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豪華的金銀酒器(1 / 1)

金銀酒器在所有的酒器之中,最為豪華,是古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最早出現於商代,在唐宋時期形成了一個高峰,到元代以後銀器逐漸衰落,而金器依然是酒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金銀酒器是以貴金屬黃金和白銀為基本原料加工製成,融財富、實用、珍藏、觀賞於一體,是富貴、權勢的象征。

禦用酒器

金質酒器中以金托金爵杯、孝靖金溫酒鍋和金甌永固杯最具有代表性。

金托金爵杯由金托、金爵組合而成,為打製成型,以鏨花工藝進行裝飾。托盤為折沿淺腹平底盤,中心立一樹墩形柱,三麵分別雕出花瓶形,瓶內各插一支嵌珠寶的花卉。爵為短尾長流,流口兩側立二圓柱,三足外撇,深腹,腹一側附有方形把。爵腹壁刻有淺浮雕的二龍戲珠、海水江崖流雲紋。三足和二柱上還刻有龍首紋,爵把之上飾有雲雷紋,三足上部及二柱頂端各嵌紅寶石一枚。平鏨線條流暢瀟酒、自然優美。為使鏨雕後爵之美觀,又鑲了一層極薄的金箔內壁,光亮平滑,便於使用。托口及腹內飾勾連雲紋,外壁飾二龍戲珠,底內壁飾淺浮雕龍戲珠及雲紋。中心立柱滿飾如意雲頭,插入陽鏨寶瓶中的牡丹花枝上除嵌有紅、藍寶石外,還飾以金銀錠、珊瑚、犀角等八寶裝飾,此外爵底外壁還刻有一周銘文。整個金托金爵的裝飾藝術複雜,造型優美,裝飾華麗,富麗堂皇。

孝靖金溫酒鍋是目前最為名貴的一件溫酒器具,它由金托盤、鍋座及溫鍋組成。盤為平底平折沿托,盤中心立一繡墩形座承溫鍋,盤沿麵刻套連雲紋,腹壁飾流雲、八寶紋,底內壁為沙地,刻雲龍紋。座口下折成雙層,飾如意紋,其下為覆蓮紋。溫鍋斂口,弧壁,平底,素麵。

金甌永固金杯為清朝皇帝於每年正月初一時,舉行元旦開筆儀式時盛屠蘇酒的專用酒器。杯子為卵圓形,以兩條夔龍為耳,夔龍頭各安珍珠一枚;以三個卷鼻象頭為足;杯身滿鏨寶相花,花紋對稱,鑲嵌以珍珠、紅藍寶石做花心,點翠地。杯口一側,鏨刻陽文篆書“金甌永固”四字,另一側鈐“乾隆年製”款。此杯使用了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製作極為精工,該杯尺寸雖小,但工藝複雜,紋飾繁縟,而且通體都有光燦晶瑩的珠寶,因此顯得特別精美。

金銀酒器的特點

金銀在物理性能上有獨特的優勢,不怕氧化,不易生鏽,不溶於酸堿,延伸性能較強,而銀在這些方麵卻大為遜色,加之銀的儲藏量較金為多,所以遠不如金珍貴。因此,金酒器從漢唐到清末,一直是曆代皇室宮廷及富商巨賈的專用品,而銀酒器既為權貴所享用,同時也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銀質酒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唐代韋洵墓出土的鴻雁折枝花紋銀杯。它的器形為敞口,圈足略矮,微束腰,下腹急內收,並且有一周明顯的折棱。整個器體除圈足外,皆以珠點紋為紋,上腹部近口沿處有一周較粗的凸弦紋,此弦紋與下腹之折棱線將整個器腹分為三部分。近口沿處和下腹折棱線以下,皆飾如意雲紋;腹中部在地紋之上飾折枝花紋和散雜草紋,折枝花紋之間有精美的展翅欲飛鴻雁圖。這個銀酒杯有飲酒寄情思之意,因為古諺鴻雁傳書,飛雁傳情,而且鴻雁一直被人們當作寄寓情思的象征。

金銀酒器的製作都很精細,它們也非普通人所能使用,通常都是皇家、達官貴人和一些豪富之人,為顯示其身份和財富才使用這些酒器。如金托玉爵和金托金爵杯就是明萬曆皇帝的禦用酒器,金甌永固金杯是乾隆的禦用品,鴻雁折枝花紋銀杯也是唐中宗韋皇後弟弟的隨葬品。

延伸閱讀

唐代金銀器“宣徽酒坊”銀碗

宣徽酒坊銀碗高5.8厘米,口徑15厘米,底徑7.8厘米,銀質。侈口,圈足,碗心刻飛翔的鴻雁,周圍飾寶相花朵,並以排列的珠點為地紋,外有聯珠紋一圈;腹裏壁飾以兩方連續圖案,紋飾上大下小;腹外壁則為內壁紋飾的反飾。口沿裏外均有一圈聯珠紋。碗底有“宣徽酒坊宇字號”七字。1958年陝西耀縣柳林背陰村出土,現藏陝西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