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2.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3.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
4.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討武氏檄》
初唐詩壇上還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陳子昂。陳子昂,字伯玉,初唐著名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代表人物之一,為人剛正不阿,後來被武三思陷害,冤死獄中。代表作有《感遇》詩38首、《登幽州台歌》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針對初唐的浮豔詩風,主張恢複漢魏風骨,反對齊、梁以來的形式主義文風。他自己的詩歌風格樸質而明朗,格調蒼涼激越,標誌著初唐詩風的轉變,被後人稱為“詩骨”。
“詩仙”與“詩聖”——李白與杜甫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被稱為“謫仙人”,被後世尊稱為“詩仙”。他是盛唐時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創造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又一個高峰。他批判和繼承了前人的傳統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為唐詩的繁榮與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麵。李白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他的歌行體和七絕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李白的詩大多以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在詩歌中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想象豐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義精神,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李白的出生地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四川綿州,一說是中亞的碎葉城。他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漫遊中度過,遊曆了半個中國。李白年輕時到處漫遊,結交社會名流,希望被推薦,有朝一日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夢想,後來他終於被唐玄宗召到長安,供奉翰林,當時他的文章名滿天下,可惜雖然被唐玄宗所賞識,但是卻因為得罪了高力士、楊貴妃等人,在長安呆了三年就被賜金放還。
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後來因為李璘和唐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到牽連,被流放夜郎,經郭子儀(唐朝名將,平定安史之亂的第一功臣)求情,終於被赦免,晚年漂泊於東南,最後病死在安徽當塗。代表作品《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等。除此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和杜甫之間的友誼,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友誼為後世稱頌。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2.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3.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4.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5.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6.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8.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9.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樂府·將進酒》
1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盛唐時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尊稱為“詩聖”,他的詩歌是“詩史”。杜甫經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親身經曆了安史之亂,他的詩歌中充滿了對國家的憂慮和對老百姓困難生活的同情。他的代表作是“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即《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他的詩歌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影響深遠,算得上是“百代宗師”。
杜甫青年時期曾四方遊曆,結識了比他大十一歲的李白,從此成為至交好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中年之後,杜甫在長安困頓了十年,安史之亂爆發後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有一次還被叛軍俘虜了,脫險後當了幾任小官,晚年在湖北湖南一代漂泊,最後病死。
1.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贈花卿》
2.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前出塞·其六》
3.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