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中國繪畫,妙手丹青(2)(3 / 3)

文征明:原名璧,號衡山居士,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明代“吳門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在文學上他和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為“吳中四才子”。

文征明擅長畫山水、蘭竹、人物、花卉,尤其精於山水。他早年跟隨沈周學習繪畫,後來又師法趙孟、王蒙和吳鎮三家,最後終能自成一家。

他的繪畫呈現粗細兩種麵貌,粗筆源自沈周、吳鎮,兼取趙孟古木竹石法,筆墨蒼勁淋漓,又帶幹筆皴擦和書法飛白,在粗簡中見層次和韻味。細筆則取法趙孟、王蒙,布景繁密,造型規整,用筆細密。文征明在繪畫方麵的代表作是《蘭竹石圖》、《雨餘春樹圖》、《江山攬勝圖》、《洞庭西山圖》等。

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明四家之一,明代文學家、畫家,為人玩世不恭又才氣縱橫。他擅長畫山水、人物、花鳥,他的山水畫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他的人物畫大多取材仕女以及曆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色彩清雅豔麗,體態非常優美,造型準確,也擅長寫意人物,筆簡意賅,富有意趣。他的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隨意又灑脫,有一種秀逸的格調。代表作品有《騎驢思歸圖》、《山路鬆聲圖》、《百美圖》、《兩岸峰青圖》。

仇英:明代著名畫家,善於畫人物,尤其擅長畫仕女,既工設色,又擅長水墨、白描,能夠運用多種筆法去表現不同的對象,他的繪畫風格圓轉流美、勁麗豔爽,代表作品有《赤壁圖》、《玉洞仙源圖》、《桃村草堂圖》、《劍閣圖》等。

“揚州八怪”——鄭板橋與揚州畫派

“揚州畫派”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揚州八怪”,但並不專指八人,泛指清代康熙中期到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些職業畫家。

揚州畫派的畫家雖然在繪畫風格上各不相同,但是也有以下共同之處。

首先,他們大都出身於知識分子階層,其中大多數的人沒有做過官,生活清苦,以賣畫為生,少部分人雖然做過小官,但是隨即就棄官不做,也是以賣畫為生。所以,他們了解民間疾苦,因此憤世嫉俗,不向權貴折腰,借著繪畫抒發自己的不平之氣。

其次,他們都注重藝術個性,重視思想、人品、學問、才情對繪畫創作的影響,文學和書法修養都很高。他們繼承了徐渭(明代著名畫家)、朱耷(明末清初著名畫家)、石濤(清初著名僧人,著名畫家)的創新精神,主張自立門戶,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反對當時社會崇尚模擬、泥古的作風,被人們看作是“怪物”,所以才有“八怪”之稱。

再次,繪畫強調寫神,並善於運用水墨寫意技法,畫麵主觀感情色彩強烈,並且以書法筆意入畫,注意“詩書畫”三者的有機結合。

這些特點讓他們能夠形成一種強大的藝術潮流,以標新立異的精神給畫壇注入了生機,並且對後世水墨寫意畫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是鄭板橋。

鄭板橋,原名鄭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清代官吏,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揚州畫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詩書畫曠世獨立,世稱“三絕”。

鄭板橋擅長畫花卉木石,尤其擅長畫蘭竹。他喜歡在自己的畫上麵題詩,他的畫能夠突破傳統的花鳥畫的藩籬,具有獨特的個性,富有創新精神,保持著無限的生命力,代表作品有《蘭竹石圖》、《墨竹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