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3)

問。種現相生同時之義。

答。腳下種子生頭上現。如子生莖。現行頭上辦所熏種。如莖結實。故定同時。亦如前說。

問。俱有依差別之理。

答。有四師。前三不正。其正義者。乃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如前問答。

開導差別

問。開導依有差別否。

答。有三師故。謂難陀。安慧。護法。三師有異。

問。三師不同。大意如何。

答。難陀安慧八識相望。互為開導。護法八識各自開導。此大意也。

問。難陀安慧互開既同。取理同否。

答。不同。難陀以相續為理。相續之者。與間斷者為開導依。安慧有力為理。以有方者。與無力者。為開導依。

問。護法菩薩既逈不同。以何為理。

答。三義為理。一有緣法。二要為主。三能作等無間緣。

問。立理既然。開導如何。

答。八識各自類為開導。非互相望。

問。粗知大綱。請舉難陀之文。

答。論雲有義。五識自他前後不相續故。以第六識所引生故。唯第六識為開導依。第六意識自相續故。亦由五識所引生故。以前六識為開導依。第七八識自相續故。不假他識所引生故。但以自類為開導依。次安慧師難難陀曰。汝言前五自他不續。唯用第六為開導依者。未自在位。可如汝說。若自在位。寧不相續。又難。若率爾遇境。可不相續。等流五識豈不相續。又難。若非勝境。有不相續。處增盛境。何不相續。

問。何名增盛之境。

答。如炎熱地獄。

問。增盛境寧見相續。

答。猛火熾燃。逼奪身心。經一劫等。燒煑不絕。此五識身。理必相續。難前五已。難第六雲。五俱意識。自前後引。何假前五。為開導依。又難。無心等位第六既斷。七八恒續。何不用彼為開導依。又例難雲。若六用前自類為依。五識自類何不許邪。彼既不爾。此雲何然。難第七雲。平等性智相應末那初起。必由第六引生。亦應用彼為開導依。難第八雲。鏡智俱第八淨識。必由第六方便引生。亦應八用六七為依。既難破前。申自義雲。應說五識。前六識內隨用何識為開導依。即知前五有六重依也。第六意識用前自類。或七八識為開導依。明知第六有三重依也。第七末那用前自類。或第六識為開導依。七有二重。阿陀那識用前自類。及第六七為開導依。八有三重。護法菩薩總非前曰。有義。此說亦不應理。總非前已。立自義雲。開導依者。謂有緣法。為主。能作等無間緣。

問。立三義者。其故何也。

答。各有所揀。

問。初義揀何。

答。有字揀於不相應行。由彼無體。故有字揀。緣字揀色及無為法。彼非能緣。故緣字揀。揀彼意者。要有所緣。及有力者。能引生故。

問。為主揀何。

答。揀心所法。彼非主故。要是其主。及有力者。方可為依。

能所無間。其義揀何。

答。揀前二師異類之識。為自識依。及揀自類後念之識。不與前念自識為依。等無間緣。即唯自類。及自前念也。

問。此中能作等無間緣。與四緣中等無間緣是同是別。

答。是別。

問。請料簡之。

答。有是開導依。必是等無間緣。有是等無間緣。非開導依。此寬彼狹。故雲別也。

問。何類是等無間緣非開導依者。

答。謂前念滅自類心所。是前滅後生等而開導。不自在故。非是所依。

問。開導依名屬目何義。

答。此於後生心心所法開闢引導。名開導依。

問。何故揀色及不相應。

答。皆無力故。

問。何揀無為。

答。無前後故。難前師雲。縱雲若此與彼無俱起義。說此於彼有開導力。奪雲。一身八識既容俱起。如何異類為開導依。

問。此難何意。

答曰。意雲八識相望。他現生處。不障我路。何用他識與自開導。又難。若自八識互為開導。一身八識應不俱起。前師答雲。不俱何失。難雲。便同小乘心不並生。前師雲。我既不爾。汝雲何然。申自義雲。是故八識。各唯自類為開導依。深契教理。何以故。自類必無俱起義故。應外難雲。此識彼識是異類俱起。相望非開導。此心彼所。亦異類俱起。心非心所依。舉論答雲。雖心心所異類並生。而互相應。和合似一。定俱生滅。事業必同。故一開導時餘亦開導。具此五義。是故心與心所。心所與心。展轉亦得作等無間緣。諸識不然。不應為例。此釋諸識相應難也。外又難雲。心王心所雖異類相望。互作無間緣。緣義既無差違。依亦應等。論答之雲。然諸心所非開導依。何以故。於所引生無主義故。疏釋之雲。依是主義。心所非依。緣是由義。心所亦爾。此釋心所成依難也。著名沙門而來難雲。如我所見。前念一法引後自一。名之為等。汝前一法。引後一聚。何待名等。論答之雲。若心心所等無間緣各唯自類。其七八識初轉依時。相應信等此緣便闕。此釋應各為緣難也。

問。雲何便闕。

答。七八有漏。無有信等。無漏信等。誰為此緣。難雲。設此緣闕。亦何傷理。論答之雲。則違聖說諸心心所皆四緣生。何以故。闕此一緣。唯三緣故。外又難雲。六從無心出有心時。何不七八為六依。論答之雲。無心睡眠悶絕等位。意識獨斷。而後起時。彼開導依即前自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