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李洵再下殺手 李沫命大離京(2 / 3)

又住了一晚,第三日一早,李沫便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他回頭望了望這個葬著他父親母親的地方,眼中閃過一絲堅決。

吳國舅策馬跟李沫並排走到一起,說:“聖旨下了讓你回南山,你打算好怎麼辦了嗎?”

“李洵殺我不成,又想攆我走,哪有這麼容易?”李沫冷笑一聲:“如今我的勢力,恐怕不是她想我怎樣我就要怎樣的了。大不了撕破臉,跟捅破一層窗戶紙一樣容易。”

“大軍西征一個多月,聽說軍隊裏鬧瘧疾,死了好幾百人了。柔蘭人虎視眈眈,我們的征西軍走了一個多月還沒過玉涼山。皇上著急上火,我看起了滿嘴的泡,可一點辦法都沒有。”

“哼。”李沫冷笑一下:“李洵現在可不能死,我還沒有布置周全呢。”

“死了也不怕,李洛那個混孩子更好對付。”

說著兩人大笑起來,過了一陣,李沫說:“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庶子又如何,我失去的總有一天要全部討回來。”

這時,突然從前方傳來一陣馬蹄聲,亂哄哄的像有大隊的人馬,李沫神色一凜,抽出劍來並命令身後的侍衛準備迎戰,不一會,李沫就看到前方一片白色的塵土,不多時,就有一百多人的隊伍奔到他們的麵前,領頭的是身穿五品武官服飾的林禮煊,他見了李沫並不下馬,高聲說道:“李沫接旨。”

李沫一聽這話,揮了下手讓身後的人將兵器都收了起來,自己跳下馬跪在地上說:“臣接旨。”

林禮煊展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庶子李沫承恩入宮,得送母終,本應感念天恩,以忠報國,不料爾等早有不臣之心,入宮之前便違反祖製,接觸朝臣,枉議朝政,賄賂百官,居心叵測。其用心之險惡,手段之陰毒讓朕不寒而栗,太妃入葬之後,著即捉拿庶子,押入刑部天牢候審。欽此。”

“臣,領旨。”李沫冷冷地說。

吳國舅卻一下子從地上爬起來,劈手躲過聖旨,罵道:“什麼狗屁玩意兒,簡直一派胡言。”

林禮煊見狀,立馬讓手下之人將他們全部圍住,喝道:“你們要抗旨嗎?”

李沫冷眼看著一切,心下卻盤算著,他知道自己身邊的心腹隻有二十來人,絕抵抗不過這上百人的禦林軍,於是從吳國舅手中接過聖旨,又說:“臣領旨謝恩。”

林禮煊冷笑一聲,說道:“算你識相。”說完叫人押著李沫繼續朝著京城方向走去。

顯皇陵於建業十四年開始修建,當時大顯根基已穩,經過幾年的休整,國庫終於有了餘錢,聖祖決定翻新天澤城,將大小宮殿全部重修一遍,顯出盛世之象,不料未及開工,聖祖唯一的嫡女,剛年滿八歲的儲君亭毅公主便歿了,聖祖悲痛欲絕,又以為是上天對他大興土木的懲罰,於是便停了天澤城的翻新工程改為為亭毅公主修陵,下令在京城周圍尋找風水寶地。當時全國有名的風水先生幾乎全部聚集京城,找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終於穿過靈都山的一處餘脈找到一片開闊地,麵積廣闊,風水極佳。聖祖聽說後,親臨此地查看一番,便將自己的萬年吉地也定在了這裏,建業二十八年秦陵修好後,亭毅公主被葬在了偏殿,十餘年後聖祖駕崩也葬在了這裏。高祖繼位後便開始為自己修陵,可選來選去仍覺得靈都山風水最佳,又有大師說此地乃是龍氣聚集之地,可保大顯萬年輝煌,高祖一聽也將自己的陵墓修在了這裏。以後的皇帝便都省去了再尋風水之地的麻煩,均將自己的陵寢建在這裏。

從皇陵至京城,便要翻過靈都山,此山並不險峻,可也陡峭難走,山中道路狹窄,林木密布,鳥類繁多,倒是有著如畫般的風景。林禮煊押著李沫走入山林約半個時辰後,笑著說道:“陛下交代,不讓殿下有痛苦。若死在這等美景之內,也不會覺得痛苦了吧?”

李沫警惕地看了林禮煊一眼,說:“你這話什麼意思?”

林禮煊也不說話,突然從腰間抽出長劍,從馬上一翻而下,照著李沫的喉嚨便刺去,邊刺邊喊:“人犯反抗造反,格殺勿論。”

李沫何等警惕之人,在林禮煊來抓他之時,他就料到是李洵又動了殺心,因此在林禮煊刺過來之時,他低頭一躲,順手在地上抓起一把山土,朝著林禮煊的眼睛灑去,又轉身三下五除二地撂倒旁邊押著他的兩個兵士,這才抽出手邊的兵器,左右揮舞著將前來欲取他性命的人一個個殺死。奮戰到精疲力竭,李沫回頭一看,發現跟著他的心腹幾乎都死了,隻剩一個貼身護衛和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吳國舅,李沫翻身上了林禮煊的馬,又將那貼身護衛一把拉到自己的馬上,喊了一聲:“走。”兩人一夾馬肚,拚命向前跑去。也不知跑了多久,隻見天色漸漸暗了,兩人才敢稍作休息,確定將追兵甩掉後,李沫恨恨地說:“堂堂大顯朝的國君,竟三番兩次用這種陰損之招取我性命,實在卑鄙。我本不願動武,既然她李洵逼我,我也再顧不得什麼姐弟之情,這二十多年的恥辱,母親的死,今日的趕盡殺絕,我定要讓她拿血,拿她的皇位來償還。”說完又一踢馬肚,帶著那侍衛一路往南奔去。

李洵知道行刺再次失敗的時候已經快天黑了,林禮煊帶人追了半天,因為路不熟悉,竟然在山林裏迷了路,轉了近兩個時辰才轉出來,而此時的李沫早已不見了蹤影,林禮煊懊惱不已,趕緊回宮給李洵請罪,李洵本來信心滿滿此次定能殺掉李沫以除後患,不料上百人的禦林軍竟然還是讓李沫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