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3 張弛有度,把握工作和生活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都被勤奮工作這一倫理所束縛,認為勤奮工作就必須拒絕輕鬆快樂。這種工作的道德觀,看似合理,其實不然。因為我們的工作永無截止的一天,如果要等工作完成之後才去娛樂的話,就永遠不可能有機會了。而且在工作中過於緊張,往往會使工作效率降低。我們應事先計劃好,預定要完成的工作或者工作的一個段落,然後對自己說:“我一完成這一個進度,就要做一兩個小時的遊戲,好好娛樂一番,以恢複精力。”等到工作進度一完成,你就可去休閑活動。把遊戲和工作混合起來,有下列的好處:(1)可使事情做得更快更好,而且工作時會心情愉快,因為你有了可期望的娛樂等待著你。(2)你可以盡情地享受遊戲,而不會產生罪惡感。因為這是完成工作的報酬,也是你爭取來的。把工作和遊戲合並,將使生活更具創意,也更快樂!
帕金森定理說,工作將隨著預定的時間而伸縮。如果你有4件工作要做,但卻沒有定下時間的限製,你可能要花一整天才能做好。相反,如果你限定在6小時內完成,往往可在這段時間內,完成全部或大部分的工作。這樣一來,你不僅可以剩下4個小時的休閑時間,而且也可以在6小時內完成你所要做的工作。
那些整天撲在工作上,不知休閑的工作狂很少能想出有創意的點子,這是因為他們深陷於一種強製的常規泥潭,專注於無關緊要的細節。這些人不僅失去了眼光,還剝奪了大腦的休息,從而剝奪了大腦表現宇宙魔術的機會。而天才則是在一張一弛中“偷懶”而得到了上帝賜予的靈感。
千萬不要掉到這個陷阱裏去。從你緊張的事務中脫身出來,把工作拋在身後,給自己放一天假,哪怕是一小時,20分鍾,不論多長。總之,忘記所有的工作。
很多名人都懂得張弛有度,工作效率才會高的道理。愛因斯坦喜歡拉小提琴來放鬆;努特?諾克內則喜歡看滑稽戲,事實上,他為自己的橄欖球隊設計的精彩的“四騎兵後場移位”不是來自橄欖球訓練場,而是他看戲時從一段合唱中得到的靈感。假如某個念頭讓你感到困惑,你應從中抽身出來,嚐試另外的東西,你的思維也就會變得更清晰,從而重新開始。
美國作曲家倫巴德?伯恩斯坦說:“大多時候,我都是躺在床上或沙發上作曲。我認為幾乎所有作曲家的大多數作品都是躺著做出來的。很多時候我太太走進我的工作室,都會發現我正躺在地上。我太太會說:‘噢,我以為你在工作呢,對不起!’我的確是在工作。隻不過我要是不說的話,你是不會知道的。”
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天才之一約翰尼斯?勃拉姆斯曾經因為作曲的壓力而放棄音樂,並且也斬釘截鐵地向所有的朋友發誓,他再也不會寫出一個音樂符號。
為了過一種休閑而自在的生活,勃拉姆斯隱居到鄉下,在那裏他享受著輕鬆漫長的散步和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他的音樂靈感自此有如泉湧,擋都擋不住。當有朋友問他時,他不好意思地解釋說:“我想到不用再寫音樂時是如此高興,以至於音樂反而毫不費力地不請自來。”
生活的步伐越來越快,行色匆匆的人流各有各的目標,不舍晝夜、風雨兼程,此情此景,怎一個“忙”字了得。
“近來忙嗎?”“忙,真忙,忙得一塌糊塗。”這是我們在碰到朋友和熟人時經常發生的一段對話。能不忙嗎?有做不完的事啊。一般說來,忙,就是為了賺錢,賺錢則是為了滿足自己賺錢的欲望而已。人類的需求永無止境,要滿足這不斷升級、永無止境的需求,那永遠的忙碌就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了。