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上被迫從政治舞台上擠下來進入退隱狀態的創造性人物,他們在多年臥薪嚐膽之後,卷土重來,東山再起,死灰複燃,有的在政治上以嶄新的麵貌再度出山,有的則狡兔三窟,轉移創造領域,成了宗教創始人、政治哲學家、詩人或別的什麼大人物,總之對人類進步發生了巨大影響。菜根譚:退步即進步的張本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能退一步常進百步。
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列寧:退一步進兩步
列寧說:退一步,進兩步。你要跳高,得退後距離,然後加速前跑。你要出拳,得先將拳收回再擊出,這才有力。狡兔三窟
馮諼為孟嚐君營造三窟
齊國的孟嚐君委托門客馮諼去薛地收債。馮諼問:“收完債後,買點什麼東西回來?”孟嚐君說:“你看我家缺什麼,就買點什麼。”馮諼到了薛地,見百姓很窮苦,就以孟嚐君的名義,將債款送給欠債戶,把債券當場燒毀。老百姓由此對孟嚐君感恩戴德。這是饑腸一飯之計、欲取先予之計,更是狡兔三窟之計。馮諼回來後,孟嚐君問馮諼:“你買了什麼回來?”馮諼說:“我給你買‘義’回來了。你說你家缺什麼就買什麼,我看你家金銀綢緞、山珍海味樣樣不少,隻缺一點兒‘義’,所以就拿收來的債,給你買了‘義’回來。”後來,孟嚐君被齊王撤職,薛地的老百姓便爭先恐後,扶老攜幼來迎接他。孟嚐君才感到得民心是何等重要。他對馮諼說:“先生,你買的‘義’我見到了。”
馮諼說:“狡兔有三窟,也不過能夠保住命罷了。如今您隻有一窟,讓我再給您鑿兩窟吧。”馮諼請求派他去魏國遊說,他帶著50輛大車、黃銅500斤,結果魏國以100輛大車和千斤黃銅來聘孟嚐君去當魏國的宰相。馮諼預先請孟嚐君要謝絕這一聘請。魏國的特使往返幾趟要聘孟嚐君的消息傳到齊王耳裏,這就形成了奇貨可居的局勢,於是齊王恢複了孟嚐君的相位。這是第二窟。
馮諼為孟嚐君營造的第三窟,是向齊王申請分得一份先王的祭品,在薛城建築一座宗廟。宗廟建成,馮諼說:“三窟已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管仲鮑叔腳踏兩隻船
《戰國策》記載,管仲與鮑叔牙還有召忽三人很要好,決心在事業上互相合作,他們曾經合作做過生意。但他們更想合作治理齊國。
當時齊王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公子糾,一個叫公子小白。召忽認為公子糾是長子,一定能繼承王位,所以建議他們三個人一齊輔佐公子糾。管仲說,這樣等於吊死在一棵樹上。萬一公子糾沒繼位,我們三人不是都完了。我看,反正今後的齊王總是這兩兄弟中的一個,所以我們分開來,讓一個人去輔佐公子小白。這樣,不管哪一個當了齊王,我們當中都有功臣,可以互相照顧。於是,他們讓鮑叔去輔佐公子小白,管仲和召忽輔佐公子糾。後來,管仲箭射小白,鮑叔叫小白裝死,管仲以為小白已死,便從容地陪公子糾回國繼位,不料小白已先回國當了國王。這樣,小白成了齊桓公,鮑叔成了功臣,管仲和召忽成了罪人。
正因為管仲事先想到了腳踏兩隻船或類似於狡兔三窟,所以鮑叔可以在齊桓公麵前說情,不但沒殺管仲,反而讓管仲當了宰相,幹出一番霸主的事業。
如果當時管仲三人全輔佐公子糾,那麼一旦小白掌權,他們三人就都沒命,曆史上也不會留下管仲這麼多政績和言論了。另起爐灶
世界上一切精明的企業家,都不會死守一個行業,錢多了,就在別的行業投資,為自己營造幾個窟,一旦原來的行業蕭條了,他還有另外的行業支撐他渡過難關,重振旗鼓。下海不成改登山
在一切事業選擇中,如果經過努力和試驗,確信自己幹這一行不適宜,發揮不出自己的才能,創造不出成果,也就是處於敗勢的情況下,不如另起爐灶、另僻蹊徑。
學氣象學的魏格納,沒有在氣象學領域作出成績,他來個狡兔三窟,轉移目標提出了地理地質地貌學上的著名的大陸漂移說,成為此學說之鼻祖,並為此而獻身。至今人們仍懷念他的偉大功績。
薛定鍔從生物到物理,沒有固定計劃,沒有明顯成果,於是“走為上計”,在量子力學上建立了著名的薛定鍔方程。
約裏奧·居裏和尤雷,分別從工程學、生物學轉換到物理學和化學,均無大建樹,後來在原子能的研究中作出了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