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板地執行計劃和根本不做計劃是同樣有害的。查斯特?菲爾德爵士認為在製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靈活性,以備我們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地修正與調整。你將發現,如果你立下的目標更加靈活,那麼一些美妙的事情就開始發生,你會覺得更放鬆,同時這也不會影響到你的工作效率,因為你不必花費太多的精力在焦慮和煩惱上。並且你已學會相信你會遵守最後期限,達到絕大部分的目標,並且完成你的責任——盡管事實是你可能必須輕微地改動你的計劃(或甚至是完全地變更)。最後,你周圍的人也會覺得更加輕鬆。如果萬一你的計劃必須要改動,他們將不會感覺像如履薄冰一樣。
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有一種心理準備,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目標和計劃。那麼,調整目標要遵循哪些步驟呢?
第一步:修正計劃,而不是修正目標。如果更改目標已成為習慣,那麼這種習慣很可能會讓你一事無成。大目標一旦確定,不可輕易更改,尤其是“終端目標”。可以修正的是達到目標的計劃,包括達到“終端目標”之前各個“路標”——過程目標。記住英國人的一句諺語:目標刻在水泥上,計劃寫在沙灘上。
第二步:修正時限。如果修正計劃還無法達到目標,可以退而求其次,修正目標達成的時間。一天不行,用兩天;一年不行,花兩年。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終將成功。
第三步:修正目標的量。如果修正目標的時限還不行,隻好對目標的量進行改變。做這一決定時,請“三思而行”,並千萬告誡自己,不要輕易壓縮夢想以適應殘酷的現實。應有的思維模式應是:不惜一切努力,找尋新的方法以改變現實,達到目標。
第四步:萬不得已時,隻好放棄該目標。放棄本身就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你不得不宣告失敗。此時你一定能準確地品嚐出“成功很難,不成功更難”這句話的滋味。但是,如果你身上流淌著的是成功者的血液,那麼你絕不會悲觀,絕不會氣餒,也絕不會自責。因為即使“屢戰屢敗”,我們仍可以“屢敗屢戰”。對於成功者而言,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失敗,隻有暫時還沒有成功。隻要你不服輸,失敗就絕不會是定局。這種修改、調整目標的目的,仍是為了實現目標,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