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1)(2 / 2)

4.交談雙方距離依關係、性別而定

人都需要私人空間,而且對入侵這個空間的人都會采取不同方式表示不滿。當你友好地將手搭在與你剛認識的人的肩上談話時,即使對方不推開你的手,心裏也會對你產生不良印象。當一位異性客人緊挨著你坐下時,你一定會下意識地挪動一下身子。這些現象說明,在社交場合,人與人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間隔。

社交場合人與人身體之間所保持的距離間隔,叫區域距離。不同的距離包含不同的意義:

15厘米至46厘米之間為密切區域,含義為“強烈、親密”,近親和密友可在這個區域交談;

46厘米至12米之間為個人區域,含義為“親切、友好”,一般來客適宜在這個區域交談。至於生疏的不速之客,則宜相距1.2米至2.1米進行交談,這個距離的含義為“嚴肅、莊重”。當然,即使是比較熟悉的異性客人也還是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的。

注意稱呼與寒暄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對別人怎樣稱呼自己十分看重。稱謂得當能使雙方產生相容心理,感情就較融洽,談話較暢通;稱謂不當,則可能造成對方的不滿或反感。

社交活動中最常用的稱謂方法是使用尊稱。根據年齡區分:對上年紀的客人,如果有職務、職稱的,可以在其職務或職稱前加“老”。如:“老部長”、“老書記”、“老廠長”、“老教授”等,這類稱呼尤其會使那些離退休老人感到滿意。對原職務、職稱較低的我們可稱其為“老先生”、“老同誌”、“您老”“×老”等。對中青年客人,既可以職務相稱,如“×廠長”、“×經理”,也可在姓前加“老”或“小”,在姓後加“同誌”或“師傅”等。如“小張”、“老王同誌”等。

合適的尊稱與職業有關。對文藝界、學術界人士,尊稱一般可用“先生”、“老師”;對黨

務工作者可以“同誌”相稱;對工人或其他勞動者稱其“師傅”往往比“同誌”更親切。合

適的尊稱也與性別因素有關。對一些剛步入中年的女同誌,盡量不用“老×”相稱,以“

老”相稱,她會認為你把她看老了。而對同樣年齡的男同誌以“老×”相稱則使他有一種成

熟感,覺得你看重他。

在國際交往中,一般對已婚婦女稱“夫人”,未婚女子稱“小姐”,對男子一般稱“先生”。如接待人員一時拿不定主意該如何稱呼,也可問對方:“我該怎麼稱呼您?”

總之,在接待會客中稱呼運用得當,能為你增添風度,能增加來客對你及其所代表的組織的親切感和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