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恰到好處地與領導保持距離(1 / 2)

我們不能奢望領導主動垂青自己,但我們可以感覺到領導給眾人的距離感,在我們了解領導的“距離”之後,再想我們如何恰到好處地與領導處在黃金分割點上。

許多領導正是通過有意識地保持與下屬的距離,使下屬認識到權力等級的存在,感受到領導的支配力和權威。而這種權威對於領導鞏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張是絕對必須的。如果領導過分隨和,不注意樹立對下屬的權威,下屬很可能就會因為輕慢領導的權威而怠惰、拖延甚至是故意進行破壞。所以,領導通過“架子”來顯示自己的權力,進而有效地行使權力是無可非議的,對於領導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也是必要的。距離,既會給領導帶來威嚴感,也會給下屬這樣一種印象:即他可以隨時行使他的權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威嚴感會使領導形成一種威懾力,使下屬感到“服從也許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服從則會給自己造成不利”。

“一個領袖必須能夠使他的部下具有信心。他必須能夠維護自己的權威。”

“最最重要的是,沒有神秘就不可能有威信,因為對於一個人太熟悉了就會產生輕蔑之感。”

“一個領袖沒有威信就不會有權威,除非他與人保持距離,否則,他就不會有威信。”

領導有其作為領導的心理及特點,同時,他也是有平常心的,至少有像常人一樣的友情、親情、愛情……他是矛盾的,他的尊嚴和權威,又正是他的痛苦和孤獨。生活中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形,與領導距離遠了,你會覺得領導不了解你,不重用你;與領導距離近了,同事中就有議論你“巴結領導”、“溜須拍馬”,有時甚至領導也煩你。很多人為此煩惱不已。

其實,處理與領導的距離就像炒菜一樣,掌握好了火候,也就不難了。

處理好與領導的關係,首先要互相了解。“我幹我的事,他做他的官,我幹嗎要了解他。”這樣的想法就錯了。不管你多麼才華橫溢,誌存高遠,沒有得到領導的重用,也是枉然。因為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喜歡不喜歡,領導對於你的前途命運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你如果對領導的習慣、方法、嗜好等有所了解的話,那在領導麵前說話就會更得體,工作就會做得更合他的口味。這樣一來,領導自然會賞識你。而你的才華如果能被領導所識,那在適合你做事的時候,他就會想到你,如果隻知道有你這麼個人,但對你了解不多,你也就沒有機會~展身手了。

距離太遠,自然看不太清,要敢於和領導接近,了解他。

領導也是人,也是食人間煙火,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也希望能夠被人理解。他需要接近、了解下屬,你需要接近了解領導,這是正常的人際交往,不必擔心因別人的議論而躲避領導。你如果希望領導喜歡你,看得起你,那麼首先得讓領導看得見你。

正如領導須有一雙識才慧眼,我們不妨也多留意領導的具體可愛之處,而不僅僅是他的身份。

如果你注意尋找別人身上應予以肯定的東西,你會發現在他們身上有許多驚人的好事值得大講特講。拉爾夫·瓦爾多·伊默森說:“我遇到的人,都在某方麵比我強。”如果美國的大人物都能說出伊默森這樣的話,我們這些小人物就不難在我們鄰居身上找到出人頭地的優良品質了。學會出人意料的表揚,更會加強我們讚許的藝術。在這樣的場合,比如,吃了一頓美餐或聽了動人的講演,人們都要習慣地恭維一番。亨利·泰勒爵士在他19世紀寫的《政治家》一書中指出:等到以後有機會再回顧其中的細節加以讚揚和肯定,效果就會更好。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