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2)

這種事情,從第一個人拿起棍子毆打另一個人類時候,就定了下來。

馬庫斯收到回信,沉吟了好久,揮手叫來了瓦魯斯,讓他準備騎兵部隊,決戰的時候到了。

此時,戰爭已經進行了四個小時,雙方的重步兵一二線部隊都已經兩次投入戰爭,疲憊和傷亡開始在軍隊中蔓延開來。

烏瑞納斯的軍隊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不管怎麼說,他的軍隊普遍年齡要高於馬庫斯的軍隊,而且不列顛人和高盧人一看仗有利可圖,馬上像打了雞血一樣,逐漸擠壓烏瑞納斯的陣線,陣線開始出現動搖。

馬庫斯下令出動後備部隊,那就是身穿鎖子甲的羅馬重裝步兵,他們的主要武器不是短劍,而是長槍,而他們的作戰方式也不是連鎖陣型,防守反擊,而是突擊,突擊,繼續突擊。

這些精銳槍兵所使用的都是希臘長槍,不是馬其頓長槍,槍體都是使用木質細密油性大的木材所製,堅韌又不缺乏彈性,是上好的槍材,槍兵本身並不適合在丘陵地區作戰,因為靈活力有限,但是如果戰爭開始之後,在大兵團集中的地區,槍兵的投入就足以展現它最大的殺傷力。

終於,烏瑞納斯陣營開始出現崩潰,烏瑞納斯親自率領後備部隊衝上陣線,企圖維持陣線的完整,但是,敵人的騎兵部隊也開始從兩翼包抄上來。

拜馬庫斯的大騎兵思想的福,尼德蘭的騎兵一直都是在步兵之上的,雖然數量不多,但是精銳程度要高於羅馬騎兵,尤其是羅馬騎兵的戰馬還沒裝備馬蹄鐵,這在騎兵的衝鋒中將是致命的缺點。

而尼德蘭的騎兵一方麵戰馬來自北歐等地,馬身高大,力量足,衝刺力強,讓騎兵使用標槍時候得心應手;另外一方麵,馬刀的使用要超越羅馬士兵使用的短劍,再加上馬庫斯使用不列顛的馬鞍和維京人的馬鐙,騎兵可怕的戰鬥力在這一時候爆發出來。

幾乎是一個衝鋒,尼德蘭騎兵就打垮了羅馬騎兵,騎兵的另外一個特長讓羅馬騎兵運用,那就是跑得快。

羅馬兩隊潰逃的騎兵不顧頭尾的朝著田邊衝刺下去,他們被這場可怕的戰爭嚇壞了,畢竟,他們隻是輔兵,不是騎士,從未打過如此激烈的戰爭。

尼德蘭騎兵全都是戍邊戰士,幾乎個個殺人如麻,刀口舔血,他們幾乎沒怎麼追擊騎兵,而是高速衝刺,完成鉗形包抄,開始包圍敵軍,襲擊他們的後隊。

烏瑞納斯再堅持,他的親信部隊也再堅持,如果今天是他的嫡係部隊,那麼即使失敗,恐怕也要尼德蘭付出慘重的代價。

但是,今天這支部隊實在是已經盡了全力,他們也真的做不到。

混亂開始產生,越來越多的人潰逃,百夫長率先脫下頭盔和披風混入潰逃的人群,但是在騎兵來去如風的速度下,又能逃到哪裏去呢?

馬庫斯下達了最後的命令,全軍突擊,圍殲敵人!

他欣賞烏瑞納斯,烏瑞納斯對他曾經亦師亦友,但是此刻,這個人代表的是羅馬文化的固執,它不會對尼德蘭妥協,而讓所有進入尼德蘭人能上下一心的條件就是建立一個共同的敵人,他就是,羅馬!

每個人的手上都沾滿羅馬人的鮮血之後,那麼不會有人再叛變了,因為叛變,代價也是高昂的。

馬庫斯看著蜂擁而上的尼德蘭戰士,看他們手中揮舞的閃亮短劍,突然有一種眩暈感,天地之間好像變成一片通紅。

火一般的晚霞中,地麵到處都是深沒腳麵的血水,屍體開始腐敗,輔兵們開始收拾戰場,堆積柴薪,焚燒屍體,掩埋戰友。

大本營中,勝利了將領們開始大排酒宴,馬尼斯和瓦魯斯款待麾下的幾十個百夫長和來自異族的將領們,廳堂上堆積如山的是戰利品,這頓酒宴過後,每個人都會滿載而歸。

尼德蘭的主人,馬庫斯此刻卻在外營,帶著侍衛,聽著營地中受傷將士們的慘嚎和呻吟,心裏百味雜陳。

發動這場戰爭的人,他奪走了多少人的生命,這些人的家人,朋友,親戚們會如何心痛。

而遠處燈火輝煌的酒宴顯得更加刺眼,親戚或餘悲,他人亦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