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樂於接受他人的批評(2 / 2)

法國作家拉勞士福古曾說:“敵入對我們的看法比我們自己的觀點可能更接近事實。”

這句話非常正確,可是被人批評的時候,如果不提醒自己還是會不假思索地采取防衛姿態。不管正確與否,人總是討厭被批評,喜歡被讚賞的。我們並非邏輯的運動,而是情緒的運動。我們的理性就像在狂風暴雨的情緒**中一葉扁舟。

聽到別人談論我們的缺點時,想辦法不要急於辯護。因為每個沒頭腦的人都是這樣的。讓我們放聰明點也更謙虛一點。我們可以氣度恢宏地說:“如果讓他知道我其他的缺點,隻怕他還要批評得更厲害呢!”

現在提出的是另一個想法:當你因惡意的攻擊而怒火中燒時,何不先告訴自己:“等一下……我本來就不完美。連愛因斯坦都承認自己99%都是錯誤的,也許我起碼也有80%的時候是不正確的。這個批評可能來得正是時候,如果真是這樣。我應該感謝它,並想法子從中獲得益處。”

美國一家大公司的總裁查爾斯·盧克曼曾經用100萬美元請鮑伯·霍伯上廣播節目。鮑伯從不看讚賞他的信,隻看批評的信,因為他知道可以從中學到一點東西。

福特汽車公司為了了解管理與作業上有何缺失,特地邀請員工對公司提出批評。

有一位香皂推鎖員,常主動要求人家給他批評。當他開始為高露潔推銷香皂時,訂單接得很少。他擔心會失業,他確信產品或價格都沒有問題,所以問題一定是出在他自己身上。每當他推銷失敗,他會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麼地方做得不對,是表達得不夠有說服力,還是熱忱不足?有時他會折回去,問那位商家:“我不是回來賣給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見與指正。請你告訴我,我剛才什麼地方做錯了?你的經驗比我豐富,事業又成功,請給我一點指正,直言不妨,請不要保留。”

他這個態度為他贏得許多友誼,以及珍貴的忠告。想知道他的發展嗎?他後來升任高露潔公司總裁,他就是立特先生。

隻有心胸寬大的智者,才能向豪威爾、林肯、立特等人看齊。四下無人時,你何不捫心自問你到底屬於哪一種人?記下自己做過的錯事,提出自我批評。既然我們並非完美之人,何不歡迎那些建設性的批評?不明白這一點,你就難以做一個真正受人歡迎的人。

做事情的時候,就算是一件小事,也要盡其所能;反之,如果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那你怎麼會做好大事。這種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敗得失。相反,如果你對小事都不馬虎,努力謹慎地做好,別人對你的評價就會越來越高,自然會慢慢地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你處理。在開始的時候,這種差異雖然隻有毫厘之差,但是到了兩三年後就會有天壤之別了。

所以,做事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事情再小,隻要值得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