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昭榮終曉實情 帝儲再起波瀾(2 / 3)

“不行。這事兒我既然知道了,就不能替你瞞著。你這病要好生將養才是,天天這般操心操力的,哪還能盼望著好?我去跟太後商量了,實在不行,讓洛兒監國。”

“不可。”李洵急了,忙說:“洛兒上朝不過一年的時間,雖是有長進,可還是衝動,如今多事之秋,她處理不了。又是個倔脾氣,不願聽別人的忠告,朝政交給她可是要毀了。”

“那我呢?你若是信姑姑,就讓我監國,你隻管養好身體。”

“姑姑,並不是我不信你,隻是,我這身體就這樣了,這是打娘胎帶出來的毛病,我就是成天在床上臥著,恐怕爭取的也不過半年一年的光景,與其這樣,我不如幹些事情,腦子裏總不會亂想。況且,朝廷上很是有一些不安分的,知道我病了,必然生事。至於母後那邊,還請姑姑替我瞞著,多瞞一時她就少擔一時的心。就當是我自私,怕她時時盯著我吧。”

“那我也要告訴洛兒,讓那個混孩子少惹你生點氣。”

“算了。我寧願她心甘情願臣服下來,也不能讓她因為同情我失了自己的鋒芒。”

“罷了,都是你的道理,姑姑隻是心疼你。這樣一來,所有的委屈痛苦隻能你一人受著,再滿心思地為別人盤算,也沒人會領一分情。”

李洵笑笑,說:“如今姑姑知道了,隻好委屈姑姑陪我一同受著了。”

入了臘月,宮裏又忙碌起來,年底總是除舊迎新的時候,李洵眼見著有幾處宮室實在破落,木質的房梁和柱子被白蟻蛀得不成樣子,沒有半點興旺之象,便下旨命了工部召集匠人對幾處宮殿進行大修,雖是個耗銀子的工程,可朝廷這兩年總算有了些積蓄,也並非花不起這錢,便撥了三百餘萬兩銀子進行修繕。

臘月中旬,侯令全的案子終於審結了,他在丁憂期間強搶民女,縱人行凶致人喪命,人證物證齊全,報刑部判了斬監侯,隻是李洵心軟,念著侯冠儒隻有這個兒子,終於還是不忍,改判了徒刑,關押在了刑部大牢。李洛雖心有不甘,可也無奈,隻授意刑部的人多加關照,總不讓餓著凍著便是。

隆熹七年的春節終於到了,忙碌了一年,隻有春節幾日算是可以休息的節慶,隻是初一起便是百官朝賀,初二往後又大宴小宴不斷,說是過年大休,可一天下來卻比平時還累些。李洵和李洛早已膩煩了這些禮數講究,因此對這些宴會也都敷衍著。倒是李沫第一次在宮中過年,參加這樣大的宴會,不免興奮,於是跟著朝中大臣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李洵笑盈盈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切,終於到了宴會結束,李洵和李槿往坤華宮去給梁太後請安,李洵問道:“姑姑可看清楚了?”

李槿點點頭,說:“這李沫雖然謹慎,可也忽略了,這越故意不跟他親近的恐怕才是他早已拉為心腹的人。”

“朕也算看清楚了,那些上奏折誇他的,薦他為王的都不是他的中心人物,恐怕不過是以後他想登大寶的炮灰罷了。”李洵笑笑:“其實朕倒覺得是咱們多慮了,思前想後的,卻忘了一個重點,太妃已經不行了,李沫到時候得為太妃守孝三年。三年後,洛兒的帝位早都坐穩了。”

“對,他不知道您的病情。等他知道了,想安排也來不及了。”李槿苦澀地說:“隻是,一想到這,我的心裏實在是不好受。”

李洵挽住李槿,說:“知道您疼我,放心吧,沒那麼快的。”

過了十五,朝堂又恢複了往日的嚴肅,五鼓鍾響靜鞭後,隆熹七年的第一次早朝便開始了,李洵心情甚佳,畢竟新年新氣象,她也一改往日朝上嚴肅的形象,笑著說道:“初春伊始,萬象更新,春節這幾日,朕收到了不少好消息。朝政上的,新政實行一年,收效頗豐,雖有些人不開心,可老百姓開心,朕聽說今年的春節比往年都要熱鬧,老百姓手頭富裕了,這年就是喜慶年,可反之,就是咱們自己糊弄自己了。外政上的,周邊各國也都穩定下來了,今年過年,各國進獻的賀禮都很豐盛,戶部登記入庫後,同昭榮公主連同禮部商量,回禮也給重些,不要小氣,國庫充盈了,朕底氣都足。至於私事,庶子回宮算是大事,不說了。朕還聽說有幾位老臣年上都添了孫輩,這是喜事,這些孩子都是我大顯朝未來的希望,朕從內帑中撥了些銀兩給所有孩子各打了一副金鎖,賞賜下去,當是朕的賀禮。”

就有幾位老臣從班位中走出來,叩頭道了謝恩,又起身回到班位中去了。

李洵又說:“既然這樣,年節剛過,大家恐怕也沒心思站在這裏議事,今日早朝若沒事就散了吧。”說完示意萬福退退朝。

萬福拂塵一揮,剛準備扯著嗓子喊“退朝。”卻有一人從班位中走出來,雙手執笏,說道:“臣有事啟奏。”

李洵看堂下站著的是刑部尚書郭秀,不免詫異道:“郭大人,這年剛過,你有什麼事要奏?”

郭秀從袖中取出一本奏折,恭恭敬敬地遞上,又說:“臣參已故左都禦史侯冠儒,意圖謀逆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