關羽死後,被追諡為“壯繆侯”。關羽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很講義氣,忠於一主,被曆代統治者所推崇,後人尊他為“武聖”。
關羽義薄雲天
徐州之戰時,關羽困於下邳城外一土山上,曹操派張遼上山勸降,關羽表示寧死不降,張當即指出死有三罪:“當初劉使君與兄結義之時,誓同生死;今使君方敗而兄即戰死,倘使君複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複得,豈不負當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
劉使君以家眷付托於兄,兄今戰死,二夫人無所依賴,負卻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與使君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其罪三也。”並進一步指出,若降曹即有三便:“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經這一番開導,關羽決定投降,但要求三事:“一者,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吾今隻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裏萬裏,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張遼答應後,報與曹操,關公也請示過二夫人。次日關羽收拾車仗,護二嫂,隨曹操到許昌。
曹操為了籠絡關公,待之甚厚,三日一宴請,五日一贈物,關不為心動,所送金銀綢緞,交與兄嫂收貯;所送美女,令伏侍二位兄嫂,又每隔三日,於門外躬身施禮,問兄嫂衣食溫飽。
一天,操見關公所穿綠錦戰袍已舊,即度其身,取異錦作戰袍一領相贈,關公受之,穿於衣底,上仍用舊袍罩之。曹操笑其節儉,關公答曰:“舊袍乃劉皇叔所賜,某穿之如見兄麵,不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