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碩,來一下。”李永忠衝著人群打了個招呼。胖胖的韓碩顯然沒有想到李永忠會招呼自己,因為在這食堂裏,李昭譽出現的緣故,大家雖然裝作若無其事,但總是注意著這兩個人。
韓碩噸噸噸的跑過來,咣當一下,把他那比別人大了兩號的餐盤放在了桌子上,占據了餐桌三分之一的麵積。
“你好,大公子,我叫韓碩。”韓碩伸出了自己的手。
李昭譽和他握握手,示意韓碩坐下,韓碩把自己的屁股放在了椅子上,似乎感覺不舒服,又從一旁拉了一張椅子,一張椅子放一瓣屁股,這才正好。
李永忠說道:“韓碩,你是暹羅人,知道曼城鐵路的事嗎?”
“我現在已經是中國人了,擁有國籍。”韓碩似乎很在意這一點。
韓碩是暹羅華人,而且出身不凡,在前帝國時代,暹羅王國作為一個封建王國,對外貿易幾乎完全被特權商人壟斷,而特權商人裏,韓家等幾個華人大家族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這主要是因為,暹羅當年主要對外貿易是與日本進行貿易,而日本不與明朝、朝鮮之外的國家貿易,華人可以裝成明朝商人前往長崎,久而久之,就壟斷了這一行當。
在帝國二十五年的時候,華人的地位達到了頂峰,因為當時的暹羅國王那萊十分親近西方殖民者,尤其是親近法國,甚至還一度要把曼穀等沿海港口割讓給法國人,而這引發了帝國的大規模反彈。
原因很簡單,在當年印度洋海戰之後,帝國已經不允許除葡萄牙之外的任何國家在開普敦以東的東方海域建立殖民地。將東方視為帝國的勢力範圍,而暹羅如此行徑,有損帝國利益。
在那萊王病危的時候,其寵信的希臘人華爾康竟然要擁立已經皈依天主教的王子為王,徹底惹怒了帝國方麵。而當時暹羅國內也對此很不滿意,因此在帝國的支持下,帕碧羅闍將軍發動政變,處死了華爾康和那個天主教王子。
雖然是以臣子之身奪君主之位,但帝國依舊迅速承認了這個新的政權。因為參與支持新王,華人的地位水漲船高,而且直接進入暹羅朝廷,擔任要職,曼城鐵路就是在此後修築的。
隻不過,華人勢力聯合帝國資本家在暹羅胡作非為,惹出不少紛爭,在帝國四十一年,新王繼位的時候,進行了清洗,韓家損失巨大,卻因為華人身份保住了性命,被驅逐出暹羅,韓碩才成為了帝國百姓。
這一次,帝國政府沒有直接接入暹羅的政治變動,僅僅是庇護了華人在暹羅的安全,新王針對華人官員的清洗,也僅僅是收繳其財產,驅逐出境罷了。也因為帝國政府對暹羅政府的尊重,與南掌返正一樣,南洋諸國認識到,帝國確實力求給予各國尊重與平等。
而暹羅變動的起因,便是因為曼城鐵路事件。
曼城的鐵路,從一開始就充斥著陰謀和罪惡。這條鐵路從沿海的港口曼穀通往被華人稱之為大城的首都,一般來說,在給鐵路命名的時候,應該把首都在前,港口在後,但當時的國王帕碧羅闍不僅要建鐵路,還要在曼穀建設一個新的城市。
當時帕碧羅闍因為清算前朝,尤其是收拾那群在暹羅的法國人,手裏確實有不少錢。其選擇與帝國合作建設鐵路,本意是,暹羅出錢、征地,提供勞動力,帝國提供技術支持和築路工程,並且在建成之後,提供五年的運營和維保。
這使得這條八十公裏的鐵路需要一百二十萬帝國銀元的造價。而帕碧羅闍完全可以承擔起這條鐵路的造價。因此,不向任何私人、政府出讓股份,要把曼城鐵路國有控股,或者說變成王室產業。
為此,他沒有選擇與帝國國有鐵路公司合作,而是選擇了私人公司。
出於對華人官員的信任,帕碧羅闍把工程交由幾個華人官員負責,但在帝國三十二年開始修築後,一切就變的不可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