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太妃因病薨逝 李洵大怒朝堂(1 / 3)

晚上快到二更的時候,李洵終於忙完那摞得小山一般的奏章,所謂牆倒眾人推,早上郭秀才參劾侯冠儒,晚上成撥官員的參劾奏章便到了,罪名更是五花八門,連其個人生活都不放過,納娶**也成了十惡不赦之事。李洵看到這些不免頭疼,可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她知道自己準了郭秀所奏,李洛恐怕更是傷心,更是記恨自己,可她的無可奈何,又有誰能體諒呢?

想到這裏,她覺得自己總得挽回些什麼,畢竟若真的和李洛鬧翻,得意的是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因此,她喚道:“采新,擺駕東宮。”

剛出尚陽宮不久,就見一個內監急慌慌地朝他們跑來,看見李洵,忙跪下,道:“啟稟皇上,太妃不中用了。”

李洵一驚,問:“不是說入了春有所好轉嗎?怎麼就不中用了?”

“回皇上的話,這兩日是見著轉好了,可今日下午突然就說不舒服要睡一會兒,到了晚間就連水都進不下去了,這會已然是不行了。”

“那為何早不來報?”

“殿下不信太妃是彌留了,死活不讓通報。太醫三催四請地說再不報來不及了,殿下這才同意了。”

“糊塗。”李洵忙不迭地說:“采新,去太妃宮。”

太妃宮裏已經是哭聲一片了,李洵匆匆走到太妃病榻前,眼見太妃雙頰緋紅,兩眼緊閉,嘴唇微開,此時已經沒有知覺,她便忙對采新說道:“差人去通知四殿下。”說完看見李沫呆呆地立在床邊,目不轉睛地望著太妃,便勸道:“太妃久病,如此也算是解脫了,又在走之前見上了你,總算是沒有留下遺憾。”

李沫輕輕地點點頭,說:“臣弟明白。”

此時,門外傳來太監大聲的通報“太後駕到。”

李洵忙到門口迎接,隻見梁太後快步走了進來,忙說:“母後這麼晚怎麼還過來了?”

梁太後卻顧不上李洵的問話,隻連聲問:“人可還在?”

李洵“嗯”了一聲,說:“也就快了的事兒。兒臣已經差人去叫添兒回宮了。”

“甚好。”梁太後說:“太妃一向疼他。沫兒可好?”

“到底是親娘,麵兒上忍著,心裏恐怕不知怎樣難受呢。”

“可憐的孩子,剛認了娘。唉。”梁太後歎著氣走到太妃身邊,見此時太妃幾乎隻有出的氣,再無進的氣,便拉了她的手,說:“你我姐妹一場,到如今這個地步,你就先替我去伺候先帝。沫兒你放心,哀家幫你看顧著,總保他一世平安富貴就是。”

太妃竟慢慢睜開眼睛,弱弱地點了下頭,又掙紮著看了李沫一眼,終於是心滿意足地走了。李沫這才終究忍不住,跪在太妃身前,哭著喊道:“母親。”

梁太後目睹著骨肉分離,心裏難受,流著淚將李沫拉起來,攬到自己懷裏,說:“好孩子,母後還在。”

李沫將臉埋在太後的肩上,渾身顫抖著喊道:“母後。”

李洵心裏也並不舒服,雖然和太妃並無特別深厚的感情,可到底是看著自己長大的長輩,如今去了,總有些不舍之意。可更多的是兔死狐悲的心情,骨肉分離是世間上最痛之事,若自己有天去了,梁太後白發人送黑發人,該是多麼淒涼的事情,想到這,她也淚流不止。

盡管悲痛,太妃的身後之事也總得辦理,李洵服侍著梁太後在偏廳休息,待梁太後情緒慢慢穩定下來了,便勸道:“母後,這都三更了,您回去歇了吧。”

梁太後點點頭,也對李洵說道:“你也回吧,明日還早朝,別太累了。”

李洵應了,正準備攙著梁太後回宮,卻四下一看,問周圍道:“三殿下沒來嗎?”

就有一個太妃宮中的太監上前回道:“殿下出宮去了,沒回來。”

李洵一聽就皺起眉來,剛要發作,梁太後在一旁說道:“算了,你妹妹也大了,由著她吧。”

李洵隻得笑了笑,說:“兒臣知道。這就送母後回宮。”

第二日早朝,李洵麵帶沉痛地說道:“太妃昨夜薨逝,朕心情悲痛,今日早朝若沒有什麼事,就散了吧。”

郭秀卻從班中走出,說:“皇上節哀。”又說:“臣本該諒皇上此時的心情,隻是侯冠儒一案牽扯甚大,臣不得不奏。”說完將奏折遞給李洵,說:“臣昨日連同刑部官員連夜擬出侯冠儒罪狀,共六款十八條,請皇上過目。”

李洵不耐煩,卻仍接過折子,翻開看了看,說:“這奏折中所列的這些都屬實嗎?”

“均查有實據。”

“刑部如何判決?”

“奪其妻、子一切封號優待,家人中女眷一律入宮為奴,男丁一律流放東海。所有家產抄沒入庫,革侯冠儒一品太傅職。因其言行犯上,實屬謀逆之舉,臣請皇上下旨將其開棺戮屍,梟首示眾。”

“郭秀。”李洛一聽大驚,指著郭秀罵道:“你未免太狠毒了些,侯大人是朝之重臣,你這樣做是要寒了百官的心嗎?”

“殿下息怒,侯冠儒奸臣誤國,朝中百官多有怨恨,無奈昔日侯冠儒仗勢囂張,今日由此下場也是他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