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書法師從“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楊凝式等人,他積極從這些書法大家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革新。他的書法重在寫意,寄情於信手所書之點畫。蘇軾的字乍看樸素、平實,但其實內裏蘊有一股汪洋浩蕩的氣息,就像神龍一樣變化莫測。他長於楷書、行書,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給人一種包蘊“大海風濤”之氣的藝術美感。他的傳世名作有《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洞庭春色賦》、《中山鬆醪(láo)賦》等。
黃庭堅字魯直,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書法方麵他長於行書和草書,最初以周越(北宋初年書法家,對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有很大的影響)為師,後取法顏真卿以及懷素,還受到了楊凝式的影響。他的筆法以側險取勢,奇崛縱橫,字體開張,筆法瘦勁,自成風格。他的代表作品有《鬆風閣詩》、《黃州寒食詩跋》、《花氣熏人帖》、《虹縣詩》、《砥柱銘》等。
米芾是北宋時著名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他個性怪異,舉止癲狂,遇到石頭就稱“兄”,在那裏膜拜不已,人稱“米顛”。他精於鑒別和收藏,而且還不斷地製造贗品。在書法方麵他擅長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還擅長臨摹古人書法,已經達到幾可亂真的程度。
米芾初學周越,後學歐陽詢與柳公權,字體緊貼,筆畫挺拔勁健。後來又轉學“二王”,體勢展拓,筆勢爽勁。他稱自己寫字是“刷字”,也就是說他的書法的行筆方法和前人不同。他的代表作有《向太後挽辭》、《蜀素帖》、《拜中嶽命帖》、《草書久帖》、《多景樓詩帖》等。
蔡襄,字君謨,北宋大臣,著名書法家。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而且學識淵博,書法藝術高深,他的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能夠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自書詩帖》、《謝賜禦書詩》、《陶生帖》、《蒙惠帖》等,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等。
藝術細胞最發達的皇帝——宋徽宗與“瘦金體”
宋徽宗名叫趙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間因為過分追求奢侈的生活,重用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搞得民不聊生,後來金軍南侵,他被俘虜到了北國,受盡屈辱而死。
宋徽宗多才多藝,一生鍾情書法繪畫,喜歡收集名人書畫。他獨創的瘦金體書法挺拔秀麗,飄逸犀利,獨步天下,無人可出其右。就算是完全不懂書法的人,看過之後也會讚歎有加。他以瘦金體所書的代表作品有《瘦金體千字文》、《預借風霜二詩帖》、《夏日詩帖》等。
宋徽宗除了擅長書法外,在繪畫方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為我國古代繪畫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位時就大力提倡繪畫,擴充了翰林圖畫院,並讓手下的文臣編輯了很多畫譜,保存了很多稀世珍品。他還提高了畫家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對繪畫藝術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和倡導作用。
宋徽宗本人擅長水墨畫,他的繪畫代表作有《降龍石圖》、《芙蓉錦雞圖》、《聽琴圖》、《四禽圖》、《雪江歸棹圖》等等。
榜書,又被稱為“署書”,是用大字書寫在宮殿上的匾額。根據《泰山刻石》、《會稽刻石》等資料記載,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書寫榜書的書法家應該是秦丞相李斯。
書畫兩棲的大家——趙孟
趙孟,字子昂,號鬆雪、鬆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宋末元初的著名書法家、畫家,楷書四大家之一。他是宋朝宗室,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之後。趙孟先在南宋為官,南宋滅亡後又被元朝統治者看重,入仕新朝。元世祖忽必烈非常欣賞他,稱他為“神仙中人”,給予他種種禮遇。元仁宗時他已官居一品,達到了政治生涯的頂峰,是元朝初期最顯赫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