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批評與被批評的關係,有些人極不情願接受批評,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氣不打一處來。因此,能否接受批評成為許多人的做人障礙,從中可見其心胸是否敞亮。
皮魯克斯說,每個人一天起碼有五分鍾不夠聰明,智慧似乎也有無力感。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有智慧的人卻想辦法從中學習。與其等待對手來攻擊我們或我們所做的工作,倒不如自己主動接受批評。對手對我們的看法比我們自己的觀點可能更接受事實。
這裏告訴你關於一位深諳做人藝術的人物故事,他叫豪威爾。
豪威爾是美國財經界的領袖,曾提任美國商業信托銀行董事長,兼任幾家大公司的董事。他受的正式教育很有限,他曾在一個鄉下小店當過店員,後來當過美國鋼鐵公司信用部經理,並一直朝更大的權力地位邁進。
豪威爾先生在被問及成功的秘訣時,說:“幾年來我一直有個記事本,登記一天中有哪些約會。家人從不指望我周末晚上會在家,因為他們知道,我常把周末晚上留作自我省察,評估我在這一周中的工作表現的時間。晚餐後,我獨自一人打開記事本,回顧一周來所有的麵談、討論及會議過程。我自問:‘我當時做錯了什麼?’、‘有什麼是正確的?’、‘我還能幹什麼來改進自己的工作表現?’、‘我能從這次經驗中吸取什麼教訓?’等等。這種每周檢討有時弄得我很不開心。有時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莽撞。當然,年事漸長,這種情況倒是越來越少,我一直保持這種自我分析的習慣,它對我的做人藝術幫助非常巨大。”
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有智慧的人卻想辦法從中學習。詩人惠特曼曾說:“你以為隻能向喜歡你、仰慕你、讚同你的人學習嗎?從反對你的人、批評你的人那裏,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訓嗎?”
在別人抓到我們的弱點之前,我們應該自己認清並處理這些弱點。達爾文就是這樣做的。當達爾文完成其不朽的著作——《物種起源》時,他已意識到這一革命性的學說一定會震撼整個宗教界及學術界。因此,他主動開始自我評論,並耗時15年,不斷查證資料,向自己的理論挑戰,批評自己所下的結論。
如果有人罵你愚蠢不堪,你會生氣、憤憤不平嗎?我們來看看林肯如何處理的。
林肯的軍務部長愛德華·史丹頓就曾經這樣罵過總統。史丹頓是因為林肯的幹擾而生氣。為了取悅一些自私自利的政客,林肯簽署了一次調動兵團的命令。史丹頓不但拒絕執行林肯的命令,麗且還指責林肯簽署這項命令是愚不可及。有人告訴林肯這件事,林肯平靜地回答:“史丹頓如果罵我愚蠢,我多半是真的笨,因為他幾乎總是對的。我會親自去跟他談一談。”
林肯真的去看史丹頓。史丹頓指出他這項命令是錯誤的,林肯就此收回成命。林肯很有接受批評的雅量,隻要他相信對方是萁誠的,有意幫忙的。
你我也應該歡迎這樣的批評,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都是正確的。連羅斯福總統也隻敢期望自己能存四次裏麵,有三次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