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ú?????¨2??(1 / 3)

第一章 清川家族百年興旺紀實(2)

(3)曾祖勤勞人厚道

後人有詩讚曰:

曾祖勤勞人厚道,一世耕耘少過錯;

壽年九二實稀少,酒醉意外路邊倒。

七世墓碑有父名

1997年清明時節在去鬆山珠龍村給祖父掃墓時,為了找到葬在珠龍山老屋右邊嶺的十二世祖王承基的墓地,南哥親自帶我和亞七去細心尋找,其他人全往一座叫鷂婆頭的最高山頂給祖父王大澄掃墓。

因為南哥小時候曾和五叔他們一塊,前去掃過珠龍村十二世祖王承基的墓,多少還有一點兒印象。再加上又到村子上拜訪過珠龍村,當年還健在的一些老人,終於總還算找到了。但是,在墓地的四周已經滿目荒涼,灌木叢生,雜草遍地。最後,才好不容易發現一塊用火磚做為記號的墓碑。

我們仨便忙忙碌碌把墓地附近的灌木雜草砍光刨淨,修整成一塊墓地的樣子,再行祭拜。

待祭拜結束後,南哥在返回的途中,有意帶領我們到附近那座叫鳳凰嶺的山腰間,觀看和瞻仰七世祖王國品的那座白墳。

我偶然發現,雖然時間已經久遠,加上長年累月受到風雨陽光等惡劣自然環境的腐蝕影響,但在墓碑上還能清楚地辯認出刻有父親王誌昉、王誌端等族上名人的名字。

我心中便想,父親他們在族中絕非尋常之人士,他們必定是當年王氏宗族中頗具名望者。顯然,都是與當年他們成為族中罕見的大學生不無關係。

在返回來路的上,我問起十二世祖婆葬於何處時,南哥告訴我,是葬在小時候曾到去耕過田的那個很遠的山衝――山塘。即是在山塘衝尾的中心嶺向西北處的一個山崗上。

正是:

滿目荒涼草遍地,多年無祭已忘記;

七世墓碑有父名,流傳千古世人知。

終年九二世稀罕

曾聽南哥和我說過,曾祖父王祖汛(即十三世祖),生於1851年,卒於1942年,享年九十二歲。他是一個撲實、厚道、勤勞、節儉的莊稼漢。除了這些之外,便沒有任何其它特長,就隻是平日好飲兩杯了。

那是1942年的清明時節,早上在始公壩公祭了太始祖後,祖父清川公被祠堂用橋子抬到新村祠堂。曾祖父他也隨同村裏人,便一塊高高興興地也步行去新村祠堂吃“蒸嚐”去。

當天下午,家裏人一直等到天都快黑了,祖父在坐橋子回來時,曾祖父已動身返回村子了。此時,祖父發現其他與他一塊去吃“蒸嚐”的人,都陸陸續續先後回來了。但是,奇怪的是祖父一直還不見曾祖父的影子。

於是,家裏人大家便著急起來,急忙派人四處打聽,還特地派人沿著往新村祠堂的小路前去尋找。

誰也料想不到,就在旱田坑的一條山衝裏,竟發現他已在一個水很淺“田缺窩”給浸死了,頭頂上還帶著那一頂他常帶的大“笠帽”。

大家猜測,一定是飲醉酒回到半路時,頓時暈頭轉向而一不小心跌倒,就再也爬不起來,就這樣活生生給浸死的。

唉,畢竟他已是九十二歲高齡,實在是年事已高……

他終年時正好是九十二歲,這在我們家族史中他算是最長壽者之一。當然,上溯還有更高壽的五世祖華林公為九十八虛歲(1654-1750年)。

祖父便為曾祖父隆重操辦起後事,最後把曾祖父埋葬在文江的山水村附近一座叫亞妹嶺的山上。這墓地也是祖父辛川公他生前親自探測到的。還自稱是一塊能出大學生的“風水寶地”呢。

我們曾祖母先於曾祖父而去,葬於木嶺向北。正好是在祖母墓上方十多米高處的地方。

正是:

曾祖厚道莊稼漢,晨拜始祖新村趕;

酒醉倒在道路旁,終年九二世稀罕。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4)祖父盛名人讚頌

後人有詩讚曰:

祖父號稱清川公,一世盛名人讚頌;

奢望王家財丁旺,根深苗壯報祖宗。

風水寶地終尋到

據村上老人回憶往事中知道,祖父王大澄(即十四世祖),人稱清川公。生於1872年,卒於1947年,享年76歲。

祖父是一位善於專門從事看地、看風水且遠近知名的“風水地理”先生;他身材高大,接近1米80的個頭。

由於通讀和研究有關“風水”、地理書籍,精通“風水”、地理知識。因此,不少四方鄉裏慕名而來請他上門幫看宅居地、墓地、選擇“日子”者絡繹不斷。

據新屋誌輻老師回憶他時,曾對我說過:

“……我常常看見清川七爺穿一身長袍馬褂,頭戴一頂紳士帽子。背上斜挎著一個小布袋,在袋裏麵放個‘羅庚’(實際就是個指南針)和一些風水地理書籍。經常肯到我們新屋和附近村子上走動。他還兼管你們族中七世祖國品公的‘蒸嚐’事。因此,你祖父清川公在良村肚內的王氏宗族中,確有很高威望,算是個族頭之一吧。”

又根據嶺江排新屋屯九姑的大兒子張奇表兄,在他寫的回憶錄《嶺江排新屋屯建村史》一文中,曾有過下麵一段生動描述:

“……我的父親立即到石湖坡外公王清川家裏與他商量大計,並得到他的同情和大力的支持。當他剛知道後,就立即動身前來考察。

來時,先從青湖平、沙江垠這邊上來,觀看了一會兒後,覺得這個地方亦可以,但還是不夠理想。

然後,又經茅房下村路經過,直到了新場嘴一看,果然發現新大陸一般。再仔細地一看,高興地說道:

‘啊!好家夥!這個地方正是我們要找的最理想的‘風水寶地’的宅基地。’

當時,外公王清川就對大家說:

‘這個屋場好,真是你們家族的福份。你看,前麵有寫字的案台、有筆架,後麵還有‘石高印’作為後台,做靠山。左右的沙手非常協調,陽光充足,空氣新鮮,風景優美。你們居住之後,定會人財兩旺,富貴雙全,滿屋書香,人才輩出,子孫後代,榮昌吉慶,長發其祥,福祿滿堂,蘭桂騰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