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7及時調整你的計劃(1 / 2)

第一章7 及時調整你的計劃

公元一世紀歐洲有句著名的格言:“不容許修改的計劃是壞計劃。”我們也有一句俗語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兩句話都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要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修正和調整自己的計劃,合理地調整目標,放棄無謂的固執。這樣才能避免把精力浪費在錯誤的事情上,讓自己忙出效益。

近代史上,有一群人特別成功,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被囚禁於納粹集中營而幸存的人。赫姆瑞可博士在一本著作中,拿這群人和戰前即遷居美國的同齡猶太人作比較,結果發現,平均而言,這批幸存者的教育程度較低,但日後的事業成就較大,收入較高,熱心從事社會服務工作。赫姆瑞可探究原因,發現這些曆經苦難折磨,卻頗有成就的人,具有若幹共同特質,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隨時準備主動展開新任務,且能針對環境變化,隨時進行調整與調適。

外部世界紛擾多變,我們要順利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隨時檢視自己的選擇是否有偏差,這樣我們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目的,忙出成效。

富蘭克林認為,不變的計劃比沒有計劃更糟糕。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首先,製定目標的過程固然重要,但必須明白的是,你的工作目標永遠都不能完全提前計劃出來;其次,我們必須具備調適能力,你要能夠隨時修正、改進自己的計劃。

你要允許自己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有突然的事情發生,並且你還把它看做突如其來的幸運,而不是你完美的方案突然出現了問題。用一位效率專家的話說:工作效率高的人,總是準備好了要幸運。

這裏的關鍵詞是“準備好了”和“幸運”,它們是不可分的。你沒有準備就得不到幸運,如果你沒有對一個輝煌燦爛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抱持開放的態度,就沒有處於“準備好了”的狀態的感覺。

所以,要取得出色的業績,除了矢誌不移地推動自己的計劃之外,還應當隨時保持一種開放的心誌對待自己的計劃,要根據自己觀察到的信息和工作中反饋過來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計劃,這樣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事實上,我們著手做事,不論對錯,都會得到反饋。而這些反饋的信息,大多是我們追求成功最初階段時,所無法獲得的資訊,必須實際行動之後才產生的新資訊。這些資訊不僅充實我們既有的計劃,而且還為我們調整目標提供了參考的依據。

約瑟夫?基爾施納德認為,“預期發生預料之外的事”是絕佳的人生格言。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既複雜又動態,不斷會有變化,因此,我們必須隨時準備麵對出乎意料的情況——這些情況會引我們走向未曾計劃之處。我們必須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迂回曲折,一定要預先做好準備。從出發點A到終點Z不可能是完全筆直的線,我們時而偏左,時而偏右。如果目標定得足夠清楚明確,在進行的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將這一切迂回曲折,統統納入到我們的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