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昭榮終曉實情 帝儲再起波瀾(1 / 3)

入了冬,天氣便一天冷過一天。雪已經下了好幾場,尚陽宮的院子中茫茫的一片,李洵出神地望著,直到眼睛淌出淚來,采新從外麵端了熱茶進來,看見李洵這般模樣,忙隨手放下東西,就勸著李洵進到屋裏,說:“您這樣看著雪,是會看壞眼睛的。”

李洵擺擺手,無奈地笑著說:“朕隻是想起那年跟洛兒和添兒在院中打雪仗的情景了。不過一晃眼的功夫,他們都大了,不需要我了。”

“您雖是長姐,卻操著當娘的心。”采新笑笑,遞給李洵一杯剛沏的熱茶,說:“這是太妃叫人送來的,南山的特產青茶,庶子才叫人從南山帶來的,聞著很香呢。”

“我倒不知道南山還出茶。”李洵輕輕啜了一口,說:“這茶味倒是不苦,反而透著一股清甜。”又想到什麼,便說:“叫馮芸湘進來,這是他家鄉的茶,恐怕想的很呢。”

“是。”采新笑笑,便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馮芸湘便走進來,先給李洵道了萬安,便接過李洵遞過的青茶,喝了一口,說:“這茶我隻在舊主家偷喝過一次,那時覺得世間上再沒有比這好喝的東西了。”

“哦?這茶不是南山特產的嗎?怎麼隻偷喝過一次呢?”

“雖是特產,終究產量有限,隻供大戶人家品喝,哪輪得到我們呢?”

李洵笑笑,不經意地問道:“我倒從沒有問過,你既是南山的,可認識庶子?”

馮芸湘聽了這話,手中一抖,幾乎將茶杯碰翻在地,他忙跪下,說:“奴才身份低微,一向隻是在大戶人家府中打雜,哪有機會認識庶子呢?”

“你起來。”李洵不在乎地說:“我隻是聽說南山地方小,庶子講過一個笑話說你在南山碰見一個不認識的人,跟他聊三句話便攀不上親戚,也總能攀出些別的關係來。我是好奇,就問問。”

“話雖如此,可總歸上下有別。”

“你也別總是貶低自己的身份,你如今禦前伺候了,身份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這家裏恐怕早就大變樣了吧。”

馮芸湘笑笑:“都是托了皇上的洪福。”說罷便坐到李洵跟前,身子側傾著往李洵身上靠去。

李洵微微一笑,說道:“今日的奏折剛剛送過來,朕還有公務要忙,你先退下吧。”

馮芸湘一怔,趕緊站了起來,道了句“奴才告退”就下去了。

李洵望著馮芸湘的背影,微微歎口氣,複又坐到書案前,隨手攤開一本奏折,看著看著就笑起來,又打開一本,上下看了幾行,對萬福說道:“去請昭榮公主來。“說著手眼卻並不停下,隻一本本翻著奏折,並挑選出一摞折子,待李槿到了,她將那摞折子遞給李槿,說道:“姑姑請看看這些,這李沫本事著實不小,剛剛上朝不過十天,誇他的人倒是一大把了。”

李槿隨意看了兩本,也說:“我在朝堂之上看得真切,當初讚成庶子入京的那幫人如今跟他打得可是火熱。”

李槿這時卻看到一本奏折,看著看著便皺起眉來,又笑起來,接著將奏折給李槿說:“這有一封聯名的折子,奏請給李沫封王的。”

“皇上準備也允了嗎?”

李洵想想,說:“朕可以由著他跳騰,可身份擺在那裏,朕不能給他抬得太高,不能讓他對李洛造成威脅。這折子留中不發,咱們靜觀其變吧。”說完這話,李洵突然覺得心口一悶,緊接著又劇烈疼起來,李洵趕忙捂著心口,掙紮著喊道:“采新。”

采新已經將藥取了出來,給李洵灌了下去,然後輕撫著李洵的背,片刻之後,李洵的臉色方慢慢緩下來,采新忙拿出帕子將李洵滿頭密密麻麻的汗珠給擦去,又遞上水,李洵喝了兩口,又歪在椅子上靠了一會兒,這才對采新揮揮手,說:“沒事了。”

李槿在一旁看得詫異,這時候才慌忙問:“陛下這是?”

“這病犯得越發頻繁,隻怕過不了多久也瞞不下去了。”李洵無奈地說道。

李槿聽了這話,驚得麵如死灰,說道:“陛下的舊病犯了多久了?”

“隆熹三年的事情了。”采新答道。

“是皇馬戰死後發的?”

采新點點頭,李槿眼圈便紅了,說道:“就,瞞了這麼久?”

“姑姑。”李洵露出一絲笑容,說道:“朝廷這些年就沒有安生過,朕若不瞞著恐怕更亂了,況且母後也是五十歲的人了,哪裏受得了成天擔驚受怕的日子。”

“那,現在是個怎樣的狀況?”

李洵搖搖頭,說:“也不瞞姑姑了,恐怕就這一兩年的事情了。”

李槿聽了再也忍不住掉下淚來,說:“難怪你急著培養洛兒,又擔心她即位的事情。你這樣苦著自己哪裏能成?洛兒哪裏能諒解?你母後呢,有一天她知道了,能不傷心嗎?”

“我也不求洛兒諒解。她若出息了,我也能放心。至於母後,”李洵無奈地苦笑著說:“我本意是不願意她擔心,可到如今,我怕她知道了會更傷心,我更怕她會怨我,因此拖到現在更不敢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