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李洛請爵被拒 太妃要差得允(3 / 3)

“好,好。那就借你們吉言。”

這時,吳國舅從外麵闖進來,看見一屋子的人,呆怔了半天,才忙跪下一一道了吉祥,起身後,又專門給太妃跪下,大聲說道:“恭祝姐姐福壽安康。”

“快起來。”太妃和藹地說,又問:“怎麼來得這麼晚?”

“外麵有事耽擱了。”

“吳國舅不是個閑人嗎?”李洛納悶地問道:“還有什麼事重過太妃生辰的?”

梁太後忙攔住李洛,道:“不得無禮。”

吳國舅卻並不惱,仍舊笑嘻嘻地說:“這一天閑得肉癢癢,總得自己找些出路才是。”說著看了一眼李沫,撇著嘴道:“我這個老頭子都閑不下來,你一個年輕小夥子每日裏在這宮中無所事事,也不著急?你倒是學學你的這些叔叔姑姑姐姐妹妹的,不要養出一身懶筋骨來。”

梁太後便說:“沫兒生來富貴,這是娘胎裏帶來的,要我說,做個富貴閑人才是享福,不像他們,有這命卻無福享。”

李相聞言,馬上說:“嫂嫂這話說得在理,我不過躲了幾個月的懶,就讓我的侄兒皇上親自給抓了回來,我是有苦都沒地方訴去。”

李洵大笑著說:“你們這麼多苦處都跟我訴,我這苦處找誰說去?”

吳國舅撇撇嘴:“你們這是糊弄我呢,我一個老頭子就不說了,你們讓李沫說說,他空擔著皇子的名頭,什麼事都不幹,什麼心都不操,他可是對得起祖宗?”

李洵從這話中立馬聽出了蹊蹺,便和李槿對視一眼,從李槿的眼中,她看出李槿也是滿心疑慮,便故意說道:“李沫照顧著太妃,盡人子之孝,哪裏敢說是無所事事呢?”

“不錯。”李槿也附和道:“這盡忠什麼時候都能盡,盡孝可是要及時的。祖宗向來行的就是以孝道治國,哪裏會有對不起之說呢?”

“我並不是說別的。”吳國舅又說道:“隻是你們看李沫都二十四的人了,要家沒家要業沒業的,我這姐姐能不急嗎?”

“呦,我們倒忽略了這事兒,沫兒都二十四了,該是成家的年紀了。”梁太後拍著腦袋,說道:“到底是做舅舅的操心,我真是枉被叫一聲母後,為人母的心思終究是沒有周全。”說著有些嗔怪著對太妃說:“你也不提醒著我,你不急嗎?”

太妃歎口氣:“我如今身子這樣,哪裏還顧得上這些?他舅舅也給我念叨過,我總不好意思開這個口。如今既然說到這兒了,我也顧不上臉麵了,想跟皇上求個恩典。”

“太妃請說。”

“娶個媳婦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我怕是趕不上了,隻求太後替我用用心給沫兒尋個好人家的姑娘也就罷了,這事兒我倒不惦記。”太妃看著梁太後說道,接著又對李洵說:“隻是還求皇上讓沫兒上朝學政,能學多少是多少,以後也能給皇上做個幫手。”

李洵心裏一抖,還未說話,就聽見李洛說:“這事兒簡單,不是皇姐的一句話嗎?”

李洵尷尬地一笑,說:“茲事體大……”

“皇上做事就是過於謹慎,倒顯得拖遝了。”吳國舅見李洵又想推掉,忙開口嚷道:“他是你弟弟,上朝理政是他分內的事情。從他回宮,您就左一句規矩有一句家法地束著他,他能做什麼讓您這樣防著?倒顯得您小家子氣了。”

“你怎麼又說開胡話了?”太妃不滿地瞪了吳國舅兩眼,又想替她弟弟求情。

李洵卻止住太妃的話頭,說:“並非我有什麼忌諱。”說著長出了一口氣,又笑笑,對李沫說道:“吳國舅說得也實在有理,既然這樣,沫兒什麼時候方便了就隨朕上朝吧。”

李沫立馬跪倒在地,說道:“皇上信任,臣弟感激涕零,隻等母親病情好轉便……”

“你不用等我,你也是個有抱負的孩子,哪能把時間浪費在我身上?”太妃笑笑:“盡管跟你皇姐去做吧。”

李沫聽了這話,忙叩頭謝恩道:“臣弟明日便可上朝。”

用過午膳,李洵借口朝堂還有事,便和李槿先告辭了出來,尚未出太妃宮殿的大門,李洵便冷笑著說:“姑姑看見了,狐狸尾巴終於是露出來了。”

“這一來我們倒真清楚了,以前我一直隱隱有種感覺,庶子進宮就是事先安排好的一出戲,我們隻不過被拉入這場戲中跑了個龍套,如今這種感覺倒是得到了證實。他們也太迫不及待了些,暴露地可是有些早了。”

李洵搖搖頭:“他們是打著太妃這張牌呢,若太妃死了,他們來不及演這一出就要回南山去了,怎麼能不著急?”

“他上朝學政,無非是想接觸百官,為以後打基礎。走一步,看三步,想得真長遠。”李槿咬牙說道,又問李洵:“您怎麼就應了他呢?”

“姑姑還記得鄭莊公克段於鄢的故事嗎?倒是吳國舅一語提醒了朕,他們提什麼要求朕若不應倒顯得朕小心眼,猜忌於他們。不如朕什麼都應了,縱著他們他們自會露出馬腳。”

李槿點點頭,會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